你是碩士嗎
■許鋒
我叔叔是大學副教授,他前年開始帶碩士研究生,名額不多,一年兩名。我開玩笑說,走個后門,讀你的碩士。
我不是碩士,我做夢都想成為碩士。
碩士是崇高的。據(jù)說,碩士(master)的稱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是品德高尚、學問淵博的人。古人曰,碩者,大也;碩士,“積學之士”也;碩士,賢能之士者!缎挛宕贰埦雍矀鳌分小肮是昂笞笥艺呷找嬗H,則忠臣碩士者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之語,及宋曾鞏《元豐類稿·與杜相公書》中“宿師碩士,立相望”之語,大概都是對“碩士”的“注解”。
我叔叔卻對他帶的碩士不感冒,前幾日閑聊時,評價他的一位“弟子”,根本不會寫文章,論文幾乎要他幫著寫,文字功力很差。但事實上,這位“弟子”的碩士是正兒八經(jīng)考上的,人家會考。
如今的碩士分好多種,“正兒八經(jīng)”考上(統(tǒng)考)的,畢業(yè)時有學歷、有學位;“在職考上”(聯(lián)考)的,有學歷,無學位。碩士里又分工程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軟件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公共衛(wèi)生碩士、農(nóng)業(yè)推廣碩士、獸醫(yī)碩士、教育碩士、藝術(shù)碩士、體育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等。五花八門。學無止境,學科越分越細,會的越來越少,乃至最后,是不是會出現(xiàn)防盜門安全碩士、空調(diào)制冷方向碩士、商品房樓層朝向碩士,亦是說不準的事情。
我叔叔的女兒也是碩士,正兒八經(jīng)考上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畢業(yè),在一家大型公司工作,待遇很好。她在碩士論文答辯階段,本該得到導師的指導,但導師很忙,根本顧不上,導師也知道她的父親是副教授。于是,那段時間,我叔叔忙得焦頭爛額,既要“帶”自己的學生,又要“帶”自己的女兒。
我還有一位朋友,讀的是在職碩士。他的原始學歷是中專,讀機械制造;大專參加成人高考,讀經(jīng)濟管理;本科繼續(xù)參加成人高考,讀市場營銷;還是覺得不“美氣”,又讀了個法律碩士。的確屬于“博學”之才。而類似的博學,已經(jīng)比比皆是了。
大家都去讀碩士,很多不是為了搞學問,有的為了給臉上貼金(含各類老板),有的為了謀求更好的發(fā)展(含各類官員)。再說,大家都有,你沒有,你是怎么回事嘛。
前幾日去澳門,順便買了一份《澳門日報》,從招聘廣告里看到,很多職位對應(yīng)聘人員的要求是:會普通話、粵語、英語。對于學歷的要求很多是:高中以上、大專,看完整張報紙,沒發(fā)現(xiàn)有招聘碩士、博士的,但對工作經(jīng)驗的要求都很“明確”。又去了香港,麥當勞一位不起眼的店員操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交流,她要是在內(nèi)地,要是不卡學歷(不知人家是什么學歷)的話,她大約可以給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上口語課了。
我們把學問“押注”,把文憑當“磚”,把證書當“寶兒”,于是鑒別證書的真?zhèn)纬蔀檎嘘P(guān)部門的日常性工作,聽起來十分“辛酸”。
我叔叔又傳遞了一個消息,他們大學已經(jīng)實行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zhuǎn)化,比如你的職稱是教授,屬于既有身份,但被聘為“教授”,才有崗位。有的教授就沒聘上“教授”,或者起先聘上了,但完不成任務(wù),又下來了,或者當副教授,或者“淪”為“講師”。如何能保住“教授”的崗位呢?比如要在全國核心期刊發(fā)表文章、要在省上拿“成果獎”、要當“學科帶頭人”、要出版著作。沒聘上的還好說,繼續(xù)努力罷了;被聘上的,已經(jīng)拿了崗位津貼的(教授每月兩千多元),但沒完成任務(wù),年底是要退回去的,對于講斯文、好面子的知識分子而言,實在不光彩。
卻是好事。實踐是檢驗水平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