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如果要在酒類中找出一種契合江南人性格的品種來,那既非性情火暴的白干,也非渾濁曖昧的米酒,更不是帶著翻譯口味的葡萄酒之類的假洋鬼子,而幾乎——肯定——是黃酒。
②首先是它的顏色,黃酒的暗黃,那是全體中國人民皮膚的顏色。最初的造酒師傅一定洞悉了空氣、皮膚與水的關系,才造出了那么一種與勞苦大眾的臉龐相呼應的性格鮮明的中國酒。不用問,百家姓里,黃酒自然姓黃,是一種有著綿長時間概念的暗黃;是一燈如豆,映在原木家具上的暖色調的黃;一種草黃,而非紫禁城里富貴至尊華美雍容的黃金之黃。這樣一瓶與天下窮苦人的臉色相匹配的黃酒,千百年間,在底層百姓的手上傳遞著,溫暖著他們眼睛里渾濁的希望。蒼白的嘴唇,渾濁的眼睛,慢騰騰的性格,一張油浸浸的八仙桌,都是適合黃酒登場的!拜哉芭胄氛省钡臅r候,村場酒薄,光膀赤膊,點幾;ㄉ祝纫恍】谝恍】诘狞S酒,酒力泛濫,一醉又有何妨!只是,黃酒僅僅局限在長江以南一塊并不很大的區(qū)域——此間又以廣大寒冷的鄉(xiāng)村最為常見。
③當然,黃酒的中心是紹興,紹酒天下名。說黃酒,不說到紹興是怎么也說不過去的。袁子才在《隨園食單》中,對紹酒推崇備至,把它比作品行高潔、超凡軼群的清官和名士。老頭兒大概喝紹酒的確有點過量,一張嘴終于徹底綿軟下來,于是,沖口而出:“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問,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币痪湓,黃酒在士大夫文人心中占據(jù)的位置極重要。正宗的、窖藏數(shù)十年的紹酒,總是不多見的,吾輩也極少有機會喝到。但在江南底層百姓的八仙桌上,在油浸浸的老灶頭邊,每家每戶,至少是有一瓶包裝簡陋、價格便宜的黃酒在的——那是用于去除腥味的料酒,擔當?shù),是和姜、蔥、蒜一樣的角色。比如,在剖開的魚、捏好的肉丸子里兌上一點黃酒,立刻就散發(fā)一種醉人的酒香。即使在某些蔬菜如茄子,清炒的時候兌入一些黃酒,也別有一種風味。
④黃酒有一股中藥味,入口綿軟,回味醇厚,暖心暖胃,其酒力是慢慢地上身的,喝起來不會像高度白酒,感覺到喉嚨里有一道火舌流過。黃酒如絲綢,是一層一層溫柔地抽剝你或纏繞你,不知不覺地,你就醉在了其中——醉得如軟泥一般,扶也扶不起來。故性子剛烈的北方人,是不大敢喝黃酒的,他們寧愿喝性格暴烈的白酒,也不愿喝絲綢般纏綿悱惻、被江南人喚做“中國可樂”的黃酒。黃酒的功夫是滲透,是溫柔的黑甜鄉(xiāng),在你還沒有覺察到它的勁道,完全將它忽略的時候,輕輕地將你掀翻。黃酒就是這樣一把溫柔的軟刀子,殺人的功夫其實遠在白酒一類的利器之上。所以,黃酒的緣分,總是偏向于陰郁的江南人,它似乎是為了順應江南人的性格而發(fā)明的。
⑤如果往抽象里考量,黃酒帶有中國哲學里特有的顏色和氣味。它一味的順從、寬厚、無奈以及龐大的苦難意識,是有點像過于普通的江南百姓。在一燈如豆的舊江南,你不會想到,圍著火爐,有著數(shù)量龐大的人群正在喝它,因為有這樣一種和他們的困難相匹配的黃酒,漸漸地,由沉默,他們開始變得多嘴多話。這個國家的人民,或許真的因為喝多了黃酒,才不知不覺變得這樣的沉悶、守舊、瑣細和絕望——幸虧善良的眼睛里還殘存著最后一絲溫存。很明顯,黃酒一旦過量喝醉,一時間還真不易醒轉過來。而有著黃酒性格的江南人,一旦從沉悶、守舊、絕望中覺醒,我相信,其抗擊的堅韌勇毅,自會令人肅然起敬。
(選自《散文》,有刪改)
15.作者說,“黃酒自然姓黃”,為什么?(2分)
16.在第三段中,作者先引用袁子才語,把黃酒比作“清官和名士”,后又說黃酒常出現(xiàn)在“底層百姓的八仙桌上”和“油浸浸的老灶頭邊”,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4分)
17.文章末段有“有著黃酒性格的江南人”之語。從全文看, 你覺得“江南人”有哪些“黃酒性格”?(4分)
18.本文以“黃酒”為題,評論者對此褒貶不一。請結合文章內容闡述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
15.黃酒的顏色本就是黃色的;黃酒的顏色與中國百姓皮膚的顏色近似。
16.這只是黃酒所含豐富意蘊中的兩個方面:一是強調黃酒的本真與淳厚…點此查看完整高中散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9頁) …及龐大的苦難意識;④看似沉悶,但也會爆發(fā)。
18.本文由黃酒生發(fā)開來,寫出了黃酒的特點和江南人之間的相似之處,全文都圍繞黃酒展開,黃酒貫串全文,是文章的線索;文章以黃酒為題,借物喻人,描寫了江南人平易、寬厚、纏綿和溫柔等精神,顯得含蓄蘊藉!驹u分標準】結合文章分析1分,點出線索1分;如答過于直白,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