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旅行的時候,你到處都會看到教堂,你到處都會看到耶穌。最具代表性的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圖景:殘酷,痛苦,悲哀,升華,超凡入圣。這里,被殘忍地釘死的耶穌的神態(tài)是非人間非世俗的,他的臉面有一種平靜和超脫的凝結(jié),他的身體有一種伸展和奉獻的大度,他的胡須有一種化解和順通的引導(dǎo)。耶穌的樣子與其說是一個被屠殺者受毒刑者,不如說是一個拯救者升騰者。
然而,在柏林西部的著名大教堂里,你看到了另一個耶穌,“他”被孤懸在迎面的藍色鑲拼玻璃墻上,在一片靛藍的幽光映襯下,他低垂著再沒有任何力量與情感,沒有任何風(fēng)息與波瀾能夠發(fā)生的頭顱;樹全靜,風(fēng)不起,他的身體松弛癱瘓,再沒有任何痙攣反射哪怕是本能反應(yīng)遺跡,沒有任何掙扎奮斗最后一搏或些微的痛楚;十字架上的耶穌在這里如同一個空蕩的口袋,懸掛在玩友已經(jīng)寂滅壞死的空洞里。他表現(xiàn)為絕對的悲哀,故而不再悲哀,再不悲哀;表現(xiàn)為對人類的徹底失望,故而不再失望,再不失望;他表現(xiàn)為刺身刺心的疼痛,故而不再疼痛,再不疼痛。他沒有神性,沒有使命,沒有信念,沒有博愛,沒有牧羊人對于羔羊的憐惜,沒有拯救的責(zé)任與可能,沒有復(fù)活的力量,沒有天國的憧憬慰安,沒有獻身的充實的悲劇感,沒有天父的依仗和盼頭?傊吮С送纯,除了失望除了絕望,他已經(jīng)什么都沒有,于是連失望絕望悲哀痛哭也已經(jīng)蒸發(fā)凈盡。
你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悲痛或不悲痛的耶穌。這是一個被打倒了的被戰(zhàn)敗了的被消滅了的耶穌。耶穌還有遺體,還有軀殼,但已經(jīng)沒有了前途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大愿(天主教用語,略同誓言)沒有了能力。耶穌已經(jīng)不是耶穌。那么,請問是哪一個撒旦把耶穌毀成了這個樣子?可惜,耶穌的敵人不是魔鬼,不是猶大,不是法利賽人,不是邪教徒異教徒,而是人。
這樣的耶穌是耶穌對人類的控訴,這樣的耶穌是耶穌對人類的辭別文書。你無法不為這耶穌的痛苦而痛哭,你想到人類的罪孽,人類的不知自愛,人類的互相殘殺,人類的貪欲、自我膨脹、自欺欺人、冥頑不靈、丑惡下流,而人類自己制造了而且繼續(xù)制造著正在使自己滅種使世界毀滅的奇災(zāi)大劫。你想到這個教堂是建造在柏林,建造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不久的戰(zhàn)敗德國,建造在給人類帶來罪惡的屠殺的法西斯的故鄉(xiāng),建造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廢墟里。它理應(yīng)是這樣,它只能是這樣!就在隔壁,是戰(zhàn)爭中毀于轟炸的原柏林教堂遺址,德國人正確地決定不拆遷也不修復(fù)這個遺址,他們稱這個殘破的舊教堂為“紀念教堂”,讓它的斷垣殘壁,讓它的硝煙留下的黑色,讓它的尸體的氣息永遠矗立在新教堂毗鄰。
然而,我仍然沒有說完全,你再仔細看一下這里的耶穌,你會發(fā)現(xiàn),“他”不僅是悲哀不僅是痛苦,不僅是失望和絕望,還有一層,耶穌在為了人類而羞愧,而自責(zé),而嘆息,欲哭無淚,欲嘆無聲,欲恨無力,欲愛則已經(jīng)不能。呵,我終于找到了你,西柏林教堂的耶穌!我曾想說你是悲哀的,我曾想說你是痛苦的,但是又有哪個釘上了十字架的耶穌是不悲哀不痛苦的呢?難道耶穌能夠是快樂的或幸福的么?這個耶穌像最最沖擊我的一點,最使我震動驚愕的一點也許應(yīng)該說是那種已經(jīng)不能再愛的決絕的放棄了吧。
教堂外,我們在戰(zhàn)爭陣亡者的墳?zāi)骨澳В捍A⒌囊粋個一排排的十字架和文字說明,還有永遠年輕的相片……
11. 結(jié)合文意,理解文中兩處劃線句子。(6分)
答:(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12. 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德國人決定不拆遷也不修復(fù)柏林舊教堂,并稱這個殘破的教堂為“紀念教堂”的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請鑒賞文中第二段的表達技巧及其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本文以西柏林大教堂靛藍的耶穌為寫作對象,而尾端卻以作者在“戰(zhàn)爭陣亡者的墳?zāi)骨澳А弊鹘Y(jié),有人認為這是多此一舉,可刪去;也有人認為這是作者匠心獨運的構(gòu)思,應(yīng)保留。你支持哪一種意見?請闡述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1)前一個“耶穌”指的是柏林西部的著名大教堂里絕望的靛藍耶穌,后一個“耶穌”指的是仁慈超脫的常見的耶穌,本句運用否定式的對比突顯了靛藍耶穌的特別和給人的視覺和精神震撼。(3分)(2)“這樣”指的是“被打倒了的被消滅了的”耶穌形象,本句運用反復(fù)和遞進論證了絕望耶穌“迥異”的合理性,一吹定影又語含諷刺,引人深思。(3分)…點此查看高中散文閱讀訓(xùn)練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8頁)…14. 示例一:我支持后者的觀點。從空間上看,有西柏林大教堂里的“靛藍的耶穌”到教堂外“戰(zhàn)爭陣亡者墳?zāi)埂保衫锏酵饩哂醒永m(xù)性,如果刪掉,則缺乏這種整體性。從作品主旨上看,寫西柏林大教堂里的“靛藍的耶穌”主要書法“控訴戰(zhàn)爭的殘酷,祈望和平”的情感,而教堂外“戰(zhàn)爭陣亡者的墳?zāi)埂眲t印證了這種觀點,同時又著墨不多,點到為止,發(fā)人深思,深化主題。所以,我認為這是作者匠心獨運的構(gòu)思,應(yīng)保留。示例二:我支持前者的觀點。從文章結(jié)構(gòu)上看,本文以西柏林大教堂靛藍的耶穌為寫作對象,前面五段都是圍繞靛藍的耶穌來寫的,而最后一段匆匆提及“戰(zhàn)爭陣亡者的墳?zāi)埂笔刮恼嘛@得冗長和累贅。刪去之后,線索明了,對象清晰,主題突出,簡潔干練。從文章內(nèi)容上看,兩者的主旨一致,都在控訴戰(zhàn)爭的殘酷,有些重復(fù)。所以,我認為這是多此一舉,可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