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聲調的特點及練習方法
聲調是學習語音的難點,它比任何聲母、韻母都難掌握。
(1)陰平:陰平調值是55,發(fā)音時聲帶始終是拉緊,聲音又高又平,陰平有為其它三個聲調定高低的作用,如果陰平調值掌握不好,會影響其他聲調的發(fā)音。
有些人陰平讀得過低或過高,造成去聲降不下來,陽平高不上去的毛病。
練習陰平,可先用單韻母讀出高、中、低三種不同的平調,體會發(fā)高音時聲帶拉緊,發(fā)低音時聲帶放松的不同感覺。
這種練習不但可以比較出陰平的高平調值,而且可以訓練控制聲帶松緊的技能,為掌握好復雜的升、降、曲三種聲調打下基礎。
(2)陽平:陽平調值是35,發(fā)音時聲帶由不松不緊,逐漸拉緊,聲音由不高不低升到最高。
多數(shù)人讀不好這個調值是高音升不上去,主要原因是起點太高,聲帶已相當緊了,無法再緊,音高也就不能再升。
糾正的方法是設法把聲帶放松,然后再拉緊?梢韵茸x一個去聲,把聲帶放松,緊接著讀一個升調,這樣可以讀出接近陽平的調值。
多讀去聲和陽平相連的詞語,有助于練好陽平。
(3)上聲:上聲調值是214,發(fā)音時聲帶由較送慢慢到最松,再很快地拉緊。聲音由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在朗讀和談話中,上聲的基本調值出現(xiàn)的機會很少,經常出現(xiàn)的是變化之后的調值。但是基本調值是變化的基礎,掌握了基本調值才能掌握它的變化,所以首先應讀準上聲的本調。
讀上聲時主要的問題是起點高,降不下來,給人的感覺是拐彎不夠大,也有的人雖有拐彎,但前面下降的部分太短,后面上升的部分太長。
練習上聲時,首先應設法把聲帶放松,使聲調的起點降低,并盡量把低音部分拖長。可以先讀一個去聲,以幫助放松聲帶和增加前半段的長度,氣流不中斷,緊接著念個短促的升調,就能讀出較正確的上聲了。
(4)去聲調值是51,發(fā)音時聲帶先拉緊,后放松,聲音從最高降到最低。
多數(shù)人讀去聲時不感到困難,少數(shù)人降不下去。可用陰平帶去聲的方法來練習,即先發(fā)一個陰平,使聲帶拉緊,再在陰平的高度上盡量把聲帶放松,就能讀出全降調的去聲了。多讀陰平和去聲相連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