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關鍵,提高效率
――談洋思教學模式中的習題設計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實驗學校 漢文
學習實施洋思教法已近一個學期,期間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和反復實踐,對洋思“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認識也不斷深入。蔡林森校長說,“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實質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個原則,要真正把學生解放出來。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所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核心是自主學習。經(jīng)過自己的學習,同時結合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操作經(jīng)驗,深深感到習題的設計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成功應用的關鍵。
從“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語文課堂教學基本程序來看:1、提示課堂教學目標――2、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3、指導學生自學――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5、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6、當堂訓練。六個步驟中的后四個步驟都需要有適當?shù)膯栴}對學生的自學加以引導和檢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課堂始終的主線是緊扣教材內容的習題,即自學思考題、鞏固練習題、課堂檢測題。教師在這些習題的依托下指導學生自學課文,通過學生回答問題,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能理解的疑難問題及時點撥指導。學生在這些習題的引導下,讀懂課文的知識結果層次,理解所學內容,掌握運用所學知識,并找出自學的疏漏之處,及時補缺?梢娏曨}設計對一節(jié)課的教學十分重要。備課時設計好這三個層次的習題,是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是鞏固學習成果的抓手,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因此,使用洋思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應該充分重視習題的設計。所以每一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從備課入手,在自主思考題、鞏固練習題、課堂檢測題的設計上下功夫,幫助并促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在備課階段應如何備好習題設計。
一、備學生,依據(jù)學生情況設計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習題。
在現(xiàn)代教學理論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的備課應先從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fā),而不是以往從備教材出發(fā),這是教育觀念上的一個重大轉變。
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需要我們了解:1、學生學習新任務的先決條件或預備狀態(tài),主要指學生在認知、情感態(tài)度、心理動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鋪墊工作;2、了解學生對目標狀態(tài)是否有所涉獵,主要是指學生完成新任務時是否有障礙;3、了解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情感態(tài)度,主要涉及學生的學習愿望、毅力、動機、興趣等;4、了解學生對完成新任務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主要涉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法、策略和風格等。
將學生的實際需要狀況分為上述四個方面,是強調備課時應將有關學生學習需要的信息充分利用,作為各項教學設計活動制定尤其是習題設計的主要依據(jù)。
以我所任教的學生為例,就成績來說,只排在全校學生的中等偏上水平;就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來說,大部分同學有美好的愿望,有升學的動機,但是毅力不夠,興趣也不持久;就學習習慣來說,大部分同學還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部分同學的讀書習慣也比較差。因此,我就著重從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如課前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課后提出復習目標,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讀思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根據(jù)以上的學情分析,在習題的設計上,就應注重設計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自學課文,同時注意設計引導學生在讀書中動筆做批注,寫心得一類的習題。另外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這樣讓優(yōu)秀生“吃得飽”,中等生和差生“吃得了”,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市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既使學生學到知識又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二、備目標,緊扣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