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學設計
一、概述
《爬天都峰》是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共需2課時,此教學設計方案為其中的第2課時,第1課時借助網(wǎng)絡課件中“課文誦讀”、“學習生字”欄目達到初讀課文,隨文識字的目的。本課時主要是在上一課基礎上進一步講讀課文,理解文章主題。
《爬天都峰》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使學生從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我”與老爺爺?shù)膬纱螌υ,與“……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
理解“猶豫、奮力、終于、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于”寫一段話。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fā)努力,就能不怕困難;知道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yōu)秀品質。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三年級學生提出了“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知識的積累,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要想有感情地朗讀,尤其是人物對話學生要想讀不出不同的語氣和心情,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經(jīng)過分析理解課文的內容,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才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把讀的訓練放在首位,在讀書中教給學習的方法。
在本課設計中,讀書貫穿了教學活動的始終,并根據(jù)不同的訓練目的,設計了包括自讀、默讀、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等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理解,最終達到感情朗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2.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主體潛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教師不再用自己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去取代學生自身的主體感受,而是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盡可能地讓學生自我活動,去讀書、去思考,參與議論,參與交流,使他們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觸課文,從而更好地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在學生活動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全班學習這一形式,而是以個體的獨立學習為主,加強同桌及小組的合作學習,有機地把各種方式恰當?shù)匕才、組合,從而使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現(xiàn)出雙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學生們始終有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tài)。
3.挖掘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教育因素,啟發(fā)學生合理想象,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課文沒有直接、明顯地寫出老爺爺爬天都峰的思想變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體過程,但學生們可以憑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爺爺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認識,在自己頭腦中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來。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生字卡片
2.《爬天都峰》視頻、《爬天都峰》圖片
3.網(wǎng)絡教室、網(wǎng)絡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人爬天都峰?爬上去了嗎?
(二)學習課文、答疑解惑。
1.學習第二段。
(1)學生讀課文。
(2)請學生觀看網(wǎng)絡課件“親臨天都”欄目中的視頻《天都峰》。播放視頻過程中師配語言進行生動描述。(如:天都峰真高!峰頂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巧降氖壓褪夁吷系蔫F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
(3)生討論問題后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引讀課文、觀察天都峰畫面和教師語言描述相結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生動地再現(xiàn),對于天都峰的高和陡有了感觀上的認識。
2.學習第四-十段。
(1)提出問題。
師:[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但是,小妹妹、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學們,上節(jié)課你們還提出了他們?yōu)槭裁茨芘郎咸於挤迥兀鞘裁戳α渴顾麄兣郎咸於挤宓哪?這些問題提得很好,這也是這堂課我們共同學習要解答的主要問題。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妹妹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請你們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聽一聽小妹妹是怎么說的。]
設計意圖:過渡性談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學生質疑中提出的關鍵問題,順勢揭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2)學習第八-十段。
讀小朋友的話,師提出問題:小朋友說她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生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再提示學生聯(lián)系寫天都峰“陡”的語句去深入體會小朋友的感受,切實、具體、全面,會使學生的體會自然、貼切。
(3)讀第四段回答問題。
提出問題:來到天都峰腳下,小妹妹猶豫了。那當她看到老爺爺時,心里又怎么想呢?(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組織交流討論,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落實到了語言文字上。
(4)讀第六、七段思考問題,指導朗讀課文。
提出問題:小妹妹看到老爺爺要爬天都峰,不再猶豫,下定了決心爬天都峰。她怎樣爬天都峰的呢?
① 抓住“奮力而攀”,通過朗讀體會登峰之艱難。抓住“終于” 通過朗讀體會登峰的艱辛與喜悅。
② 指導朗讀六-八段。
“我奮力向峰頂爬去!薄皧^力”讀時要加強語氣,讀出充分鼓起勁來,盡所有的力量爬。
“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兩個“一會兒”讀出作者爬山時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歷盡艱辛克服各種困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薄芭姥脚馈保郎绞呛蔚鹊牟蝗菀!敖K于”是奮力的結果,還能表現(xiàn)出“我們”經(jīng)過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設計意圖:對“小妹妹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教師啟發(fā)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從抽象的“奮力”,到具體的“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再到“終于”包含的艱辛與喜悅,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從而體會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謝”,通過討論,明白登山成功之理。理解對話后有感情朗讀。
同桌交流,談談自己對“我”及爺爺說的話的理解。
(1)“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xiàn)在居然爬上來了!”這句話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氣對老爺爺行為的影響!熬尤弧笔钦f老爺爺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到的。
(2)“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我”由望峰生畏到堅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氣來源于老爺爺?shù)男袨楣奈琛?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由此得出他們都是在對方的鼓舞下,爬上頂峰的。
6.有感情地朗讀第十段,體會爸爸的話。
(1)在網(wǎng)絡課件的“課文誦讀”動畫中,學生動手畫出爸爸說的話,再認真讀一讀,說說“汲取”是什么意思?(吸。
(2)爸爸說的話“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3)爸爸為什么說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設計意圖:要讓孩子們充分理解爸爸的話,需要他們反回來繼續(xù)讀課文,在讀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義,并變成自己的語言與同學們交流。)
(三)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于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四)拓展活動。
教師引導:“我們”沿著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游人。有的人望著險峻的天都峰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七、教學評價設計
【輕松準備】
【快樂學習】
幫一幫 貓頭鷹教授眼花了,你能幫幫他嗎?讀一讀并組詞。
小小書法家
讀讀想想做做
1.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
◎這段話寫出了天都峰的兩個特點:( )和( )。我能分別用“( )”和“( )”畫出表現(xiàn)這兩個特點的句子。
2.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這句話寫“我”( )。
◎我也用“一會兒……一會兒……”寫一句話:( )。
參考答案:
幫一幫:都d&(首都)d#u(都是);相xi1ng(相信)xi4ng(照相); 發(fā)f4(頭發(fā))f1(發(fā)現(xiàn))
小小書法家:蒼白 咱們 奮斗 勇氣 居然 峰頂
讀讀想想做做:1.這段話寫出了天都峰的兩個特點:(高)和(陡)。2.這句話寫“我”(奮力攀登的樣子)。
習題設計意圖:學習課文后,考查學生對生字及詞語的掌握程度,能用課文中的詞語寫一句話。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學生做出正確的解答,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