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特色本科專業(yè)簡介_人文學部
中文系:讓學生享受世界一流的中文本科教育
北大本科高年級同學常常會這樣告誡新來的學弟學妹:如果要選修中文系的名家課程,就必須做好提前上課“搶”座位的準備,否則就很可能要坐窗臺,或者干脆站在走廊上伸長脖子聽課了。對記者來說這個告誡像是一個似顯夸張的傳說。
近日,在秋色斑斕的靜園五院,記者采訪了中文系主管教學的副系主任陳躍紅教授。背對著會議室那塊“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的獎勵匾額,陳老師了如指掌地講述起系里那些動人的教學故事。此刻,我才相信,那不是傳說,而的確是長期以來中文系教學的真實寫照
名師課堂,人格魅力,身隨影從
當談到中文系的教學特色時,陳老師認為,所謂特色其實也就是某種教學理念的體現,當這種理念成了傳統和風氣,也就造就了該學科專業(yè)的魅力。就北大中文系而言。她的魅力正在于傳統深厚,名家云集,學風醇正,在于思想活躍,在于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更在于優(yōu)才優(yōu)育的辦學理念: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打下厚實的學業(yè)基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使其整體素質包括人格精神都得到健全發(fā)展。
從1903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中國文學門”開始,百年之間,無數大師走進中文系的課堂,魯迅、胡適、劉師培、吳梅、黃侃、錢玄同、劉半農、羅常培、游國恩、王力、馮沅君、俞平伯、廢名、沈從文等,可謂數不勝數。而在當今,中文系雄厚的師資,也是她吸引全國學子的重要因素?梢栽囅胍幌拢斣婿、嚴家炎、樂黛云、謝冕、孫玉石、錢理群、洪子誠、郭錫良、陸儉明、蔣紹愚、嚴紹璗、溫儒敏、陳平原、曹文軒、葛曉音、李零、王洪君、戴錦華、孔慶東等名家,以及其他眾多學養(yǎng)深厚、自成一家的老師的名字出現在選課表上的時候,只要你是真心喜歡中國語言文學的學子,無論是專業(yè)或者非專業(yè)的同學都會身隨影從。每個學期,中文系選課之踴躍,課堂之擁擠,對眾多師生來說,已經不覺奇怪了。
自2000年以來,中文系獲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9項;校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1項。獲選2位國家教學名師,1位北京市教學名師,1位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所有這些,可以說正是這種教學理念的印證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