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理解
(一)古詩句鑒賞
8.對下列詩句理 解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群山漸漸遠去、消失,一望無際的平野展現(xiàn)在眼前,江水沖出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一個“隨”字,給人以空間感與流動感。
B.“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以“聚”形容潼關(guān)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以“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了潼關(guān)的險要。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用想象、夸張的手法,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表現(xiàn)詩人自己寬 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D.“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緒,看不見,摸不著,詞人將它比作船,增強了可感性。
(二)陳涉世家(節(jié)選)
司馬遷
陳勝、吳廣乃謀 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蹦说弧瓣悇偻酢,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弊浣砸贵@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 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9.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陳勝、吳廣喜,念鬼 念無與為樂者
B.今亡亦死 暮而果大亡其財
C.扶蘇以數(shù)諫故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10.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 (4分)
①等死,死國可乎?
②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對本文解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選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主要敘述了發(fā)動起義的經(jīng)過,著眼于反映陳勝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爭的關(guān)鍵時刻所發(fā)揮的作用,體現(xiàn)出他作為一個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的杰出才能。
B.陳勝、吳廣為了得到神靈的庇佑,作了“置書魚腹”“篝火狐鳴”的輿論準備;為了得到人民的響應(yīng),提出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口號。
C.前期的準備為起義的發(fā)動打好了基礎(chǔ)。起義的發(fā)動分為三步:并殺兩尉,召令徒屬,為壇而盟。至此,一支團結(jié)戰(zhàn)斗的起義軍隊伍宣告組成。
D.選文善于用極為豐富精煉的語言刻畫人物形象,如“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十分傳神地表現(xiàn)了陳勝的性格。
12.起義能順利進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陳勝的才能。他有哪幾個方面的才能?請簡要作答。(3分)
(三)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
顧曉蕊
①故鄉(xiāng)的家是一個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壯挺拔的洋槐樹。陽春四月,巨大的樹冠華蔭如蓋,素淡的花苞次第開放 ,滿院流溢著 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開的時節(jié),團團簇簇潔白的花朵,像迎風(fēng)舞動的風(fēng)鈴,搖出陣陣歡快的笑聲。最開心的,要數(shù)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樹杈,用帶鉤的竹竿把槐枝扭斷,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條,沿著細莖輕輕一捋,一嘟;ǘ渎溥M筐里。
③在那貧寒的年代,槐花無疑是一道美食;蛘艋虺,皆唇齒留香。然而,蒼翠遒勁的老槐樹,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如巨人般轟然倒下。翌日清晨,發(fā)現(xiàn)槐樹被攔腰截斷,細碎的花瓣飄落一地,生命的華美與脆弱瞬間交替,讓人久久地悵然無語。
④此后不久,我們便搬家了。十余年時光緩緩淌過,日子 過得平淡而適意。三年前的一天,寧靜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破。媽媽放下電話,臉色煞白,雙手顫抖,對爸爸說:“兒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樣驚心的一幕,現(xiàn)場發(fā)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處燙傷,從八米平臺跌落下來。他在重癥病房里,度過了生命中最難捱的兩個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鏡子,也不愿出門見人,每天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獨自舔舐著心底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