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舍生皆被綺繡 通“披”,穿著
4、根據(jù)要求默寫:
揭示作者小時侯學習就很勤奮的句子是:余幼時即嗜學
最能表現(xiàn)作者抄書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曲伸
表明作者嘗趨百里外求學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對太學生中的其他人“燁然若神人”作者卻“略無慕艷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5、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是:敘述自己青少年時期的求學之難和用心之艱。
6、文中從哪些方面敘述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幼時求學的艱難;成年后求師的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
或四個方面:家境貧寒,無書可讀;無師求教難;遠道求學,備受艱苦;艱苦的求學生活。
或讀書難,要借書,抄書;拜師難,冒嚴寒頂風雪,到外地尋師;求教難,常遭“叱咄”;生活難,“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7、作者寫自己求學經(jīng)歷艱難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勸勉馬生不要辜負良好的學習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所成就。
8、文章開頭的“嗜學”一詞,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統(tǒng)領全文,為全文定下基調。
9、作者幼時借書抄書來讀,其原因是“嗜學”與“家貧”之間的矛盾來決定的。
10、“加冠”一詞是什么意思?你還能從古代漢語中找出類似的用法嗎?試舉一例。
古時男子20歲時行冠禮,戴上成人帽子,后來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及笄”女子滿15歲把頭發(fā)綰起來,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11、本文通過典型事例全面的敘述了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生活,這與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關系?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奮艱苦的學習生活,正是以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斷的克服重重障礙,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12、從文中找出幾處形象描寫的例句,并寫出從什么角度寫的?
叩問之難:“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