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六班藺丙蘭
母親喜歡養(yǎng)狗,不管家人如何反對,母親總是堅持自己的主張——養(yǎng)狗。
有一次母親從小姨家要來一只黃色的小狗,我很不樂意,因為我不喜歡狗,并且這只小狗經(jīng)常跟在我腳下,像個絆腳石,很煩人。
而母親愛它如愛她的子女一樣,用心呵護著它慢慢的長大。母親每天干活回到家,總是先喂小狗,我很妒忌,總想讓這只討人厭的小狗脫離我的視線,不久,我的“愿望”實現(xiàn)了……
母親為了防老鼠,在集市上買了幾包老鼠藥,便放在了很顯眼的地方。這只貪吃的狗看見了,把它當做美味佳肴給吞下去了,后果可想而知。此后的幾天里小狗漸漸的消瘦,也打不起精神,一天早晨,小狗便死在了院子里。母親后悔不該把老鼠藥放在那里,心里掠過一絲辛酸,出于對生命的憐憫,我也為這只小狗惋惜,但如果不是它貪吃,也不會出現(xiàn)這個結果的。
隔了兩天,母親又從鄰居家要來一只全黑色的小狗。當時我快氣炸肺了,為什么有養(yǎng)狗?第一次折騰得還不夠嗎?在我心里,這只小狗比第一只還要煩人,它不僅做我的絆腳石,還喜歡啃衣服,叼鞋子。有一次,我晾在繩上的被單刮下來了,這只狗如獲至寶似地啃了起來,等我發(fā)現(xiàn),被單已出了好幾個洞,似乎很好笑,但我發(fā)怒了,拿起一個棍子向它輪了過去,它“嗷”的一聲跑了,我似乎還不解恨,想再打它,但被母親制止了,我恨母親,更狠那只惹人煩的狗。
為此,母親把她心愛的狗送人了。
自此,母親好久不養(yǎng)狗。
夏天的傍晚,母親下地回來,籃子里有一個東西在動,嚇了我一跳,一看是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狗,瘦弱的身軀,眼神里流露出的悲傷,讓我覺得它并不像前兩只狗一樣煩人,我對前兩只狗的厭惡拋到了腦后,開始端詳這只小狗,黃黃的毛,兩只耳朵像狐貍耳朵一樣,非?蓯。
母親決定收養(yǎng)這只小狗,我沒有發(fā)表意見,因為我不知該不該收留這只小狗,留下它可能讓我想起前兩只狗,拋棄它就等于拋棄一條生命。還是留下吧!這也是母親愿意的。
于是,這只狗便在我家生活了下來。它不像前兩只狗那樣纏著我,它也不像第二只狗一樣啃衣服,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這只狗。
一天放學回到家,眼前的一幕讓我驚呆了:這只我喜歡的狗竟然躺在了血泊里。怎么回事?這是為什么呢?母親說我們家的狗咬傷人了,不能再養(yǎng)了,便用棍子打死了它。什么?我疑惑,悲痛、無奈,怎么可能?這么乖巧的狗,怎么會傷人?這時,父親回到家,對母親說:“其實不是我們家的狗咬傷的,只是咱家的狗不想讓那只大黑狗咬人,便與大黑狗搏斗,但最終抵不過大黑狗,大黑狗咬了人,跑了,咱家的狗還在那里,便誤認為是咱家的狗咬傷了人!
母親認識到她冤枉了一只忠實的狗,她的內心受到了極大地震撼,對她的過失,母親已無力挽回。
自此,母親永不養(yǎng)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