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中考“傳統(tǒng)節(jié)日”優(yōu)秀作文5則
【作文原題】
【大作文】(40分)
春節(jié)拜新年,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明月……一個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蕩漾著兩千年不曾間斷的精神漣漪,連系著泱泱華夏的繁衍生息,演繹著中華民族的文明。
請任選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自擬題目,結合生活經歷,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大作文寫作注意事項:1.作文題目中必須包含我國一個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臘八等等;2.敘事感情真摯、樸實、自然;3.文體不限(詩歌除外);4.避開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書寫4分。
【優(yōu)秀范文】
【范文一】:端午,粽子飄香
漸漸地,一摞摞書本擠滿了我們的生活;漸漸地,一張張試卷麻木了我們的神經——除了書本和試卷,我似乎感知不到生活的繽紛。可是端午的那些粽子,卻飄散出醉人的香,讓我無味的青春孕育下香醇的夢。
中考前放了兩天假、我早已厭倦書本,又別無喜好,索性到廚房看老媽包粽子。只見她麻利地鋪粽葉,打圈,放米,抓棗,收口,系繩,剪余料,然后,一個漂亮的墨綠色三角粽子就赫然擺在我面前。這嫻熟的技法誘惑了我,我也想試著包一個。平時媽媽是決不讓我干活的,我搬出老師的話,考試前要放松心情,執(zhí)意要包,媽媽也就允了。
哪想這包粽子看似容易做起來難。我總是裝米太多,導致粽葉難以聚攏;總是打不好最后的結,讓粽子松散;總是感覺已包好,正要炫耀時才發(fā)現(xiàn)有米粒偷偷鉆了出來……頭上的汗珠滓滓我沒有理會,繼續(xù)琢磨這包粽子的技巧,每一次我都努力做到更好。當我的第一個粽子誕生時,那久違的成就感如同綻放的焰火瞬間燦爛了我的心田。電光石火間,我仿佛看到了兒時那個倔強執(zhí)著的我,那個為疊好一只千紙鶴而不睡午覺的我,那個為寫一篇漂亮的作文而絞盡腦汁咬斷筆頭的我……
又想到如今。我曾連續(xù)三天遲到,班主任痛下“殺手锏”;語文老師苦等了我一個星期,《出師表》還是背不下來;可惡的分數(shù)慢慢偏離軌道,我依然我行我素。不知從何時起,我竟然忘了要求自己做到更好。對我來說,錯和對都無所謂,今天和昨天沒有區(qū)別,擁有和失去都不重要。我的青春,在荒蕪的歲月中失去了光澤。
我手中的粽子卻愈來愈漂亮了,老媽說,我就知道我女兒做啥都好!
我還要繼續(xù)蹉跎嗎?不,不要!我要在日漸長大的過程中,丟棄自己的短處,漸漸讓自己的青春變成最好的模樣。那些認為自己學不會的,就讓時光慢慢教會吧。為了明天,我要讓生命的風帆裝滿不妥協(xié)的勇氣,即使失敗,也是青春趣味!我相信,我流過的汗水必會
饋贈我香醇的青春!
這端午的粽子里,飄散出醉人的香——努力做到最好!
【范文二】:鄉(xiāng)關何處
街上空空蕩蕩地,孤零零的灰磚一路延伸著,輕輕踏下去,分明響起了孤單的抱怨,這是春節(jié)前的倫敦。一點也沒有中國的那種感覺,照常過下去,但只感覺丟了什么。
兩邊的商店都開著,買東西不必擔心有人瘋狂的搶購,車站人也很少,不像中國那樣擁擠。人也很有禮貌,說話很輕,可是卻不知為什么,懷念那擁擠的搶購,瘋狂的春運,大聲的談笑。
路的右邊突然閃過一幢小紅樓,遠遠就看見門口掛著大大的紅燈籠,下面還掛著一對中國結,氤氳開幾分暖暖的笑意。一問,是中國餐館。才推開門,一陣熟悉的香氣便飄來,很舒服地呼吸著,對英國菜不敏感的胃也松弛了下來。不知為何有種滿足,很微小,不像看白金漢宮那樣嚴肅,不像看夕陽沉泡的大本鐘那樣浪漫,只是很尋常、很普通的感動。
一聲輕輕的漢語招呼:“有人嗎?”立刻跑出兩三個人來。見到黃皮膚、黑頭發(fā),輕輕地笑了。安頓好后立刻上菜。你吃的時候他就坐在旁邊。話匣子一旦打開,便像洪水般不可阻擋。
突然,店主嘆了口氣,說他回不去了。問他從哪兒來,說是臺灣,祖籍山東。一直很想回去,回到家鄉(xiāng),回到童年。眼里,好像還蕩漾著中國紅。
突然明白了春運時人們苦苦地等待。鄉(xiāng)關何處?這是中國人的根,春節(jié)也因此而感動。
走出去,輕輕地看看中國結,便徘徊開每個中國人都有的鄉(xiāng)土情結。
過了幾天,又踏上了中國的土地,穿過喧鬧的大街小巷,踏過鋪滿炮屑的土地,笑了。鄉(xiāng)關何處?春節(jié),是中國人無以釋懷、久久難忘的根。
【解讀】
這篇文章最大的亮點就是感情真摯,字里行間充滿濃濃的情。一開篇便是獨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落寞、孤獨;一個“閃”字,便把讀者帶入一個充滿溫情的小飯館,幾番寒暄,心中已滿是感動;因店主是臺灣人,祖籍山東,筆鋒一轉,鄉(xiāng)關何處的惆悵便蕩漾開來。
清新的文字流淌在讀者心間,韻味悠長,感慨無限。
【范文三】:夢回中秋
“那嫦娥啊,長得可俊呢,那眉毛啊,就像那初三四的彎月······”
“奶奶,嫦娥比我還俊嗎?”
久違的聲音毫無防備地傳人我的耳朵里,恍惚間,我看到一個扎牛角辮的小女孩,手里拿著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一邊啃月餅,一邊拉著奶奶的衣角,嚷著要奶奶繼續(xù)講故事。奶奶在灶臺邊忙碌著,鍋鏟翻炒,一道道色香味美的菜便擺在了飯桌上。“小家伙,這么大的月餅塞不住你的嘴?”奶奶回頭看著可愛的孫女,滿臉的慈祥與滿足。女孩“咯咯咯”笑了,轉身拿起毛巾,踞起腳尖,擦掉了奶奶額頭的汗珠。
又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原來小院中央擺了一張木桌,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笑吟吟的蘋果,樂呵呵的梨,被切成蓮花狀的美麗的西瓜,還有尊貴的“月兒爺”(是一個大月餅,上面寫著“月”字,這個“月兒爺”象征團圓,要全家分吃,幾口人就分幾塊)。一輪圓月升起,斜倚在東方的夜幕上,暖暖的,給院里的老樹也披上了金色,樹下的光斑影影綽綽。小屋內,一家人正圍坐在土炕上吃團圓飯,小女孩又說了什么,逗得大家前仰后合。風,悄悄地,老樹也不再細語,都在傾聽這中秋里的幸福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