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篇的中心仍是討論如何養(yǎng)性。所謂“繕性”就是修治生性。
全篇大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冒則物必失其性也”,提出“以恬養(yǎng)知”的主張,認為遵從世俗必定不能“復(fù)其初”,只有自養(yǎng)而又斂藏,方才不“失其性”。第二部分至“其德隱矣”,緬懷遠古混沌鴻蒙、淳風(fēng)未散的時代,并指出隨著時代的推移德行逐漸衰退,以致不能返歸本真,這都因為“文滅質(zhì)”、“博溺心”。余下為第三部分,指出修治生性的要領(lǐng)是“正己”和“得志”,既能正己,又能自適,外物就不會使自己喪身失性,因而也就不會倒置本末。
【原文】
繕性于俗(1),俗學(xué)以求復(fù)其初(2);滑欲于俗(3),思以求致其明(4);謂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養(yǎng)知(5);知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知養(yǎng)恬。知與恬交相養(yǎng),而和理出其性。夫德(6),和也;道,道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義明而物親,忠也;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信行容體而順乎文(7),禮也。禮樂徧行(8),則天下亂矣。彼正而蒙已德(9),德則不冒,冒則物必失其性也。
【譯文】
在世俗的流習(xí)范圍內(nèi)修治性情,靠仁義禮智的儒俗學(xué)說來期求復(fù)歸原始的真性;內(nèi)心欲念早已被習(xí)俗所擾亂,還一心希望能達到明徹與通達;這就叫做蔽塞愚昧的人。
古時候研究道術(shù)的人,總是以恬靜來調(diào)養(yǎng)心智;心智生成卻不用智巧行事,可稱它為以心智調(diào)養(yǎng)恬靜。心智和恬靜交相調(diào)治,因而諧和順應(yīng)之情從本性中表露而出。德,就是諧和;道,就是順應(yīng)。德無所不容,就叫做仁;道無所不順,就叫做義。義理彰明因而物類相親,就叫做忠;心中純厚樸實而且返歸本真,就叫做樂;誠信著顯、容儀得體而且合于一定禮儀的節(jié)度和表征,就叫做禮。禮樂偏執(zhí)一方而又多方有失,那么天下定然大亂了。各人自我端正而且斂藏自己的德行,德行也就不會冒犯他人,德行冒犯他人那么萬物必將失卻自己的本性。
【原文】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1),與一世而得澹漠焉(2)。當(dāng)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jié)(3),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4)。當(dāng)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5),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6),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nóng)、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7),淳散樸(8),離道以善(9)險德以行(10),然后去性而從于心。心與心識知(11),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12),益之以博(13)。文滅質(zhì),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fù)其初。
由是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14),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
【譯文】
古時候的人,生活在混沌鴻蒙、淳風(fēng)未散的境況中,跟整個外部世界混為一體而且人們彼此都恬淡無為、互不交往。正是這個時候,陰與陽諧和而又寧靜,鬼神也不會干擾,四季的變化順應(yīng)時節(jié),萬物全不會受傷害,各種有生命的東西都能盡享天年,人們即使內(nèi)存心智,也沒處可用,這就叫做最為完滿的渾一狀態(tài)。正是這個時候,人們不知道需要去做什么而保持著天然。
等到后來道德衰退,到了燧人氏、伏羲氏統(tǒng)治天下,世事隨順卻已不能渾然為一。道德再度衰退,到了神農(nóng)氏和黃帝統(tǒng)治天下,世道安定卻已不能隨順民心與物情。道德再度衰退,到了唐堯、虞舜統(tǒng)治天下,開啟了治理和教化的風(fēng)氣,淳厚質(zhì)樸之風(fēng)受到干擾與破壞,背離大道而為,寡有德行而行,這之后也就舍棄了本性而順從于各自的私心。人們彼此間都相互知道和了解,也就不足以使天下得到安定,然后又貼附上浮華的文飾,增加了眾多的俗學(xué)。文飾浮華毀壞了質(zhì)樸之風(fēng),廣博的俗學(xué)掩沒了純真的心靈,然后人民才開始迷惑和紛亂,沒有什么辦法返歸本真而回復(fù)原始的情狀。
由此觀之,世間喪失了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喪失了人世。社會和道交相喪失,有道之人怎么能立腳于人世間,人世間又怎么能從自然之道得到振興呢?道沒有辦法在人世間興起,人世間沒有辦法讓道得以振興,即使圣人不生活在少有人煙的山林之中,他的德行也必將隱沒而不為人知。
【原文】
隱,故不自隱(1)。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2),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fā)也,時命大謬也(3)。當(dāng)時命而不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dāng)時命而大窮乎天下(4),則深根寧極而待(5);此存身之道也。
古之行身者(6),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德,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已(7),又何為哉!道固不小行(8),德固不小識(9)。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故曰:正己而已矣。樂全之謂得志(10)。
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11),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12),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13),其去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14),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15),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由是觀之,雖樂,未嘗不荒也(16)。故曰,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17)。
【譯文】
談到隱沒于世,時逢昏暗不必韜光便已自隱。古時候的所謂隱士,并不是為了隱伏身形而不愿顯現(xiàn)于世,并不是為了緘默不言而不愿吐露真情,也不是為了深藏才智而不愿有所發(fā)揮,是因為時遇和命運乖妄、背謬啊。當(dāng)時遇和命運順應(yīng)自然而通行于天下,就會返歸渾沌純一之境而不顯露蹤跡。當(dāng)時遇不順、命運乖違而窮困于天下,就固守根本、保有寧寂至極之性而靜心等待;這就是保存自身的方法。
古時候善于保存自身的人,不用辯說來巧飾智慧,不用智巧使天下人困窘,不用心智使德行受到困擾,巍然自持地生活在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而返歸本性與真情,又何須一定得去做些什么呢!大道廣蕩本不是小有所成的人能夠遵循,大德周遍萬物本不是小有所知的人能夠鑒識。小有所知會傷害德行,小有所成會傷害大道。所以說,端正自己也就可以了?煲獾乇3直菊婢涂煞Q作是心意自得而自適。
古時候所說的自得自適的人,不是指高官厚祿地位尊顯,說的是出自本然的快意而沒有必要再添加什么罷了。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快意自適,是指高官厚祿地位顯赫。榮華富貴在身,并不出自本然,猶如外物偶然到來,是臨時寄托的東西。外物寄托,它們到來不必加以阻擋,它們離去也不必加以勸止。所以不可為了富貴榮華而姿意放縱,不可因為窮困貧乏而趨附流俗,身處富貴榮華與窮困貧乏,其間的快意相同,因而沒有憂愁罷了。如今寄托之物離去便覺不能快意,由此觀之,即使真正有過快意也未嘗不是迷亂了真性。所以說,由于外物而喪失自身,由于流俗而失卻本性,就叫做顛倒了本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