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得《臨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原詞、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臨江仙 詔芳亭贈坐客
【宋】葉夢得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恨無羯鼓打梁州。遺聲猶好在,風景一時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雙鬢成秋。會須擊節(jié)溯中流。一聲云外笛,驚看水明樓。
【注釋】:
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1097年(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吏部尚書、龍圖閣直學士。宋高宗朝,拜尚書右丞、江東安扶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致力于防務及軍餉供應,主張踞險抗擊金兵。晚年居吳興(今屬浙江)奇石林立之卞山,以讀書、吟詠為樂,自號石林居士。能詩文,長于詞。其早期詞作多佚。宋室南渡后,所作一變早期華綺作風,轉向簡淡雄杰,多感懷國事,成為豪放派后繼者之一。著有《建康集》、《石林詩話》,詞集《石林詞》。
梁州,即《梁州曲》,又稱《霓裳羽衣曲》。
【翻譯】:希望每年都能為今夜這樣的月色共同一醉,便又共同駕著酒船在湖上飄浮。遺憾沒有豪壯的羯鼓來響徹梁州。去年今夜舉酒高歌,那高歌笑語聲好像還在耳邊回響,去年的風光也還留在眼前。你們不要為我老了還發(fā)狂似地引吭高歌而發(fā)笑;我已經為抗金事業(yè)奮斗了一生,雖然贏得的是“雙鬢成秋”,無裨于事,但會堅信總有一天還能夠象祖逖一樣,率部渡江,中流擊楫,實現(xiàn)他的壯志宏圖的。忽然響徹云表的笛聲,把我從幻想中驚醒,那水光和月光把水邊的樓閣照得通明。
【賞析】:
據(jù)查,是指紹興乙卯八月九日至十一日,當時作者連續(xù)三天寫了三首《臨江仙》。這一首當寫于紹興丙辰,即1136年(宋高宗紹興六年),作者時年60歲,閑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市)卞山。題中所說“坐客”,是指徐敦立、章幾道、朱三等人。自注云:“約諸君明夜泛舟”,是指月夜游太湖。
詞的開始,先照應去年中秋游太湖事:“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他希望每年都能為今夜這樣的月色共同一醉,便又共同駕著酒船在湖上飄浮。因為湖上賞月,便想到了唐明皇游月宮后作《霓裳羽衣曲》即《梁州曲》的故事;因為豪飲,便想到了適于表達豪情的羯鼓?上,這二者都沒有,非常遺憾,所以說:“恨無羯鼓打梁州”!棒晒摹,古代的一種兩面蒙皮、腰部細的鼓,據(jù)說從匈奴的一個別支羯族傳入中原。這時使他又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去年今夜舉酒高歌的情景,那高歌笑語聲好象還在耳邊回響,去年的風光也還留在眼前!斑z聲猶好在,風景一時留”,就是從眼前回想去年。
葉夢得是支持抗金事業(yè)、有志恢復中原的愛國志士,他曾經兩次任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知府,對軍事的補給工作做得很好,有助于前方的抗金戰(zhàn)爭。如今老了,閑居吳興,不得不以醉酒、賞月、做詩來打發(fā)日子,但他并沒有忘記國家大事,并沒有忘記這金甌殘缺的現(xiàn)實。因而在這月夜泛舟,遨游太湖的時候,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率部渡江、中流擊楫、發(fā)誓要收復中原失地的東晉名將祖逖。
于是,下闋筆鋒一轉,抒發(fā)他的酒后豪情:“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雙鬢成秋。會須擊節(jié)溯中流!彼嬖V坐客,不要為自己老了還發(fā)狂似地引吭高歌而發(fā)笑;他提醒坐客們注意,他已經為抗金事業(yè)奮斗了一生,雖然贏得的是“雙鬢成秋”,無裨于事,但他堅信“會須擊節(jié)溯中流”,總有一天還能夠象祖逖一樣,率部渡江,中流擊楫,實現(xiàn)他的壯志宏圖的。
可是,嚴酷的現(xiàn)實告訴他,這是夢想!耙宦曉仆獾眩@看水明樓。”忽然響徹云表的笛聲,把他從幻想中驚醒,那水光和月光把水邊的樓閣照得通明。
葉夢得寫過一部《石林詩話》,對蘇軾的詩有所不滿,可是他的詞卻受了蘇軾的影響。毛晉稱他“不作柔語殢人”,宋人關注在《題石林詞》中稱他晚年的詞“能于簡淡時出雄杰”,都指出了他的作品具有“豪放”的特征。讀了這首詞,確實如此。
【閱讀訓練】:
(1)請結合上闋分析“恨”字包含的情感。(2分)
(2)請賞析結句“一聲云外笛,驚看水明樓”。(4分)
(3)有人評價葉夢得晚年詞“雄杰”,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老友重逢的喜悅(1分,“恨”的背景)卻無音樂助興的遺憾(“恨”的具體內容)(1分)。
(2)詞人原本沉醉于中流擊楫的壯志豪情中,忽然一聲響徹云外的笛聲將他驚醒,只見月光下水波明亮,把詔芳亭也映得通透。(1分)表達了詞人的遺憾落寞(憤懣也可)(1分)。笛聲將詞人從幻想中驚醒,拉回現(xiàn)實,藝術上有陡轉的效果(1分,答視聽結合,言之成理亦可)。以“水明樓”結尾,含蓄不盡,意蘊深長。(1分)
(3)用語豪放(1分),結合詞作具體分析(1分)。情感豪放(1分),結合詞作具體分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