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鷓鴣》閱讀訓練附答案
鷓 鴣
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注釋】:
山雞:鳥名,即雉,羽毛斑斕美麗。 黃陵廟: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傳說帝舜南巡,死于蒼梧,二妃從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側,即黃陵廟。
【閱讀訓練】:
一:
(1)這首詩里頭有一個統(tǒng)領全篇的關鍵詞,它就是 。
(2)詩歌的第二聯(lián)通過環(huán)境的描寫,為全詩詩歌點染出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試分析作者塑造了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
(3)末聯(lián)“相呼相應湘江闊”的主語是什么?
(4)這首詩通過對鷓鴣的描寫,以物喻人,抒發(fā)了一種怎樣的情緒?
(5)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在首聯(lián)中,詩人并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工筆式的描繪,而是通過寫鷓鴣的嬉戲,將它與山雞類比,作了畫龍點睛的勾勒。
B.頷聯(lián)中的荒水、野廟加上“雨昏”“花落”,給詩歌點染出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銷腸斷的氛圍。
C.頸聯(lián)從鷓鴣轉到寫入。詩人選擇了游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jié),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
D.尾聯(lián)實寫一群群鷓鴣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叫聲在浩瀚的湘江上回響,在“日西向”時,它們飛回苦竹叢中。
6.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首聯(lián)“錦翼”兩字,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近山雞”則是將鷓鴣與山雞作比,表現(xiàn)其有類似山雞的美麗品相和高雅風致。
B. 頷聯(lián)描繪了暮雨瀟瀟、落紅片片、鷓鴣啼聲之中的青草湖、黃陵廟,用“雨昏”“花落”的意象給全詩平添了怡然閑適的氣氛。
C. 頸聯(lián)中的“游子”因“聞”鷓鴣而“征袖濕”,由鷓鴣轉而寫人,承接自然巧妙。“佳人才唱翠眉低”,也是因鷓鴣啼鳴動了情思。
D. 尾聯(lián)寫湘江浩淼,夕陽西下,苦竹叢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鷓鴣啼鳴的呼應回蕩更顯得凄婉綿長;雖未寫人而人的情感盡在其中。
7. 請賞析頸聯(lián)中“乍”“才”的表達作用。(5分)
8.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有“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辛詞和鄭詩都借鷓鴣啼鳴表達哀怨感慨之情,其哀怨感慨的原因有何不同?(4分)
二:
(1)《鷓鴣》中的 兩句,讓人仿佛置身于湖邊古廟,聆聽鷓鴣聲聲哀鳴。
(2)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表現(xiàn)了羈旅鄉(xiāng)思之愁,鄭谷的《鷓鴣》中也表現(xiàn)了這種情思的詩句是:
3.這首詩詠物詩重在表現(xiàn)什么內容?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5分)
4.第三聯(lián)關于游子和佳人的細節(jié)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三:
⑴本詩頷聯(lián)兩句選用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⑵清人金圣嘆認為本詩末句“深得比興之遺”,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啼
(2)詩人選擇荒水、野廟的地點加上“雨昏”“花落”的時刻,給詩歌點染出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銷腸斷的氛圍。
(3)應是游子、佳人
(4)鷓鴣啼聲,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鷓鴣啼聲抒發(fā)逐客游子之情。此詩吟詠鷓鴣,抒寫了一闋游子思婦的斷腸曲。
(5)D(理解太實,是群群鷓鴣在低回飛鳴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聞”在呼應呢,這是值得想象和玩味的。)
6. B(“怡然閑適的氣氛”錯誤。)
7. 答案示例:“乍”“才”,意為“剛剛……,就……”。遠行的游子,剛聽到鷓鴣的悲鳴,就頓時淚濕衣袖;閨中的佳人,才啟歌喉,就翠眉緊蹙!罢А薄ⅰ安拧眱蓚詞強調了鷓鴣的啼鳴一下子就引發(fā)了人的情感,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動人。
評分標準:在還原頸聯(lián)所寫的情境中突出“乍”“才”的意思即可(可以不必單獨解釋詞語)2分,“一下子引發(fā)”(即情緒的突然性)1分,“突出”(或“強調”或“襯托”“烘托”)1分,“鷓鴣啼聲之哀怨之感動人心”1分。(意思對即可)
8. 辛詞中,作者國恥未雪、壯志未酬,兼有有家難歸的飄零之感;因而哀怨感慨。鄭詩中,游子在羈旅中思鄉(xiāng)懷人,思婦思念游子;因而哀怨感慨。
(辛詞2分;鄭詩2分。意思對即可。)
二:
1:“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2: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3.(5分)這首詠物詩重在表現(xiàn)鷓鴣啼聲的哀怨凄切;借鷓鴣之鳴聲抒發(fā)遷客游子的鄉(xiāng)愁旅思。
4.(6分)通過對游子和佳人的細節(jié)描寫,有力地烘托鷓鴣啼聲之悲涼哀怨(2分)。游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低眉(2分),鷓鴣的啼叫是天涯游子的斷腸歌,是高樓少婦的相思曲(2分)。
三:
⑴選用了瀟瀟暮雨、落紅片片、荒江、野廟、鷓鴣啼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銷腸斷的氣氛。
⑵本詩尾聯(lián)描寫鷓鴣低回飛鳴,聲聲在浩瀚的江邊回響,似與佳人游子一“唱”一“聞”地呼應;日頭西落,暮色蒼茫,那怕冷的鷓鴣忙于在苦竹叢中尋找暖窩,恰似在江邊彷徨獨行的游子,不知何時才能回故鄉(xiāng)?“湘江闊”“日向西”,使鷓鴣聲越發(fā)凄唳,景象越發(fā)幽冷,透露出詩人那沉重的羈旅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