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慶中考語文試卷A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5分)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故雖有名馬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食或盡粟一石 食之不能盡其材
C.策之不以其道 不得志,獨(dú)行其道
D.執(zhí)策而臨之 把酒臨風(fēng)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文章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點(diǎn)出了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關(guān)系,說明了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性。
B.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駢死于槽櫪之間”。
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個(gè)“鳴”字寫盡了千里馬的無奈和悲憤,充分表現(xiàn)了它對“食馬者”的鄙視與反抗。
D.本文以“說”這種體裁記敘了千里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達(dá)了作者對千里馬的同情。
4.選文和鏈接材料都圍繞人才問題發(fā)表了看法,請說出兩文作者的看法有何異同。(4分)
【鏈接材料】
辛未閏四月即事(節(jié)選)
張九成①
如聞失一士②,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鮮③,求一于百千。
豈獨(dú)今世歟,自古皆已然。
【注】①張九成:南宋人,曾任禮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職。②士:指人才。③鮮:讀作xiǎn。
【參考答案】
1.D
【點(diǎn)此查看《重慶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答案頁第十六份)】
【下載《重慶中考文言文閱讀doc文檔》(下載頁第八份)】
不同點(diǎn):韓愈認(rèn)為人才多,但識才者少,呼吁要善于識別人才;張九成認(rèn)為人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