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易安居士的好詞太多,這一闋不算最為著名,但任誰讀了都會覺得美。美在單純、自然,寥寥幾句,一個羞澀少女的形象從詞句中活脫脫生動起來。意境也美,美在情感,美在情濃而語淡,美在一見鐘情、一往情深,卻只是不說,反而這不說,比任何的說,都更為深濃。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蘇老先生寫這闋詞時已勘盡了世間百態(tài)悲歡,更兼深厚功力,這一句“相顧無言”,在幾百年的光陰里,不知讓多少人獨自唏噓,聯(lián)想自身諸般境遇,落下千行淚。而其中奧妙,也在于不說。“無言”里自有千言,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萬般思量,又如何能夠訴說得清楚。不說,淺說,是語言的境界,更是感情的境界。
對于情感,似乎有兩個階段的人會選擇不說或者淺說。一個是青澀年華的少男少女,不是不想說,不是不能說,是羞于說,難以啟齒。越是情深,越是羞澀忸怩。但是一扭身,一回眸,便是說了,是最美好的說,最令人難忘的說。還有一個階段,便是經(jīng)歷了千山萬水,看慣了人間悲喜,越深的感情,便越是埋藏在心底。不想說,不肯說,心底也會覺得對著最親愛的人,無須說。但是一盞茶、一碗湯、生病時放在床頭的藥片和清水、遠離時遙遙遠遠的問候,也許不過是一句“你到了吧,好好休息”,對于懂得的人來說,便已足夠,可以枕著這樣的一句話,溫溫暖暖地入睡。
人生走到一定階段,最難得的不是海誓山盟、信誓旦旦,而是相知與默契。“默然,相愛。寂靜,歡喜。”一對老夫妻,互相攙扶著走,遇到石子路互相提醒一下,哪個人走累了的時候,另一個人便停下來一起休息。哪還需要什么其他形式上的表達?
世間情誼,又豈止愛情如此,親情、友情,概莫能外。我和弟弟,一起長大,長大后,又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多年里相依為命。我眼看著他從一個桀驁不馴的少年,直到為人夫、為人父,鬢角也染上了霜白。隨著歲月的遞進、世事的更迭,彼此的依賴日重。我們從來不說更多的話,只是在每周我唯一的休息日,他會帶著妻子兒女過來,一起做飯,一起看電視,一起陪陪七十多歲的老母親。談談他的工作,說說我的生活,都不過是些瑣事,無關(guān)緊要。但彼此知道,緊要的是互相珍重的親情,緊要的是互相知曉的依賴與依戀。永遠很遠,也很近,就在我們的呼吸之間。
不知從何時生出的南方情結(jié),令我結(jié)識了許多南方的朋友。我們天遙地遠,南北相隔。但這些全都無礙于我們深厚而長久的友誼。即使許久不見面甚至許久不聯(lián)系,那一日,忽然收到一個短信、微信或者電話,親切的感覺似乎昨日才剛剛見過,沒有任何疏離。有時,由于時間的隔斷,再度聯(lián)系,反而比平素增加了許多雀躍與欣喜;蛘哒娴氖悄菢,隔岸相望,也許反而會看得更為清晰,更為清晰地懂得對方,更為清晰地知道那一份情誼在心頭的分量。
當下紅塵,庸庸碌碌的人太多了,庸庸常常的關(guān)系太多了,熱熱鬧鬧的場合太多了,喧喧囂囂的表達太多了,何必都去湊那份熱鬧。何不就在月下的花園里,燃一豆燭光,置上青花瓷的茶盞,茶香清風里,縱深深愛,只淺淺說。
(選自《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1.文章標題可否換為“愛與說”?
2.請分析文中畫線語句的作用。
3.文章開頭引用李清照和蘇軾的詞,有何作用?
4.有人說,“深愛”就該“深說”,應該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而作者卻說“縱深深愛,只淺淺說”。對此,你有何看法?
參考答案:
1.不能。“深深愛,淺淺說”這一標題,指明了“愛”與“說”各自的特點,具體而形象,對比強烈,且能準確概括文章中心;而“愛與說”這一標題,缺少修飾語,涵蓋范圍太廣,不能準確顯示文章的中心。2.本句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