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09年11月,美國弗吉尼亞州一個小城附近的樹林里,一個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的樹砸死。警察找不到這棵樹倒下的原因,因為伐木尚未開始。有一位植物學家指出,這是樹林在反擊,樹林里的樹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們形成了一個警報鏈。伐木隊一開進樹林,這一報警鏈便活躍起來,最后有一棵樹會以一種自殺行為對伐木工實行報復。這樣的解釋盡管讓人費解,但也有不少人覺得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根據(jù)最近幾年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每10萬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與此相同的原因,伐木這一行當已經成為世界最危險的職業(yè)之一。
②有一種會長紅漿果的瀉根植物,能感覺到一根重量不到百萬分之一克重的線,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一頭動物能感覺到這么細微的線。植物還能感覺到溫度的波動、重力、紫外線、地磁場和電磁場。植物根尖的某些細胞能分析土壤的質量、偵查土壤中的有毒物質。必要時還會給別的植物發(fā)一個信號,讓它們往別處長。據(jù)報道,植物最多可“測出”22種參數(shù)。
③植物也有腦,長在根部,稱“根腦”。一棵黑麥有600千米長的根系和140億條根須,根腦處理來自感覺器官和根尖細胞的數(shù)據(jù)并做出恰當?shù)姆磻。如果玉米的根發(fā)現(xiàn)土壤中有毒,在幾秒鐘內便會改變生長方向。
④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診斷出”病毒感染,會分泌出制備阿司匹林的原料——水楊酸。
⑤植物的信號是溶于水的物質,它們隨著植物汁水一起從下往上輸送(比如從地下14米的根尖一直送到40米高的樹冠)。作為個體,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會很高,但植物善于發(fā)揮群體智能,也就是說,它們習慣于互相溝通。沙漠地區(qū)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時候會發(fā)出人類聽不到的超聲波進行植株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有研究者認為,植株根系間的信息傳遞受到土壤中真菌絲的支持和牽系,如果沒有海洋的話,植株間的通訊網就像一個萬維網。
⑥植物是有意識的,但它們的意識沒有人類的意識那么明顯,所以被稱為MC(微意識)。某些玉米品種用一種有意識的殺滅方法對付它們的第一號敵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條玉米螟的幼蟲啃咬某一植株,該植株便會進行唾液分析,確定敵人的種類,然后釋放一種氣味,向整片玉米地發(fā)出警報。其他植株紛紛響應,玉米地于是籠罩著這種氣體,引來大群馬蜂。馬蜂在螯刺玉米螟蟲繭時同時送進一枚卵,接著從繭內長出一只馬蜂,關起門來吃掉玉米螟。最多兩個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蟲便死于這場“血洗”。
⑦種種研究和結果使人們越來越相信,伐木工被樹木壓死的原因正是樹木的反擊。
15. 依據(jù)文章第⑥段內容,用四字短語完成填空。(2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植株引來大群馬蜂→______。
16.說說文中劃線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有一種會長紅漿果的瀉根植物,能感覺到一根重量不到百萬分之一克重的線,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一頭動物能感覺到這么細微的線。
說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 用:_____
17.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根據(jù)最近幾年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每10萬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與此相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根據(jù)全文內容,說說本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植物的意識?(分點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5.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分析唾液 、確定敵人 、釋味報警 ——其他植株引來大群馬蜂血洗幼蟲。(2分)
16.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答出一個即得1分)作用:列舉一種長紅漿果的瀉根植物,列出百萬分之一克的重量,再與世界上的一個人、一頭動物相比較,從而有力地說明了植物感覺的敏銳。(2分)
17.①不能,因為“便”強調死于這種原因的伐木工人人數(shù)之多,如果去掉則沒有這種強調意味。(1分)②不能,因為“便”不僅強調玉米的根很快改變生長方向(1分),而且表明這種行為是在假設的前提下產生的(1分),這種假設是為了突出了植物有“腦”這一點的(1分)。
18. ①遇到危險,植物群體中某一個體會做出自殺式的報復行為;②植物最多可“測出”波動、重力、紫外線、地磁場和電磁場等22種參數(shù);③植物也有腦,長在根部,稱“根腦”;④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診斷出”病毒感染,會分泌出制備阿司匹林的原料——水楊酸;⑤植物善于發(fā)揮群體智能,它們習慣于互相溝通。(每點 1分,答出2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