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師師長薩維茨基遠遠望見我,便站了起來,他身軀魁偉健美得令我驚嘆,他兩條修長的腿包在緊箍至膝彎的锃亮的高筒靴內。
我將暫調我來師部的調令遞呈給他。
“執(zhí)行命令!”師長說!皥(zhí)行命令,你想把你安排到哪兒都行,除了前沿。你有文化嗎?”“有,”我回答說,很羨慕他青春的剛強和活力,“是彼得堡大學法學副博士……”
“原來是喝墨水的,”他笑了起來,大聲說,“還架著副眼鏡。好一個臭知識分子!……他們也不問一聲,就把你們這號人派來了,可我們這兒專整戴眼鏡的。怎么,你要跟我們住上一陣子?”
“住上一陣子,”我回答后,便跟著設營員去村里找個下處住下。
設營員把我的小箱子扛在肩上。我面前是環(huán)形村道,黃不棱登的,像南瓜。天上,奄奄一息的太陽正在吐出粉紅色的氣息。
我們走近一幢繪有花環(huán)的農舍,設營員站停下來,突然面帶歉意地微笑著說: “我們這兒專拿戴眼鏡的開涮,勸阻不了。功勞再大的人在這兒也會氣得肺都炸裂。您呀,給娘們點顏色看看,哪怕是最本分的娘們,那就能取得戰(zhàn)士們的好感……”
他掮著我的箱子倒著腳,走到我緊跟前,又倒退一步,心一橫,跑進了第一個院場。哥薩克們正坐在干草上相互修面。
“喂,戰(zhàn)士們,”設營員一邊打招呼,一邊把我的箱子放到地上,“根據薩維茨基同志的命令,你們必須接納這個人住在這兒,不得對他動粗,因為這人刻苦讀書,很有學問……”
設營員臉漲得通紅,頭也不回地走了。我舉起手來向哥薩克們敬禮。一個蓄有亞麻色垂發(fā),長有一張漂亮臉龐的小伙子走到我的箱子前,一把提起箱子,扔出院外,然后掉過身子,把屁股沖著我,放出一串臊人的響聲。
那小伙子就這么一點兒并不高明的伎倆,施展完了,便走開了。于是我趴在地上,把散得一地的手稿和幾件破衣服放回箱子,拎到院場的另一邊。我把干草鋪在壞掉了的箱子上,權作枕頭,躺到地上,打算把《真理報》上登載的列寧在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看完。哥薩克在我腳邊走來走去,那個小伙子沒完沒了地拿我取笑,也不覺得累,我愛不釋手的文句沿著荊棘叢生的小道朝我走來,卻怎么也走不到我身邊。于是我把報紙撂下,朝正在門廊下搓線的女房東走去。
“女掌拒的,”我說,“我要吃東西……”
老婆子抬起她那雙半瞎了的眼睛的暴眼珠,朝我看了一下,又垂了下去。
“我說同志,”她沉默了一會兒,說,“一提吃的事兒,我寧愿上吊!
“他媽的,”我氣呼呼地咕嚕著,朝老婆子當胸就是一拳,”你敢跟我說這種話……”
我掉過頭去,看到不遠處撂著一把別人的馬刀。有只端莊的鵝正在院場里一邊踱著方步,一邊安詳地梳理著羽毛。我一個箭步竄上前去,把鵝踩倒在地,鵝頭在我的靴子下喀嚓一聲斷了,血汩汩地直往外流。雪白的鵝頸橫在糞便里,死鵝的翅膀還在撲棱。
“他媽的!”我一邊說,一邊用馬刀撥弄著鵝,“女掌柜的,把這鵝給我烤一烤!
老婆子半瞎的眼睛和架在上邊的眼鏡閃著光,她拿起鵝,兜在圍裙里,向廚房走去!拔艺f同志,”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寧愿上吊,”說罷,帶上門走了進去。
院場里,哥薩克們已圍坐在他們的鍋前。他們筆直地坐著,一動也不動,像一群祭司,而且誰都沒看鵝一眼。
“這小子跟咱們還合得來,”其中一個議論我說,擠了擠眼睛,舀起一匙肉湯。
哥薩克們像相互尊重的莊戶人那樣斯斯文文地吃著晚飯,我用砂子擦凈馬刀,走到大門外,又回到院場里,心里十分痛苦。月亮像個廉價的耳環(huán),掛在院場的上空。
“老弟,”哥薩克的頭頭蘇羅夫科夫突然對我說,“你的鵝還沒烤熟前,先坐下來跟我們一塊吃點兒吧……”
他從靴筒里掏出一把備用的匙,遞給我。
“報上都說些什么?”那個蓄有亞麻色垂發(fā)的小伙子一邊問我,一邊給我騰出了一塊地方。
“列寧在報上說,”我一邊掏出《真理報》,一邊回答道,“我們各個方面都是貧乏的……”
于是我像個亢奮的聾子那樣扯直嗓門,把列寧的講話念給哥薩克們聽。
我朗誦著,欣喜若狂。
“真理能讓不管什么樣的鼻孔通氣,”我念完報后,蘇羅夫科夫說道,“要把真理從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里挑出來別提有多難,可他就像雞啄米那樣一啄一個準兒!
蘇羅夫科夫這話是指列寧,他是師部直屬騎兵連的排長,后來我們到干草棚去睡覺。六個人睡在一起,擠作一團取暖,腿壓著腿,草棚頂上盡是窟窿眼,連星星都看得見。
我做了好多夢,還夢見了女人,可我的心卻叫殺生染紅了,一直在呻吟,在滴血。
【注釋】伊薩克·巴別爾,俄蘇作家。作為隨軍記者他以人道主義立場和獨特的心靈感悟,真切描繪了處于殘酷戰(zhàn)爭中一個個具體的軍人、百姓的災難經歷和內心世界。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手法的分析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本文以小見大,寫一位文職人員為得到哥薩克軍人的認可而殺死了一只鵝,但
對暴力的鞭撻卻不亞于對屠殺場面的渲染,讀之讓人心頭沉重。
B.蘇羅夫科夫說道:“要把真理從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挑出來別提有多難,可他就像雞啄米那樣一啄一個準兒。”就在這一刻,“我”體會到了“geming”對哥薩克這個馬上民族的引導的力量。
C.房東太太是作為背景人物出現的,但寥寥的幾筆,已見其魂靈。她說了兩次“我寧愿上吊”,兩次的意味是完全相同的。
D.一心想融入歧視“臭知識分子”的哥薩克生活的“眼鏡兒”,違背本性殘忍地殺死了一鵝的“壯舉”,可笑又可悲!
E.這次兇殺換取了一張帶血的門票,哥薩克們從此接納了“我”,“我”也融入了新的集體。
(2)一個年輕的戴著眼鏡的大學生,卻“朝老婆子當胸就是一拳”,又殺死一只“端莊的鵝”,這樣的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6分)
(3)試賞析文中劃線句子“我愛不釋手的文句沿著荊棘叢生的小道朝我走來,卻怎么也走不到我身邊”的含義。(6分)
(4)簡要概括本文男主人公“我”的形象特點,作者是怎樣塑這一形象的,請作具體分析。(8分)
答案
(1)AD(答A項的得3分,答D項的得2分,答E項的得1分。B項中“‘geming’對哥薩克這個馬上民族的引導的力量”有誤,言過其實;C項兩次意味不完全相同。E項雖然 “我”的表現讓哥薩克人接納了我,但我只是表面看融入而內心并沒能融入這個集體。)…點此查看高中小說閱讀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8頁)…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因為環(huán)境的干擾(哥薩克在我腳邊走來走去,那個小伙子沒完沒了地拿我取笑),“我”無法專心閱讀(讀懂我喜歡的文章)。(2分)(4)答案:形象:文弱而良知未泯的新戰(zhàn)士。(意思相近即可,2分)塑造形象的手法:① 對比:人物自身前后對比,“我’的文弱知性與殘忍粗暴形成鮮明對比。(也可以答哥薩克們對待伙伴的尊重,對“我”的無禮形成對比,或哥薩克們對我的前后態(tài)度對比,說明我開始時是不被接納的知識分子。)②動作描寫:我對女房東的不敬,殺鵝時“一個箭步竄上前去”等動作細節(jié),寫出“我”的粗暴。③心理描寫:直接的心理描寫,如“我的心卻叫殺生染紅了,一直在呻吟,在滴血! 寫出“我”的痛苦,良知未泯。④襯托:六師師長英武的形象,如“他身軀魁偉健美得令我驚嘆”,反襯“我”的文弱。(答出三點即可,每點2分,其他手法如語言描寫,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