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怕讀“圣人”寫的書,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準(zhǔn)圣人”談話一樣。
老友晤對,促膝談心,是很愜意的事,可以傾聽,可以受教,可以辯難,可以反詰,哪怕爭得臉紅脖子粗,都無礙于友情,因為相互之間是平等的。同“圣人”或“準(zhǔn)圣人”談話就不一樣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對,句句是真理。你呢,只有唯唯諾諾、洗耳恭聽,還要時不時地恭維幾句,從心理上就有一種壓迫感。何況,既然真理都在他手里,你就再沒有思考的余地。剃頭挑子,一頭熱乎,這樣的談話,實在沒趣。
讀書,也如談話,是一種心靈的交流。在大學(xué)學(xué)習(xí)時,一位老師對我說,讀古人的書,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沒有危險的,因為古人不會同你爭辯,不會告密,不會搬弄是非。我想,這話自有他的一份經(jīng)驗、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盡然。如果你讀的是“圣人”之書呢?那就同樣會有一種壓迫感。因為社會已經(jīng)將他封為“圣人”,將他的話奉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辦,不理解的也要照辦,否則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殺頭。這樣的書讀起來豈不掃興。魏晉時代的嵇康,因為一句“非湯武而薄周孔”,讓人抓住了辮子,丟掉了腦袋;明代的李卓吾,因為不贊成“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終于被加上“敢倡亂道,誣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至死,都是現(xiàn)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習(xí)的辦法是——對“圣人”之書,跪著讀。跪著讀,當(dāng)然保險,但也就此禁錮了思想。中國歷來多陋儒,多腐儒,蓋緣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雖是鳳毛麟角,卻閃耀著不滅的光輝。漢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個。單他《論衡》中《問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學(xué)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圣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xí),不知難問。夫賢圣下筆造文,用意詳審,尚未可謂盡得實況,倉卒吐言,安能皆是?”
“追難孔子,何傷于義”;“伐孔子之說,何逆于理?”
這幾句理直氣壯的話,令人神旺。當(dāng)然,王充生活的時代,孔學(xué)還沒有被神化得那么至高無上,所以他也還沒有因此掉腦袋。到了后世,能夠含含糊糊地說“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之類的話,也就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人,只能打著“圣人”的旗號,塞入自家的貨色,大抵是跪著造反。
不但孔、孟這些欽定“圣人”,誰也不敢雌黃月旦,流風(fēng)所被,就是一些行業(yè)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蟬。
譬如杜甫,確實寫了許多好詩,但任何一個詩人,哪怕是極偉大的詩人,也難免會有敗筆。但是,一自杜甫被稱作“詩圣”,他也便沾上了點圣人氣。說到杜詩,大抵很少敢有不敬之辭。
不過,也有例外。
手頭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粵東翰墨園光緒年間刊印的五家評本。印工雖也精致,但并不是什么古本、善本。所謂“五家”,是指王弇州、王遵巖、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各家評語,分別以紫、藍、朱、黃、綠幾種顏色套印。它的好處,在于評點諸家有站著讀的勇氣,沒有只磕頭不說話的陋腐氣,不時會有“不成句”、“亦無意味”、“不見佳”、“亦不好”、“不足誦也”之類的評語躍出。
(選自 南京教研叢書 《長成須讀五車書》 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
1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解釋題目中的“站著讀”和“跪著讀”的含義。(4分)
(1)站著讀:
(2)跪著讀:
2請指出古人“跪著讀”“圣人”書的原因和結(jié)果。(4分)
3縱觀全文,說說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舉例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5分)
4根據(jù)全文內(nèi)容,概括出作者對于讀書的基本主張。(5分)
參考答案:
1(1)站著讀:是指讀書者以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圣人之書。(2)跪著讀:是指讀書者對圣人之書盲信盲從。
2原因:歷代統(tǒng)治者用高壓政策強迫讀書人接受圣人的思想。(或如果“非圣”就會被殺頭。)結(jié)果:禁錮了思想,產(chǎn)生陋儒、腐儒。
3對比。如第二段,用和老友平等談心時的愜意,與同“圣人”或者準(zhǔn)“圣人”談話時的沒趣對林,準(zhǔn)確表達出不平等對話的難堪,也為后文寫“跪著讀”作鋪墊。又如把漢代王充“理直氣壯”的反問與后世“跪著造反”的文人城鄉(xiāng)經(jīng)濟,有力表現(xiàn)出統(tǒng)治者的高壓統(tǒng)治政策對禁錮人的思想產(chǎn)生的影響之大。
4作者堅決盲目崇拜或者被迫迷信所謂圣人,主張解放思想,平等思考,提倡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