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故事】
書香世家
杜甫的家庭是書香世家。他的遠(yuǎn)祖杜預(yù)是晉代著名學(xué)者、軍事家,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在這樣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學(xué)語時,母親就教他背誦古代詩歌,從《詩經(jīng)》到《楚辭》再到漢代樂府。他記憶力特別強,一天能背幾首詩。不幾年,胸中已裝了幾百篇詩文。
七歲那年的一天,父親教他背誦古代的賦,其中有“鳳凰”之名。杜甫早就聽說過有鳳凰鳥,但就是沒見過,于是抬起頭來問父親:“鳳凰鳥是什么樣的?”父親告訴他:“這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為鳳,雌為凰。它頭像雞,頸如蛇,領(lǐng)似燕,背如龜,尾如魚。這種鳥不與其它凡鳥為群,是高潔的象征。”杜甫聽了深深地印在腦中,過了一會兒他對父親說:“有志的人也應(yīng)該像鳳凰,對不對。”父親高興地?fù)崦念^說:“對,對。”
“那我就作一首鳳凰詩吧。”杜甫說。父親驚喜地睜大眼睛:“好,念出來我聽聽。”于是杜甫吟誦起來。詩中把他理想中的鳳凰盡情謳歌了一番,最后抒發(fā)懷抱: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父親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養(yǎng)他了。
到了九歲,杜甫已經(jīng)能寫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詩作寫給大人們看。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當(dāng)?shù)卦娙司蹠臅r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場,有時人們還是把他從樹上叫下來的呢!當(dāng)時在長安有一個名人匯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詩人、學(xué)者、藝術(shù)家常常是濟(jì)濟(jì)一堂。最使杜甫難忘的是,他承先輩們的介紹,到過歧王的王宮,在那里結(jié)識了許多名流,有幸欣賞了名噪一時的歌唱家李龜年的演出。
杜甫 二十歲離家漫游,他游吳越、登泰山、訪燕趙,增長了很多見識。他三十三歲這一年,在洛陽與另一個詩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四十多歲時國家發(fā)生動亂,自己也離鄉(xiāng)背井,流離失所,生活無著,卻用血淚寫出千古傳誦的詩篇。
【課文正解】
景由情生,象由意造
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肚锱d八首》通過描寫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景,運用鮮活的意象,借景抒情,抒發(fā)詩人的家國之悲,羈旅之愁,故園之思,黍離之悲。
“玉露凋傷楓樹林”,火紅艷麗楓樹林如同曾經(jīng)輝煌的盛唐,成了過眼煙云,作者著“凋傷”二字,無可奈何地寫出了安史之亂后,唐朝衰敗、凄涼的景象,家國之悲力透紙背。
“巫山巫峽氣蕭森”,蕭瑟陰森的巫山巫峽,無疑是唐朝安史之亂后,衰敗氣象的一個縮影,所到之處,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滿目創(chuàng)痍,感傷之情躍然于心。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江上波濤滾滾,塞上風(fēng)云變幻,整個天地都處在風(fēng)雨飄搖之中,詩人的用意,在于隱喻唐朝的整個江山都陷入了戰(zhàn)亂的泥潭,戰(zhàn)爭風(fēng)起云涌,國家動蕩不安,大廈將傾。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菊兩度盛開,使我再次灑下往日流過的眼淚;一葉孤舟靠岸系繩,始終都牽動著我的故園之思;ㄩ_花又落,詩人回家之愿望再度化為泡影,形單影只的詩人憂思難散,油然地思念起故園,陡生“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情懷,然而國家動蕩,兵燹頻仍,萬馬齊喑,故園還會安好嗎?悲涼由此而生!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又是一年將盡時,同時又是一天的結(jié)束時,在這樣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園。雖未著一“愁”字,但國破家亡的黍離之悲油然而生。
全詩通過對巫山巫峽秋聲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反映了國家烽煙四起的社會現(xiàn)實,寄寓了詩人自傷漂泊、憂國思鄉(xiāng)的心情。其思想和藝術(shù)的成就,堪稱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