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簡介
本杰明.富蘭克林——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科學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是他自己所說過的一句話“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州的波士頓。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制造蠟燭和肥皂為業(yè),生有十個孩子,富蘭克林排行第八。富蘭克林八歲入學讀書,雖然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所以,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guī)透赣H做蠟燭。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十二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jīng)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自此他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同時,利用工作之便,他結(jié)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將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他閱讀的范圍很廣,從自然科學、技術(shù)方面的通俗讀物到著名科學家的論文以及名作家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
就是在當學徒的這段時期里,富蘭克林把在學校曾兩度考試不及格的算術(shù)學了一遍,又讀了賽勒和舍爾梅的關(guān)于航海的書,從這些航海的書里,他接觸到了幾何學知識。他還讀了洛克的《人類的悟性》和波爾洛亞爾派的作者們寫的《思維的藝術(shù)》。富蘭克林的學習日漸深入。
1723年富蘭克林離開了波士頓,到費城的基未爾印刷所和英國倫敦的帕爾未和瓦茨印刷廠當工人。1726年秋,富蘭克林回到費城,這時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術(shù),開始獨立經(jīng)營印刷所,印刷和發(fā)行《賓夕尼亞報》,并出版了《可憐的李查歷書》,當時被譯成十二種文字,銷行于歐美各國。1727年秋,在費城他和幾個青年創(chuàng)辦了“共讀社”,組織了小型圖書館,幫助工人、手工業(yè)者和小職員進行自學。每星期五晚上,論討有關(guān)哲學、政治和自然科學等問題。這時富蘭克林還不到三十歲,通過刻苦自修,已經(jīng)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和啟蒙思想家,在北美的聲譽日益提高。在富蘭克林的領(lǐng)導下,“共讀社”幾乎存在了四十年之久,后來發(fā)展為美國哲學會,成為美國科學思想的中心。
1736年,富蘭克林當選為賓夕尼亞州議會秘書。1737年,任費城副郵務長。雖然工作越來越繁重,可是富蘭克林每天仍然堅持學習。為了進一步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外國語,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廣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先進成果。為自己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