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在套子里的人》
【課文故事】
契訶夫化裝
戲劇,是俄羅斯作家契訶夫少年時代最強烈的愛好。
那時候,社會上把戲劇看成是傷風敗俗的東西。中學生如果得不到校長的證明信是不準踏進戲院大門的。即使僥幸進了劇場,如果被值日的學監(jiān)發(fā)現(xiàn)了,就要受到處分。
怎么辦呢?聰明的契訶夫想出一條妙計:每次進劇場之前,他都要喬裝打扮一番,把長胡子或者大鬢角粘在臉上,然后戴上深色眼鏡。這樣,就可以從學監(jiān)面前大搖大擺地走過了。他的化裝總是很成功的。結(jié)果就成了臺下的“演員”來看臺上演員的表演。
在少年時代,他化裝欣賞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李爾王》,果戈里的《欽差大臣》等許多世界名劇。天長日久,他的化裝和表演才能越來越高。有一天,他穿得破破爛爛,帶著他親筆寫的乞討信,來到他的叔父家里。叔父居然沒有認出眼前的“小乞丐”竟是自己的親侄子?催^信后,覺得怪可憐,便大發(fā)慈悲,施舍給他幾個小錢。這是契訶夫的第一筆收入,既是寫作的稿費,又是演員的酬勞。
【課文正解】
將幽默諷刺進行到底
契訶夫、莫泊桑、歐•亨利,被贊譽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19世紀末期,沙皇政府面臨著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極力加強反動統(tǒng)治,沙皇政府的忠實衛(wèi)道士,也極力維護沙皇的反動統(tǒng)治,仇視和反對一切社會變革。
《裝在套子里的人》用譏諷和嘲笑的筆法描寫敵對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時用夸張的手法加以暴露,以達到貶斥、否定的效果。作者是用“形”顯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惡的思想,讓讀者在笑聲中看清主人公別里科夫丑陋的靈魂。
作者用漫畫的手法,勾勒了別里科夫的形象。
晴天穿雨鞋,帶雨傘,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鏡,耳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傘、表、刀裝在套子里 ;坐上馬車,支起車篷;臥室像箱子,床上掛帳子;這是他有形的套子。
歌頌過去,歌頌從沒存在過的東西;用所教的古代語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報紙文章; 對不合規(guī)矩的事悶悶不樂;這是他無形的套子。
作者用夸張的語言來描寫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別里科夫整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六神無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會變革,害怕動搖了舊秩序。怕自己不能符合沙皇統(tǒng)治的要求。他的口頭禪是“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彼痰墓糯Z言是雨鞋雨傘,這是用了一個暗喻,雨鞋雨傘對他來說是與現(xiàn)實隔開的一個套子,他教古代語言也是把它當做一個套字,借此躲避現(xiàn)實。
作者抓住人物的典型細節(jié),用幽默諷刺的筆調(diào)刻畫出別里科夫頑固保守,誠惶誠恐,害怕新事物,反對生活中哪怕是微小變革的思想性格。
人物荒謬的生活邏輯:“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那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么好事來?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這荒唐的別里科夫的邏輯說明了他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變革的思想。
他從樓上跌下來的時候,“情愿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愿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這種奇特的心理狀態(tài)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點。
作者用含蓄的對比來升華文章的主題。
別里科夫轄制著全城,人們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反過來他自己又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能入睡。這些描寫和刻畫入木三分,揭露和批判了別里科夫腐朽丑惡的靈魂。
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協(xié),是因為他的言行與思想都是與沙皇專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覺維護著舊制度舊思想。周圍的人還沒有勇氣敢與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轄制。
這兩種“怕”表面上是矛盾的,總根源都是沙皇專制制度。別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統(tǒng)治,一方面是極力加強反動統(tǒng)治,在全國造成了沉重壓抑的氣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將滅亡,搖搖欲墜。
可見,他既是沙皇專制制度的鷹犬,又是犧牲品。既是兇惡可怕的衛(wèi)道士 ,又是不堪一擊的可憐蟲。
自始至終,作者將幽默諷刺進行到底,既帶給人開心一笑,又帶給人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