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6年中考語文試題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
1.雁翔同學有手機對聯(lián)并歸類的好習慣,F(xiàn)在他將下列有關書法的對聯(lián)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屬此類,請你幫他找出來。( )
A.大力可能通紙背,尖豪仍覺吐花香
B.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銀箋上走龍蛇
D.貯水養(yǎng)來青玉案,和煙磨成紫云溪
2.下列讀圖信息,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漢字演變的先后順序是: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
B.漢字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C.了解漢字的來龍去脈,對我們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幫助。
D.漢字的字形和字義完全沒有關系。
3.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語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務形象鮮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閱讀課上同學們爭先恐后,交流《水滸》108將中的有關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學的發(fā)言內(nèi)容,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
A.秦明,使一條狼牙棒,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性情急躁,聲如巨雷,外號“霹靂火”,常當先出陣,屢立戰(zhàn)功。
B.張順,在江州以賣魚為生。練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稱“浪里白條(跳)”。
C.燕青,刺一身遍體花繡紋身,心靈機巧,見多識廣。跟盧員外學得一身好相撲,江湖上難逢對手。曾因老母親被虎吃掉,在沂嶺連殺四虎,人稱“浪子燕青”。
D.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縫活,飛針走線,技藝高超。長得黑瘦輕捷,人喚“通臂猿”。他負責制作旌旗袍襖。
E.龔旺,外號“花項虎”,渾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著虎頭,在馬上會使飛槍。
4.古詩文誦讀,首先是讀準字音。下列句中加線字讀音有誤得一項是( )
A.鄉(xiāng)( 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 wéi)之。 (《孟子•魚我所欲也》)
B.阡( 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陶潛
C.征蓬( pén)出漢塞(sè).歸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維)
D.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 zhì)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 (《出師表》諸葛亮)
5.下列句中加線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帖,通“粘”,粘住。(《孟子•魚我所欲也》)
B.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闕,通“缺”,空缺。(《三峽》)
C.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 (《岳陽樓記》)
6.下列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說》周敦頤)(它)中間貫通,外形筆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一則)只有通過學習才會知道這樣做不值得,教師才能知道困難。
C.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與謝中書書》陶弘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D.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莊子》一則)天色深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7.下列句子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提出了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以江東二喬的命運影射國事,借古諷今,可見詩人構思之奇特。
B.“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音韻和諧,視覺上給人以齊整之美,聽覺上給人以音樂之美。
C.“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徹),影布石上”明寫魚,暗寫水。整句無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這 是典型的對比手法。
D.“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運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點” “一芥”“兩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國山水畫,寥寥幾筆,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語言文字運用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請賞讀這幅書法作品,并用楷體將其正確、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在田字格內(nèi)。
9.下面兩張圖來自美國哈佛大學,F(xiàn)在有兩位同學,分別表達了對“圖一”的理解。請你讀“圖二”,將你的理解寫下來。(不少于20字)
“圖一”理解:
同學一:如果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對人對事,你會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此時我們是快樂的!
同學二:善于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會感到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寫
讀下列古詩文句子,將空缺處的原文語句書寫在橫線上。
(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 。(《行路難》李白)
(2)_______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漁家傲》李清照)
(3)可憐身上衣正單,_______ 。(《賣炭翁》白居易)
(4)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 。(《無題》李商隱)
(5)_______ ?英雄末路當磨折。(《滿江紅》秋瑾)
(6)不義富且貴,_______ 。(《論語》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