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帥給君主上的奏章。這種表,或表明報國之心,或呈獻攻城掠地之策。歷來以戰(zhàn)名世者甚眾,以表傳后者頗少。惟獨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僅存之典冊,而且粲然于文苑。
諸葛亮上《出師表》是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時。這時蜀偏居一隅,國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quán)之逼”,諸葛亮為了實現(xiàn)劉備振興漢室、一統(tǒng)天下的遺愿,“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較鞏固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敗祁山、孫吳兵挫石亭的時機,揮師北伐,擬奪取魏的涼州(今甘肅部分地區(qū)),向后主劉禪上了兩道表文,“前表開守昏庸,后表審量形勢”,即出名的《前出師表》《后出師表》。這里談的是《前出師表》。
諸葛亮自劉備于公元207年“三顧茅廬”后,即忠心耿耿地輔佐劉備,以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經(jīng)過長期奮戰(zhàn),使寄寓荊州的劉備,一躍而為與魏、吳對峙的蜀漢之主,雄踞一方,到公元221年劉備即帝位。公元222年吳蜀彝陵之戰(zhàn)后,劉備敗逃白帝城,次年病死。劉備“白帝托孤”時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業(yè)。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睂χT葛亮無比信賴。諸葛亮回答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