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書讀好了,就跟河流在流動過程中,不斷地把其他一些溪流收納進來,所以你會看到長江有很多條支流,這些支流并不是都從三江源來的,它可能從其他地方來的。因為它最強大,所以不斷地把周圍的溪流納入進來。閱讀也是這樣,有些書我們讀了產(chǎn)生了巨大作用,有些書沒讀,但其實我們也能從中得到一些營養(yǎng)。
⑥所謂海納百川,所謂萬水歸流,閱讀,能夠滋養(yǎng)我們的人生,是能夠把我們變成另外一個人的最簡潔、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閱讀,其實最后我們要實現(xiàn)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內在精神視野的開闊,讓我們變成一個有彈性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美好的人,一個有格局、有格調、有情趣的能與人為善的人。
⑦如果說閱讀真的有什么方法的話,那就只有一種方法:就是讀得越多越好。當然這個讀最后還是要轉化為人生的,轉化為生命的,轉化為內在精神的一部分。所以我一直說,閱讀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就像水滴與河流的關系是一樣的。
(1)下面對文章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分)
A.作者認為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從滴水到長河,緩慢匯聚。我們要慢慢地積累,才能將讀書所獲得的知識內化成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B.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精神視野開闊;讀書可以讓我們變成一個優(yōu)秀且美好的人,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C.本文告訴我們書讀得越多越好,閱讀就是要牢牢地記住讀到的知識,這些知識是最簡潔、最有效的把我們變成另外一個人的方式。
D.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手法,闡釋讀書的意義,并指出讀書對人的成長的指導作用。文章的邏輯清晰,語言準確、生動形象。
(2)簡要分析題目“從滴水到長河”蘊含的意義。(2分)
(3)結合自身閱讀經(jīng)驗談談你對第④段“讀過的很多書,寫什么你全忘了,但是它給你留下了另外一方面的影響,我恰恰覺得這是最有意義的閱讀”的理解。(3分)
(4)作者說:“如果說閱讀真的有什么方法的話,那就只有一種方法:就是讀得越多越好。”對這個觀點你怎么看?寫一段議論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3分)
(四)11.閱讀回答問題。(14分)
五月菜油香
①有朋友問我一道小學語文試題,題干是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詩中的“菜花”指什么,我脫口而出:當然是油菜花,因為它是黃色的,且連片開花,黃蝶藏入其中,自然難覓蹤跡。朋友再發(fā)問:“為什么不是迎春花?它也是黃色的,同樣連片開花。”我說時間不對,“樹頭新綠未成陰”應該是仲春天氣,迎春花在早春開放,春寒料峭,不可能有蝴蝶。
②孩子們不知道菜花是油菜花,其實大多是因缺乏常識,比如各種花開放的時間以及蝴蝶的習性等,與他們觀察自然不夠認真細致有關系。老師、家長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觀察自然、探究自然的興趣與習慣。
③我在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長大,油菜是家鄉(xiāng)最主要的農(nóng)作物。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油菜的盛花期。田野上燕子穿梭,麻雀翻飛,布谷與斑鳩和鳴,蝴蝶翩躚起舞,蜜蜂嗡嗡地在油菜花叢中歌唱。
④我小時候并不喜歡油菜花的味道,感覺它有些上頭,久聞會使人發(fā)暈,長大后才逐漸適應。平心而論,油菜花最吸引人的其實不是香氣,而是它炫目的顏色,以及連接成片、攝人心魂的氣勢。菜籽油確實香氣馥郁,能傳到很遠的地方。
⑤我們老家有一座著名的老油坊——王家油坊,規(guī)模很大,采用古法木榨傳統(tǒng)工藝,周圍的小隊都去那里榨油。遇到榨油季,總能聞到濃郁的菜油香,聽到不時傳來沉重的撞擊聲以及充滿韻律的勞動號子。我迷戀這力量感十足的撞擊聲,常在油香與號子聲中沉醉,曾信馬由韁地想象熱火朝天的榨油場景,憧憬有朝一日去開開眼界。
⑥父親是生產(chǎn)隊最好的榨油工,他曾帶我去過老油坊,可惜當時我太小,只記得榨油設備都是木質的,規(guī)制龐大,需要很多人才能操作,其他記憶很模糊。寫這篇文章前我采訪了父親,詳細詢問了古法榨油的工藝流程。
⑦榨油工作非常辛苦,伙食自然比其他社員好,可以吃到油餅、麻花等,這些都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奢侈品。當父親帶著一身油香回家時,母親、弟弟和我也能跟著打一次牙祭。
⑧上世紀80年代,農(nóng)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以后,古法榨油逐漸消失,機器榨油開始興起,農(nóng)民再也不用耗費繁重的體力,工藝流程大大精簡,出油率也更高。但人們總覺得不如古法榨出來的油香,口感上也差一些?赡苡行睦硪蛩氐淖饔,因為人們更傾向喜歡浸透汗水的勞動成果。
⑨我們家很快購買了全套糧食加工設備,后來又添置了抽水機與榨油機。父親輕車熟路,重操榨油本行,只是不用出大力了,但炒菜籽的火候與最關鍵的榨油環(huán)節(jié)還需要他來把控。當時,我們家是當?shù)刈钤缫慌鼙碚玫?ldquo;萬元戶”之一,“雙文明戶”的牌子也是最先掛上的。在轟鳴的柴油機聲中,在稻米香、面粉香與菜油香的交織中,我完成了小學、中學學業(yè),順利考入大學,弟弟也在高中畢業(yè)后參軍入伍。
⑩記得每年收完菜籽,晾曬好后,我家總要榨一次油,母親便會做麻花、油糕,那醇香至今還縈繞在心頭。
(作者:雨茂/選自《齊魯晚報》,有刪改)
(1)有人說文章開頭兩段與后文關系不大,你認為呢?請說明理由。(2分)
(2)請從詞語和句子兩個角度,為下面的文字做批注。(2分)
原文 批注 遇到榨油季,總能聞到濃郁的菜油香,聽到不時傳來沉重的撞擊聲以及充滿韻律的勞動號子。我迷戀這力量感十足的撞擊聲,常在油香與號子聲中沉醉,曾信馬由韁地想象熱火朝天的榨油場景,憧憬有朝一日去開開眼界。 ①詞語: ②句子: (3)談談你對第⑧段“人們更傾向喜歡浸透汗水的勞動成果”這句話的理解。(2分)
(4)文章第⑨段提到“當時,我們家是當?shù)刈钤缫慌鼙碚玫?lsquo;萬元戶’之一,‘雙文明戶’的牌子也是最先掛上的”。作者寫這部分內容的用意是什么?(2分)
(5)文中描寫父親的筆墨不多,但父親的形象清晰可見,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父親的形象。(3分)
(6)文章結尾說“那醇香至今還縈繞在心頭”,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醇香”的含義。(3分)
三、寫作(4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與祖國美好的山川相遇,自然風光,人文勝跡,能讓我們凈化心靈、陶冶情操,豐富見聞、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與偉大的心靈交流,他們的高尚品格與精神,能指引我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與平凡的人們生活,他們閃現(xiàn)出的優(yōu)秀品質的光輝,能引導我們向善、務實、求美。
請閱讀以上文字,從中提煉一個主題,也可從中任選一個角度,講講你的故事,或說說你的感受,也可談談你的理解。
要求: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內容充實,文體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500字。(不能使用試卷中的材料、不能透露與考生有關的信息)
參考答案
1.(1)①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②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③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④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2)⑤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1)孫悟空蹬倒八卦爐,落了幾塊磚,內有余火,化為火焰山,在后文成為取經(jīng)路上的障礙,火由悟空起,須由悟空滅。這樣的寫法使文章有呼應,情節(jié)有起伏,故事有勾連,讓讀者了解前因后果,使故事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2)斷絕火根,體現(xiàn)了孫悟空對百姓生靈的慈悲之心,體現(xiàn)了他的善惡之分。這也正是取經(jīng)的意義所在。也暗含著他對過去無心過失的一種彌補,與結尾能修成正果遙相呼應。
3.(1)②鍥而不舍③奔流不息
(2)A
4.自如
理由:“自如”,既寫出了作者神態(tài)鎮(zhèn)定自然,不受拘束(或者灑脫無拘,曠蕩自適等)的心態(tài),也符合對聯(lián)仄起平收(平仄相合)的原則。
5.B
6.(1)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wǎng)主骨架空間布局已基本完成。
(2)依據(jù)《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wǎng)規(guī)劃綱要》,每5年一個時間節(jié)點逐步實施,到2035年建成“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實現(xiàn)多種交通網(wǎng)覆蓋全國。到本世紀中葉(預計用約25年的時間),全面建成現(xiàn)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wǎng),擁有世界一流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全面建成交通強國。
7.示例:①確定一個恰當?shù)臉祟}。
②合理安排正文的結構,一般包括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四部分。
③寫好導語。
④要注意語言的準確、簡練、易懂,可適當講究生動性。
8.(1)①能夠,得以。②傾倒,倒下。③制造,制作。④堅固,牢固。
(2)①因為那里(赤木口關)多礫石,少泉水,所以很難修建工事。
②而且山里面有很多石頭,可以作為砌墻的材料,省去了用斧鏟加工。
華語網(wǎng)說明:網(wǎng)頁內容為TXT文檔,未保留任何格式(如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如果你需要完整word試卷,請點此下載。
(6)“醇香”一詞雙關,既指菜油的香,也指母親用菜油做的麻花和油糕的香味,還指回味無窮的兒時生活。“醇香”是作者對小時候榨油往事的記憶,也是對父母的記憶,它浸透著勞動汗水的芬芳,是人們勤勞善良的高貴品質。“醇香”是作者對往事的懷念之情,是對父母辛勤養(yǎng)育的感激之情,是對勞動的贊美,是縈繞在心頭的鄉(xiāng)思。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