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習(xí)作《有家真溫暖》評點:家是暖暖的燈光,家是窗臺的風(fēng)鈴。
有家真溫暖
作者:方金娜
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心中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它,因此,也就從來不曾知道家的含義,因為從來沒有失去過。
(因小時候沒有離開過家,所以不曾知道家的含義。為下文作鋪墊。)
漸漸地,長大了,覺得家似繩索,束縛住了我的自由之身,也覺得家中的媽媽最會嘮叨煩人了。于是就開始了女孩的憧憬,女孩的遐想:背個行囊,穿著牛仔褲,對媽媽理直氣壯,不,應(yīng)該還是怯怯地說,要離家出游幾天。閉著眼想象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長大后,感覺到了家的束縛,覺得媽媽的煩人,于是開始憧憬外面的世界。“遐想”部分具體形象。)
想象多了就開始了夢境。
可是現(xiàn)實還是來到了,我終于被媽媽拒之門外,開始了向往已久的那種流浪生活。
(過渡自然)
除了一個裝滿衣物的大大的旅行袋,一只裝滿書的書包和一顆好奇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心之外,我一無所有。漫無目的地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似乎覺得以前走過無數(shù)次的學(xué)校與家的路,竟是一次次有目的的行程,可今天哦,頭一次發(fā)現(xiàn)其實天蠻藍的,樹蠻綠的,而且風(fēng)也蠻柔和的,這條路上竟有許多生命活力在跳動。一絲淡淡的微笑,使那張凍結(jié)多日的臉?biāo)坪跤痔砑恿它c生氣。
(流浪所帶物品是:書包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流浪的感覺是自由愜意的。對流浪時的感覺描寫得具本生動:樹綠風(fēng)和,路上充滿活力與生氣。路上景物的描寫烘托了“我”的愜意的心情,為下文作鋪墊)
然而,一路走去,快到終點時,我竟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其實今天的這種狀況,和我每天離開家或走出校門時看到的一模一樣,有了這個結(jié)論時,我的心竟然感到了一絲疲憊,似乎腳也不聽使喚了,難道我開始戀家了?中午,在路邊的小攤上買了兩個金黃噴香噴香的玉米棒子,三下五除二啃完了它,但不知為什么竟覺得它其實沒有媽媽煮的好吃。畢竟吃了18年改不了口。
(這是一大轉(zhuǎn)折,今天與過去的狀況是一樣的,心里感覺疲憊。這一疲憊的感覺描寫得較為具體。腳的不聽使喚,玉米棒子的味道沒有媽媽的味道。也正是因為這些才使她不愿離開家。)
當(dāng)夕陽回到高樓那邊的時候,又累又餓的我正坐在江邊大堤上接受失望的洗禮,那份新鮮與好奇早已不知在什么時候悄然溜走了。原來,好想回家,家中那一屋暖暖的燈光會是媽媽每天晚上等我放學(xué)歸來而點亮的,會是我一天的無限溫馨;好想回家,窗臺上那串心愛的風(fēng)鈴正等著我為它試去身上的灰塵……現(xiàn)在才知道“家”的含義,家是一個永遠的避風(fēng)港,是疲憊的你想停下來休息的家,更是給你帶來溫暖的火爐,寒冷的冬天,我是多么需要它!
(本部分生動的描寫了“我”想家的心理。通過暖暖的燈光、窗臺的風(fēng)鈴具體解釋了家的含義。)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還好,這只是個夢;還好,我沒被媽媽趕走;還好,我還可以享受家?guī)Ыo我的火爐般的溫暖。
(三個“還好”突出了有家的幸福。)
有家真溫暖。
(照應(yīng)題目,總結(jié)全文突出主題。)
點評:
一、“有家真溫暖”這一主題突出明確。作者巧用了幻想夢境的方式,通過離家之后的具體感覺表達了這一主題。
二、描寫具體。對外面世界的遐想,流浪的感覺,疲憊的心理,家的溫馨等等作者都具體地表現(xiàn)了出來。
三、結(jié)尾慶幸這只是個夢,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