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晉公子重耳之及于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zhàn),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①,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過衛(wèi),衛(wèi)文公不禮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②,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于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離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晉鄭同儕,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
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右屬櫜鞬④,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晉侯無親,外內惡之。吾聞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節(jié)選自《春秋左傳·晉公子重耳之亡》,有刪減)
注: ①廧(qián)咎如:春秋少數(shù)民族赤狄的一種。②塊:土塊。③離:通“罹”,遭受。④櫜(āo):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鞬(jiàn):馬上盛弓的器物。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
B. 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
C. 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
D. 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稽首,指跪下并拱手至地,頭也至地,是古代漢族跪拜禮,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種,常為臣子拜見君父時所用。
B.“及齊,齊桓公妻之”一句中的“妻”是為動用法,是“為(他)娶妻”的意思。
C. 《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jù)魯國國史《春秋》編成。
乘是戰(zhàn)車的單位,四馬一車為一乘。戰(zhàn)車每車載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如“千乘之國”中的“乘”。
D.“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中的“殆”是“危險”的意思。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重耳逃亡期間娶了叔隗,后將到齊國,便讓叔隗25年后再嫁,叔隗沒有應允。
B.重耳逃到齊國后,齊桓公給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并送給他二十匹馬;腹篮,因齊國內亂,重耳被迫離開齊國。
C.重耳逃到鄭國,鄭文公沒有禮待他,這也是晉國后來與秦國圍攻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D.重耳逃到楚國后,楚成王以對待諸侯的禮節(jié)對待他。當楚成王問他回晉國后怎樣回報時,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國將領子玉。
7.把文言文閱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 將行,謀于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5分)
⑵ 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5分)
第二則:
晉公子重耳之及于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zhàn),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①,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 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②,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儔、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處狄十二年而行。
過衛(wèi),衛(wèi)文公不禮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 將行,謀于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于諸侯。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饗,置璧焉。公子受饗反璧。
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右屬藁鞬,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 晉侯無親,外內惡之。吾聞姬姓唐叔③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將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奉匾沃盥,既而揮之。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請使衰從。”公子賦《河水》,公賦《六月》。趙衰曰:“重耳拜賜!”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級而辭焉衰曰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節(jié)選自《左傳》)
【注】①校:較量、對抗。②廧咎如:狄族的一個部落。③唐叔:晉國始祖,周成王之弟,封于唐,其子改國號為晉。
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 保:保護
B.以叔隗妻趙衰 妻:嫁給
C.薄而觀之 。嚎拷
D.晉公子廣而儉 廣:指志向遠大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吾其奔也 其可怪也歟
B.處狄十二年而行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C.出于五鹿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D.姜與子犯謀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耳在國內大亂中逃亡到狄,一住十二年。到齊國后又貪圖安逸,一住五年,從者諫,姜氏勸,他都無動于衷。這些既顯出他貴公子的劣根性,也說明他胸無大志。
B.重耳面對楚王送他回國所開出的條件,先是拒絕,后被逼問,便惱羞成怒說若兩軍相遇只肯退避三舍,再不行就開打,這反映出他缺乏大局觀,在政治上不夠成熟。
C.在長期的流亡磨難中,重耳在逐漸成長。在秦國娶公主,他一不小心得罪了妻子,見她發(fā)怒,趕緊脫去上衣自我拘囚請罪,以免因夫妻口角而影響秦國對他的支持。
D.這篇文章記錄的時間漫長、事件眾多,但精于剪裁、善于組織,清晰敘述了一個落難貴公子經歷磨難成長為一個成熟政治家的過程,為他后來成為霸主作了鋪墊。
20.用“/”給文末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公 子 降 拜 稽 首 公 降 一 級 而 辭 焉 衰 曰 君 稱 所 以 佐 天 子 者 命 重 耳 重 耳 敢 不 拜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子盍蚤自貳焉?(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