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重慶中考語文試卷)
嗟夫!予嘗求古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范仲淹《岳陽樓記》)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3分)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
(2)是進亦憂,退亦憂( )
(3)微斯人,吾誰與歸(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選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聯(lián)系全文看,這里的“古仁人”與______________形成了對比。(2分)
4.“微斯人,吾淮與歸?”是一個反問句,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5.當今社會,有的人過分看重物質和金錢,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卻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境界。請結合這兩者談談你的認識。(3分)
【參考答案】
1.(1)居:處、處在
【點此查看《重慶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答案頁第一份)】
【下載《重慶中考文言文閱讀doc文檔》(下載頁第八份)】
5.提示:觀點明確,言之成理,闡述清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