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否定青少年子女的看法和想法,不要駁斥他們的意見;另外對他們所看到、聽到、想到的要予以相信,不要都以為不對。
如下面這位母親的做法就欠妥:
米蘭跟母親上街,她看到一件衣服,說:“這件衣服挺好看。”
母親:“才不呢!既難看又俗氣。”
母親這么直接反駁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她的反感,她會認(rèn)為母親說她笨,沒有鑒賞能力。
如果回答不那么生硬,而是委婉地這么建議:“這衣服式樣還可以,但我覺得顏色艷了點,要是這種小花配上顏色清淡一點的料子,會很適合你。”
這么說不會使女兒覺得丟了面子,不會引起她的敵意,也不會使她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堅持原有看法,她會很容易地重新考慮她的選擇,接受母親的觀點。
●巧妙解決于女的埋怨
青少年子女常會埋怨,例如:菜不好啦!菜太咸了、太淡了、太熱了等等。父母聽了往往會生氣,會怪他們挑剔,接著子女又頂撞,使得雙方都不愉快。
其實對待子女的埋怨,跟他們爭辯是毫無用處的。父母應(yīng)該順著他們的意見,要和顏悅色地去聽他們的主張,聽他們對事情的處理方法。這不是縱容他們,相反是啟發(fā)他們的善意,運用他們的自主權(quán)力。這樣做,子女心•情愉快,又解決了問題,有什么不好呢?
看下面這個例子:
馬佳在埋怨腌牛肉,他母親說:“是不是太咸了,不合你的口味?好!等一下,我看有沒有別的東西吃。”馬佳說:“媽,您別忙了,我少放點醬油就行了。”
這樣母子皆大歡喜,這不比舌戰(zhàn)一場來得好嗎?
●要善于引導(dǎo)
十三歲的陶小金,在畫廊看到那些抽象派的畫時,對父親說:“這些畫沒意思。”父親說:“不懂少多嘴,你對這方面又不了解,最好搞清楚了再發(fā)表意見。”
陶小金很不服氣,大聲地說:“我還是認(rèn)為這些畫沒什么好的。”
這種對話有什么效果呢?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既增長不了他對藝術(shù)的認(rèn)識,也不能增進他對父親的敬愛,他甚至?xí)覚C會回父親一句:“你對這種畫又知道多少?”這就造成了雙方的對立,拉大了父子間的距離。
下面這位母親的處理就很好:
十四歲的肖宏跟母親在看現(xiàn)代油畫,他持批評態(tài)度。這時,母親不是反駁他,而是對他加以引導(dǎo)。
母親:“這種抽象派的畫你不喜歡?”
肖宏:“嗯!我覺得難看。”
母親:“那寫實派的畫你喜歡嗎?”
肖宏:“寫實派的畫又是怎樣的?”
母親:“寫實派的畫就是畫個人就像個人,畫朵花就像朵花,畫間亭子像間亭子。”
肖宏:“噢!那我喜歡這種畫,F(xiàn)在我才知道我喜歡寫實派的畫。”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