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么優(yōu)秀的人,總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個政治家不可能處理好改革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一個科學(xué)家不可能精通科學(xué)的每一個領(lǐng)域,一個企業(yè)家不可能占領(lǐng)每一個市場,一個文學(xué)家也不可能寫好所有種類的作品,一個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個鄉(xiāng)村……這就是任何一個人的不足。
懂得自己的不足,就會懂得貪圖無所不能,只能一無所能;試圖無所不知,只能一無所知;企圖無所不有,只能一無所有。專心致志地學(xué)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見異思遷、三心二意,就會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覺,常常以人為鏡“照差距”,以事為例看不足,以己為訓(xùn)查過錯。不斷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少犯錯誤的人,一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就會懂得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必須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來延伸你的能力,而不是孤芳自賞、自以為是,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
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質(zhì)資源總是有限的。殷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但他自己也只有一個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也只是一個五尺之軀。多么好吃的饕餮之徒,他大享朵頤之快也必須有間隙,否則就會消化不良。每一種生理享受都會饜足并嚴格遵守著過猶不及的法則。這說明 。
知足既是一種清醒,更是一種心態(tài)。一個人一生的確無需享用過多的東西,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緊張焦慮。在功名利祿面前,坦然面對各種誘惑;在物欲橫流之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這樣才會使內(nèi)心和諧快樂,“看庭前花開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因為明白了這一點,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懷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能心無旁騖地扛起肩上的職責(zé),盡到自己應(yīng)盡的本分,踏踏實實地去做成幾件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說明自己在成長;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說明自己在成熟。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機遇,而是要善于放棄誘惑。有所放棄,才能有所收獲。每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要毅然地放棄一切誘惑和不適合自己的目標、計劃和行動。
天地悠悠,人生有限。人不可能同時走上兩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明星的鮮花掌聲和隱者的清逸自在……總之,不可能把所有好處都占完。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1.請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2.請根據(jù)你的理解,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第三段想要表明的觀點,補在空白的橫線處。
3.作者最后為什么說“知‘不足’,就是‘知足’”?
4.試寫出本文的論證思路。
參考答案
1.人要認識人生的不足,并要懂得知足。
2.一個人必須知足。
3.知道了人生的不足,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就不會過度地追求永遠無法滿足的欲望,讓自己擁有一顆平常之心、知足之心,內(nèi)心才能達到和諧快樂。
4.先指出人生有不足,并要認識自己的不足,然后通過殷紂王、秦始皇的事例指出一個人必須知足,在知足中保持平常心態(tài),才能永葆快樂,最后強調(diào)本文觀點:知“不足”,就是“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