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漲紅了臉,手指不停地摩挲著她懷里的洋娃娃,眼淚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轉。
“發(fā)生了什么事?”我探頭問道。
母親抬起頭,無奈地看了我一眼,“你看這孩子,明明說好要把自己最喜歡、災區(qū)兒童最需要的東西拿來捐了,可她卻只拿了一個舊得不行的洋娃娃。
我想到:“現在的孩子,真的是……”未等我繼續(xù)想下去,小女孩開了口:“可是,災區(qū)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舍不得送給他們呀。”
“有什么舍不得呀?”母親似乎很生氣了,“地震讓他們失去了那么多,你只是捐一樣心愛的東西,有什么呢?媽媽以后再給你買呀。”
“可是,可是……”小女孩擦著眼睛,小臉越來越紅,小嘴撅著,一直說不出話來。
我有些看不下去了,接著母親的話說:“是呀,小妹妹,災區(qū)的小朋友多可憐啊,他們沒有了家,甚至也沒有了親人,而我們只是把自己身邊的一些東西捐給他們罷了,即使是你不要了的東西,也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幫助呀。”
誰知我剛說完,小女孩急了,“什么不要了呀,那樣東西是我一直都要的!要的!”她跺著腳,滿臉通紅地說。
“要的也不行,走,回家拿去!”母親喊道。
小女孩被她媽媽嚇了一跳,低聲說:“真的要捐那樣東西嗎?”母親和我認真地點了點頭,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頭來,說道:“那……不用回家拿的,走吧。”
到了捐贈點,母親把被子拿給志愿者后,低頭對小女孩說:“你的東西呢?”
小女孩抬頭看著媽媽,過了好久,把媽媽拉過去。
“叔叔,”小女孩對志愿者說:“我捐媽媽。”
全場嘩然。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了頭,小聲地哽咽道:“地震后,好多小朋友沒有了媽媽,他們好可憐啊。我想,他們最需要的應該是一個媽媽呀……”說著,眼淚掉到了地面,濺起的灰塵形成了一朵美麗的小花。
母親跪了下去,緊緊地抱住了女兒,抱得好緊好緊。
【簡析】與其他文章不同,本文從小女孩的角度來反映了時代新風貌。作者構思巧妙,選取了生活中一個小小的捐贈事件,從兒童的內心活動出發(fā),反映了在大災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感人局面。因為角度小,所以分外感人。另外,情節(jié)曲折起伏,引人入勝;手法欲揚先抑,效果強烈。本文在故事情節(jié)上,體現了小說常有的起伏曲折的特點,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
6、辨析異同,把握重點
【多媒體展示】【07全國Ⅱ】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叢飛節(jié)衣縮食,捐贈300萬元,資助了178名貧困學生。當他自己病危住院經濟困難時,幾個受助完成學業(yè)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輕人,竟然沒有一個人來看望他。這件事被媒體披露后,有一個受助者居然還埋怨說,這讓他很沒面子。叢飛說,不要責怪他們,我已不再需要醫(yī)療了。
華農大的學生小李和同學們將賣廢品的錢捐給了一所希望小學,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這所希望小學的師生給小李捐款,一個四年級女生捐了10元錢。問她為什么把春節(jié)的壓歲錢全都捐出來,她說:“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說的那句話就滿足了。”問她是那是一句什么話,她說:“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學會幫助別人。”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第一則材料:叢飛
有幫助的付出,卻沒用幫助的回報
第二則材料:華農大小李
幫助了別人,也得到了別人的幫助,而且這種樂于助人的行為還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叢飛的角度:
人生因奉獻而燦爛;偉大的愛心付出,并不需要回報
寬闊的胸襟,源于助人為樂的的偉大愛心
助人者功德無量
叢飛的受助者的角度:
知恩不圖報可恥;應懂得感恩;人情的冷漠
小李的角度:
助人等于助己
助人者功德無量
希望小學師生的角度:
愛心的傳遞
受助者的正確心態(tài):滴水之恩,當涌泉向報
叢飛的受助者——希望小學師生的角度:
道德水準的差異
四、如何選取最佳的立意角度
1、題目要求限定的角度
2、能觸及材料主旨的角度
3、有顯示針對性的角度
4、具有新穎性的角度
5、最適合自己的角度
多中選穩(wěn) ,穩(wěn)中選優(yōu),優(yōu)中選深,深中選新。
五、課堂訓練
全國卷Ⅱ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島上,有很多綠海龜孵化小龜的沙穴。一天黃昏,一只幼龜探頭探腦地爬出來。一只老鷹直沖下來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發(fā)現了它,連忙跑過去趕走老鷹,護著小龜爬進大海?墒,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龜魚貫而出——原來,先出來的那幼龜是個“偵查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縮回去,現在它安全到達大海,錯誤的信息使幼龜們爭先恐后地爬到毫無遮擋的海灘。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時機的老鷹又飛回來了,其它老鷹也跟過來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做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一)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1、由果析因(有幾個“因”,就有幾個立意角度 )
(1)幼龜 “偵查兵”:失職——責任;個人與群體
(2)幼龜群:盲從——拒絕盲從;不輕信經驗
(3)游客:好心辦錯事,善心幫倒忙
(4)老鷹:審時度勢;堅持不懈
2、人或物的角度
(材料中涉及幾個“人”或“物”,就至少有多少立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