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福利,免费国产永久在线播放,五月天天堂久久,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 <strike id="4caqy"><input id="4caqy"></input></strike>
    <ul id="4caqy"><dd id="4caqy"></dd></ul>
    <center id="4caqy"></center>
  • <menu id="4caqy"><noscript id="4caqy"></noscript></menu>
  • 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高考指導

    08年高考詩歌鑒賞題匯編

    [移動版] 作者:佚名

    (詩歌鑒賞題匯編)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卷

    【說明】

    本文為2008年全國高考18套試卷的古代詩歌鑒賞題進行解析,寫中錯誤在所難免,請不吝賜教。詩歌的解析、鑒賞、參考了有關資料,在此謹表謝意!

    【全國卷Ⅰ】

    1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l)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

    【參考答案】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⑵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

    ①詩的前兩聯(lián),作者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fā)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②詩的后兩聯(lián),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lián)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解析】本題第(1)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對詩眼的把握,第(2)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解答時,除把握全詩內容外,還要結合作者及注釋內容理解。詩句中的動詞往往是最富表現(xiàn)力的。詩歌從懷古開始,如今隨蘇軾同游古代英雄爭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聯(lián)翩。再回到現(xiàn)實,眼前實景,著實可愛。而今只羨慕垂釣者(隱者)。  

    【全國卷Ⅱ】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春日即事

    李彌遜①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

    (2)這首詩表現(xiàn)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

    【答案】

    12、(1)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用絲織成的網;再由絲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2)表現(xiàn)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嘆世態(tài)炎涼的情緒。詩的一、二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從這些凄涼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緒。三、四句寫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嘆。

    【解析】“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是寫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機勃勃,而是殘花敗景!败囎坏綇埩_地,宿鳥聲中自掩門”是敘事兼抒情,著力寫門前冷落。表達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悶之情。

    【北京卷】

    12、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③題。(10分)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①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斗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①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

    C、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濁酒來排遣。

    D、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里各是什么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于故國的赤膽忠心。

    閱:見證。

    表現(xiàn)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風格特征:沉郁悲愴或深沉凝重。

    (2)簡要分析:這首詩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融鑄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意思接近即可)

    【天津卷】

    16、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山居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簡析“遍”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達效果。

    【答案】“遍”字表現(xiàn)松茂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huán)境的幽靜。

    (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答案】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上海卷】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4—16題。(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②潮。

    巾發(fā)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臨長江。

    14.“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出自王安石的____________(篇名)。(1分)

    15.對作品賞析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首聯(lián)從楊柳和春風寫起,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美景。

    B.頷聯(lián)以“傾”、“漲”夸張地抒發(fā)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聯(lián)寫出了作者因過早衰老,只能辭官歸隱的遺憾。

    D.詩歌以“客思”貫穿全篇,表現(xiàn)了客居他鄉(xiāng)的哀傷。

    16.聯(lián)系全詩,賞析“雪”和“朱”的表達效果。(4分)

    【答案】

    14.1分《游褒禪山記》

    15.3分 B

    16.4分“雪”隱喻了白發(fā)(1分)。與“朱”相對,產生強烈的色彩對比(1分)。隱含著詩人對過早衰老的感嘆之情(1分)。這種悲嘆與全詩抒發(fā)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為官不快的情緒融合在一起,使詩人關于衰老的感嘆更為深沉(1分)。

    【重慶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2、(1)上片寫浙東山水的美好;下片抒發(fā)作者送別的情意。

    (2)修辭巧妙,用語綺麗,如“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薄八痛簹w”“和春住”。想象別致,意蘊生動。如“眉眼盈盈處”“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安徽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無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1)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答案】(1)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身處末世,也要勇猛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與孤臣的“孤”,字面相應,聯(lián)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士情懷相應,托物而言志

    ③偶爾存留的孤山與沒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

    【福建卷】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死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這首詩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

    【答案】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人草堂書齋,“點污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xiàn)了燕子的可愛之態(tài),又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情景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xiàn)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廣東卷】

    10、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木芙蓉                       ______窗前木芙蓉

    呂本中                           ______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______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______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______

    【答案】

    10.(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并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huán)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海南、寧夏卷】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李世南畫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③,隔塢聞鐘覺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8、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5分)

    9、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fā)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答案】

    8、(5分)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

    這畫面呈現(xiàn)出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shù)臍夥铡?/P>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氣氛的,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9、(6分)

    ①“水潺潺”聲音的描寫,②“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③聯(lián)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④遠處寺廟傳來“鐘”聲的描寫,都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①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②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鐘”聲并聯(lián)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湖北卷】

    14、讀宋詞聯(lián)系其寫作背景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方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寫作背景】據(jù)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⑴這首詞體現(xiàn)了侯蒙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詞作予以簡析。(4分)

    ⑵《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上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侯蒙詞一樣,都運用了“夕陽紅”意象,但其象征意義各不相同,請作簡要的比較。(4分)

    【答案】

    14.(8分)

    ⑴(4分)

    ①侯蒙幽默詼諧。如戲稱畫他形貌的人為“良匠”,機智地應對別人的嘲諷。

    ②侯蒙樂觀自信。別人把他的形貌畫在風箏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宮”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遠。結句含意:等到我事業(yè)有成時,“看我”怎樣在“碧霄中”自由馳騁吧!

    ⑵(4分)

    ①侯詞的“夕陽紅”象征個人的時來運轉,大器晚成。

    ②《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征歷史的滄桑變化。

    【湖南卷】

    1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5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____________  龍標野宴

    李 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齡

    揚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______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______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龍標:古地名,今屬湖南黔陽。

    兩首詩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詩中的含義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5.李白詩中的“愁”是懷人之愁;作者以“愁”襯托自己不以遠謫為念,寄情山水的曠達之情。

    【解析】李白在漫游和飄泊中度過一生,任俠尚義,交游天下,是極重道義和感情的人。素稱“詩家天子”的王昌齡是李白的摯友,他性情豪爽,不畏權貴,屢遭貶謫,而不屈己志。約于天寶八年,王昌齡被貶到偏遠瘴癘之地夜郎,李白聞訊后同情關注之情難以抑制,于是寫下了這首一往情深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的首句以寫景起興。楊花落盡,萬卉消歇,暮春時節(jié)那種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經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陣陣傳來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產生一種空曠孤寂的情緒。是什么事情引起詩人的感傷呢?接下去便用敘事之筆點明,“聞道龍標過五溪”,是因為詩人聽到了好友遠謫的惡訊。在這里,詩人并沒有赤裸裸地傾吐自己的感情,也沒有將自己對友人那種純真的友情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交融在一起,景語中蘊含著濃郁的情味。所謂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與物融,情與景合。這首詩就達到了情景相融,妙合無垠的境界。

    李白以浪漫主義的豐富想象,通過明凈的語言,把他那種真摯的友情、焦急的關切等等予以高度的概括!拔壹某钚呐c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藍天,月亮是那樣皎潔無暇,明凈幽美,不正象征著詩人的真摯友情嗎?詩人之“愁”是懷人之愁。而用一“直”字,更寫出了詩人那種要急切前往撫慰友人的深婉情致。結句頗為奇特,不僅想象超人,而且寫得極為開闊,余意不盡,無形中使人陶醉在詩意盎然的境界里。

    【江蘇卷】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4分)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0、(1)頷聯(lián)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lián)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解析】(1)頷聯(lián)“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抓住關鍵詞“吳宮、晉代”,可知寫的是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時的情況。頸聯(lián)“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抓住關鍵詞“山、青天、水、白鷺洲”可知寫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顯而易見,古今對比,抒發(fā)作者古今興亡盛衰之感。

    (2)結合作者經歷及詩歌內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長安,自己不得見長安,自然不會被統(tǒng)治者所重用。

    【江西卷】

    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初入淮河四絕句(三)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xiàn)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答案】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鶩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tǒng)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愿望。

    【遼寧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①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②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2)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答案】12、(8分)(1)(3分)①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將江帆比作疾箭,將下泄的山泉比作閃電,將天上一字排開的飛鴻比作一條線等。②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③比擬,如說新月“學”扇。(2)(5分)從寫景的順序看:一、二兩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三、四兩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五、六兩句則是從前四句的白天轉到傍晚,又由地面轉到天空。從動靜的角度看:一、二句側重寫江、山的雄偉,是靜態(tài)的;三、四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飛流,是動態(tài)的。答出遠近順序的,給2分;答出白天夜晚順序的,給1分;答出靜動角度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解析】這首元散曲寫潯陽的景色。潯陽,即今九江市。長江流經此地這一段又名潯陽江。在一個新月初生的秋夜,作者江干極目,飽覽了逍酣的秋色,不禁逸興遄飛,發(fā)出了深情的詠贊。一上來就連用四個屬對工整的排句,鋪敘江天的景色,有如貼錦、刺繡一樣,使江山秀色更加集中、更加動人。萬里長江止息了它卷的驚濤,靜靜地向東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向出銀色的光澤,宛如平鋪著一條白色的綢帶。遠處的青山肅穆地矗立在江邊,蒼茫的夜色把它映襯得更加翠綠。

    如果說一、二句描繪山水是從大處落墨,取神于靜穆的話,那么三、四句則著眼于刻畫具體景物的動態(tài)美,使之大小相形,動靜相映,增加其層次和變化的美感。幾片征帆東去如箭,一泓山泉直瀉如電,這是多么健捷的景觀啊。置身其間,能不令人神觀飛越嗎?“晚云”兩句也是排偶句法,轉寫天際的秋色,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晚霞收盡,天氣變涼,水氣凝成了白色的露珠。初升的新月,雖未團圞,卻也有欲圓之勢。因為團扇是圓的,用它來形容待圓之月,故曰“初學扇”。寫了如珠的秋露和如珪的秋月,接下去就輪到秋天的寵禽――鴻雁了。作者在徜徉水際、目送征帆的當兒,回首北顧,只見一行塞雁隱現(xiàn)天際。它是那樣高、那樣遠,看上去宛如懸在云端的一縷細線。當詩人把我們的目光引向無盡的碧天時,曲子也就戛然而止了。這種結法韻味高遠,俊爽有致,是很耐人尋味的。

    從藝術手法上講,它采取大排偶法,將一些典型的景物整齊地組織在一起,用所謂意象疊加的技法,直敘景物,不加評議。純用形象來感動讀者,征服讀者。在這一點上是很成功的。

    【山東卷】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8分)

    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闕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上闕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xiàn)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憑欄手捻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4分)

    【答】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寫動作描寫也可。用捻花、放花兩個細節(jié)(動作)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也可。

    【解析】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秦觀應禮部試,落第罷歸。賦《畫堂春》。這首詞就是寫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應是一首傷春之作。

    詞的上片寫春歸景物。先寫飄零凋落的花瓣已經鋪滿了園間小路,池水上漲已與岸齊平了,時間分明已進入殘節(jié)令了,天氣乍晴乍雨,晴郎的天空,突然會下起小雨,說晴不晴,說陰不陰,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樣。觀看杏園已失去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動人景色,它像一個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顏顯得憔悴而沒有光澤了。再聽枝頭杜鵑鳥兒,傳來聲聲“不如歸去”,泣血啼喚,多么令人傷感。杜牧詩有:“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這句可能化用小杜詩意。片末,總括一句“無奈春歸”,其無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寫中得到充分表現(xiàn)。

    詞的下片,側重寫人。寫她獨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樹枝頭的畫樓,斜倚欄桿,手捻花枝。這句似由馮延巳:“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詞意化來。她信手捻著花枝兒,一會兒又放下花枝,默默無語上視天空,弄晴的小雨也不下了,只見遠處一道殘陽從云縫露出來,把霞輝灑在她滿是愁容的臉上。她心中的“恨”有誰能理解呢?誠然,詞人沒有寫她“恨”什么。但從詞人給我們描繪的這幅春歸圖里,分明看見她面對春歸景色,正在慨嘆春光速人易老,感傷人生離多聚少,青春白白流逝。全詞蘊藉含蓄,寄情悠遠。真是義蘊言中,韻流弦外,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余味。

    【四川卷】

    12.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云,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

    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shù)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lián)清新杜甫篇。

    [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后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

    (1)從歸隱角度看,這首元散曲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寫了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向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向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為第一層,寫歸隱后的物質生活:“床邊”之后的幾句為第二層,寫歸隱后的精神生活。

    (2)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云”,“風景”比為“箭”等;③夸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夸張的方法。

    【解析】此題考查詩歌內容和表達技巧的鑒賞。第(1)問考查考生讀詩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鑒賞詩歌,讀懂詩歌是最基本的,也是目前考生鑒賞詩歌的瓶頸。前四句寫景,抒發(fā)時光飛逝的情感;后四句寫事,抒發(fā)悠閑的田園生活。第(2)問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一直是詩歌鑒賞的重點,答題格式一般為:指出表達技巧,在詩歌中找到具體詩句,加以闡釋,再說表達技巧的效果。

    這首元散曲一般的選本都有一個題目《嘆世》。嘆世,即慨嘆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這類題材,往往有憤世嫉俗之意。此曲則著重在慨嘆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歸隱,擺脫名利羈絆,求得閑適自在。這就給作品涂上了一層消極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卻透露出作者其實并未忘情世事。

    開頭兩句是說,春暖花開不久,杜鵑鳥就來送春了。秋月正好時,飛燕卻要回去了。這一聯(lián)形容大好時光之短促。動詞“聞”“看”,反映作者的觸景傷情。第三、四句寫人情世態(tài)變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前四句,概括地寫了歲月流逝,人生無常,人情冷暖,世事滄桑,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苦悶,也隱約地反映了作者對元代不合理社會的不滿情緒。同時,也為后面的正面鼓吹歸隱提供了依據(jù),作了有力的鋪墊。

    緊接著主要是歌頌村居生活,極力渲染歸隱的樂趣。不再付出買花的錢,趕緊走入種著桑樹的田園。住的是茅草蓋項的三間大屋,吃的是數(shù)百畝肥沃田里長出來的糧食。床邊放著書,悠閑地躺在床上讀……其中表達了作者作者對陶淵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處于異族統(tǒng)治下未能積極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園的痛苦心理。

    元代散曲中,“嘆世”這一題目,往往包含著感嘆人生和贊美歸隱兩個內容。此曲正是如此。在前四句中,重點是寫人生短暫、世途崎嶇。其表現(xiàn)手法是賦中有比,一、二句借物起興,直陳其事,看似寫景,實則在于暗喻。三、四句用的是明喻,以自然之物作比,形象鮮明。另外,這支曲子全部是對偶句,卻銜接緊密,轉換自然,并不顯得生硬。除此之外,應該注意其中還運用了夸張,如把將“風景”比為“箭”。

    【浙江卷】

    16.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日暮倚杖水邊①

    (金)王寂

    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

    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

    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

    蒼顏華發(fā)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慢遲。

    【注】①此詩為王寂被貶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

    ⑴此詩頷聯(lián)以______和______ 兩位被貶異鄉(xiāng)的古人自況,用典精當,對仗工整。(2分)

    ⑵指出“羈緒”在全詩中的具體內容,并簡要賞析首聯(lián)在寫法上的特點。(4分)

    【答案】

    16.⑴屈原  白居易

    ⑵內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謫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內心不被理解的苦悶;④年華易逝的傷感;⑤宦海浮沉的厭倦。

    特點:①觸景生情,以蕭瑟凄清之景引發(fā)詩人的紛亂愁思;②以“羈緒”領起全篇。

    查看更多詩歌鑒賞 高考 試題 匯編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