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湖北省宜昌初中畢業(yè)生學(xué)業(yè)考試
語 文 試 題
(考試形式:開卷試題分漢字、閱讀、寫作三部分卷面分數(shù)12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考生注意:請將試題答案寫在答卷上,注意對準題號。交卷里只交答卷。
自然篇•漢字(10分)
一、寫字(4分)
1.新課標要求初中生能夠“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所謂“臨”,即在字帖外用紙臨寫;所謂“摹”,即在字帖上直接蒙紙描摹。但“臨”、“摹”各有長短,正如古人所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闭垖⒐湃诉@句話正確抄寫在答卷的書寫格子里。(2分)
2.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留下了許多書法精品。其中,東晉書法家 的《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2分)
二、識字(6分)
3.查字典,給下邊文句中的兩個加點的“落”字分別注音。(2分)
只顧低頭采擷落(1) 葉的人,腳步就會落(2) 在季節(jié)的后面。
4.請給“日”字分別增加一個筆劃,組成不同的四個漢字。(2分)
5.請在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個與“花”意思相近的字。(2分)
(1)落葉滿空山,何處覓芳跡。
(2)讀書的最高境界應(yīng)該就是清風(fēng)朗月,落英繽紛的美的境界。
自然篇•閱讀(50分)
一 自然之風(fēng)物(8分)
觀 月(有刪改)
◆張孝祥
①月極明于中秋,觀中秋之月,臨水勝;臨水之觀,宜獨往;獨往之地,去人遠者又勝也。……今余之游金沙堆(1),其具是四美者與?
②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天無纖云,月白如晝。沙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環(huán)之水,近者猶數(shù)百里。余系船其下,盡卻(2)童隸(3)而登焉。沙之色正黃(4),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閬風(fēng)、瑤臺、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于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
注釋:(1)金沙堆:在洞庭湖與青草湖之間,是由湖沙堆積而成的小島。
(2)盡卻:全部退去。
(3)童隸:書僮仆役。
(4)正黃:純黃。
6.寫出“天無纖云,月白如晝”的大意。(2分)
7.解釋文中加點的“宜”和“是”的意思。(2分)
8.作者所說的“四美”具體指什么?請用第②段中的原話回答。(2分)
9.文中有一個四字詞與“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請寫出這個詞。(2分)
二 自然之災(zāi)變(10分)
地震(有刪改)
◆佚名
①地震是大地的振動。它發(fā)源于地下某一點,該點稱為震源。振動從震源傳出,在地球中傳播。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xiàn)。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