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對下列選文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換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樣子
C.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謝:感謝
10.下列句子中表達(dá)反問語氣的一項(xiàng)是
A. 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C. 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下列下面對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選文主要寫了唐雎同秦王進(jìn)行針鋒相對斗爭的過程,以及斗爭的結(jié)局。
B.選文第一自然段寫唐雎堅(jiān)決抵制秦王的騙局,斷然拒絕“易地”,這是雙方斗爭的最高潮部分。
C.選文主要通過繪聲繪色的“對話”來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鮮明地表現(xiàn)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點(diǎn)。
D.在這場尖銳的矛盾沖突中,秦王驕橫狂暴、陰險狡詐,而唐雎表現(xiàn)得正氣凜然、不畏強(qiáng)暴。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91分)
綜合題(41分)
二、(本大體共2小題,共8分)
12.將下面古詩文語句補(bǔ)充完整。(6分)?
⑴枯藤老樹昏鴉, 。
⑵問君何能爾? 。
⑶ ,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
⑷大漠孤煙直, 。
⑸閑來垂釣碧溪上, 。
⑹ ,后天下之樂而樂。
13.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請寫出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一個用典的句子。(2分)
三、(本大體共3小題,共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6題。
楚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洫深,蓄積多也。”寧國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注釋:①陳:國名。 ②洫:護(hù)城河 ③寧國:楚國大臣。 ④罷:通“疲”
14.解釋文中加點(diǎn)詞的含義。(2分)
楚莊王欲伐陳 伐: 民怨上矣 上:
15.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城郭高,溝洫深,蓄積多也。
16.對楚莊王伐陳這件事,使者和寧國的意見為什么會截然相反?聯(lián)系所學(xué)過的文章試做分析。(3分)
四、
(一)(本大體共4小題,共16分)
閱讀《爐火》一文,回答17~20題。
爐火 臧克家
金風(fēng)換成了北風(fēng),秋去冬來了。冬天剛剛冒了個頭,落了一場初雪,我滿庭斗艷爭嬌的芳菲,頓然失色,鮮紅的老來嬌,還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頭。兩棵丁香,葉子簌簌辭柯了,像一聲聲年華消失的感嘆。
每到這個季節(jié),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爐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將近半年的時光,我進(jìn)入靜多動少的生活。每到安爐子和撤火的時候,我的心里總有些感觸,季候的變遷,情緒的轉(zhuǎn)換,打下了很鮮明、很深刻的印記。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個爐子,日夜為它奔波,我的家人總是念咕說:安上暖氣多省事,又干凈。我也總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檔箭牌:安暖氣花費(fèi)太大呀,開地道安管子多麻煩呵,幾噸煤將放在何處?還得有人夜里起來燒鍋爐……我每年這樣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實(shí),別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條是:我愛爐火!
我住北房,三明兩暗。左右兩間有兩個爐子,而當(dāng)中的會客廳,卻冷冷清清,嬌花多盆,加上兩套沙發(fā),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來了,大衣也不脫,衣架子成了空擺設(shè)。到我家做客的朋友們都說我屋子的溫度太低了。會客室里確實(shí)有點(diǎn)冷清,而我的寫作間兼臥室卻暖和和的。爐子,成為我親密的朋友,幾十年來,它的脾氣我是摸透了。它,有時爆裂,有時溫柔,它伴我寂寞,給我安慰和喜悅。窗外,北風(fēng)呼號,雪花亂飄,這時,爐火正紅,壺水正沸,恰巧一位風(fēng)雪故人來,一進(jìn)門,打打身上的雪花,進(jìn)入了我的內(nèi)室,沏上一杯龍井,泡沫噴香,相對傾談,海闊天空。水壺咝咝作響,也好似參加了我們的敘談,人間賞心樂事,有勝過如此的嗎?
每晚,我必臥在床上的,對著孤燈,夜讀至十時,或更遲些。爐火伴我,它以它的體溫溫暖著我,讀到會心之處,忽然爐子里砰砰爆了幾聲,像是為我歡呼。有時失眠了,輾轉(zhuǎn)不能安枕,瞥看爐子里的紅光一點(diǎn),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朧的境界。
暖氣,當(dāng)然溫暖,也干凈,但是呵,它不能給我以光,它缺少性格與一種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歲上私塾的時候,冬天,帶上個銅“火箱”,里面放上幾塊燒得通紅的條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蓋上全是蜂窩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從小孔里透露出來,給人以光輝,它不僅使人觸感上感到溫暖,而且透過視覺在心靈上感受到一種啟示與希望的閃光。,
有這種生活經(jīng)驗(yàn)的人,會饒有情趣地回憶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曠山大野中,幾個同伴圍在篝火旁邊取暖的動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熱量使人通體舒暢,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給人以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與向前沖擊的勇氣。在它的猛烈的燃燒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聲聲鼓點(diǎn)嗎?
爐火當(dāng)然不是銅“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們有著同樣的性格:它們發(fā)熱,它們發(fā)光,它們也能發(fā)出震撼人心的聲響。幾十年來我獨(dú)持異議不安暖氣,始終留戀著爐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
17. “秋去冬來”,此時庭院里“芳菲”失色,葉子“辭柯”。作者在描寫中采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融入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18.作者描繪了冬季與爐火相伴的兩個生活判斷,請你各用一句話概括其內(nèi)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