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版本介紹
《水滸傳》的版本很復雜。大致可以分為簡本和繁本兩個系統(tǒng):簡本文字簡略,描寫細節(jié)少;繁本描繪細致生動,文學性較強。
這兩個系統(tǒng)的先后問題,研究者有不同看法,但現在認為繁本在先的占多數,我們也持這種意見。換言之,所謂“簡本”,其實是節(jié)本。
在繁本系統(tǒng)中,現在所知的最早版本是《忠義水滸傳》一百卷(當即一百回)。另有明嘉靖年間武定侯郭勛所刻行的一百回本,也是較早的刻本,但已經過修改……上述百回本在梁山大聚義后,只有平遼和平方臘故事,沒有平田虎、王慶的故事。
繁本中還有一種一百二十回本,是袁無涯根據楊定見所提供的本子刻行的,但增入了一般繁本系統(tǒng)所沒有而只有簡本系統(tǒng)才有的平田虎、王慶故事,并作了增飾。書名因此稱為《忠義水滸全傳》。……明末金圣嘆將繁本的《水滸傳》砍去梁山大聚義以后的部分,又把第一回改為楔子,成為七十回本,詐稱是一種“古本”。因為它保存了原書最精彩的部分,文字也有所改進,遂成為最流行的版本。
簡本系統(tǒng)的《水滸傳》也有許多種,現在只作為研究資料來使用,現知較早的本子有明萬歷年間余象斗的《水滸志傳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