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如果把上面的圖片張貼在公共場所的宣傳欄中,你認為此圖片對網(wǎng)民能達到宣傳目的嗎?請說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詩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14~19題。
(一)(4分)
若耶溪上①
【南宋】陸 游
九月霜風吹客衣,溪頭紅葉傍人飛。
村場②酒薄何妨醉,菰③正堪④烹蟹正肥。
【注釋】①此詩寫于作者嚴州任滿,卸任歸鄉(xiāng)之后。②存場:村莊耕種的產(chǎn)地。③菰(gū):俗稱茭白,可食用。④堪:能夠;可以。
14. 有人認為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回到故鄉(xiāng)的愉悅之情,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卸任后的落寞之感。對此,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浪游記快(節(jié)選)
【清】沈 復
余居園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覽園中之概,綠陰四合,夏無暑氣。琢堂①為余顏其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②以來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間,藝菊數(shù)十種,惜未及含葩,而琢堂調山左廉訪矣。眷屬移寓潼川書院,余亦隨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與子琴、芝堂等無事,輒出游。乘騎至華陰廟。過華封里,即堯時三祝處。廟內多秦槐漢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內有陳希夷書“福”、“壽”字。華山之腳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蛻處。有石洞如斗室,塑先生臥像于石床。其地水凈沙明,草多絳色,泉流甚急,修竹繞之。洞外一方亭,額曰“無憂亭”。旁有古樹三棟,紋如裂炭,葉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③即呼曰“無憂樹”。
太華④之高不知幾千仞,惜未能裹糧往登焉。歸途見林柿正黃,就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聽,嚼之澀甚,急吐去,下騎覓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蓋柿須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澀,余不知也。
(選自《浮生六記》,有刪改)
【注釋】①琢堂:姓石,沈復兒時好友。②幕游:指沈復離鄉(xiāng)做了石琢堂的無官職的輔助人員。③土人:本地人。④太華:指華山。
15.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惜未及含葩_▲
(2)余與子琴、芝堂等無事,輒出游_▲
(3)內有陳希夷書“福”、“壽”字_▲
(4)泉流甚急,修竹繞之_▲
16.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下騎覓泉漱口,始能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廟內多秦槐漢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文中這個句子寫出了樹的
_▲ 、_▲ 、_▲ 等特點。(2分)
18. 作者書齋名為“不系之舟”,原因有哪些?根據(jù)你的理解簡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最后一段中,“太華之高不知幾千仞,惜未能裹糧往登焉。”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聯(lián)系全文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語言運用(68分)
20. 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8分)
浙江省教育廳、財政廳曾聯(lián)合下發(fā)義務教育“部分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的通知,學校依據(jù)此通知開展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用過的美術、音樂等課本留給下一年級同學使用。請你以該校學生的身份,用“親愛的同學”開頭,給下一年級某同學寫一段話,讓該同學看到你寫的這段話后,能明白學校開展此項活動的意義,懂得怎樣妥善保管課本,以便能循環(huán)使用。
要求:①表述清晰、得體。②字數(shù)100字左右。③不必署名,不寫日期。④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等。
|
|
親 |
愛 |
的 |
同 |
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