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對本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①段運用了道理論證的方法。
B.第③段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
C.第④段中引用司馬遷的話,證明對貧賤之交、生死之交,不僅終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終一契之。
D.第⑤段中舉孫臏與龐涓的事例,證明在遇到人生的逆境時,才能對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警示人們結(jié)友要結(jié)真友。
6.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引用俗語和古籍中的語錄,表明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交友之道。
B.第②段作者提出怎樣交友的問題,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C.③④⑤三個自然段從內(nèi)容上看是并列關(guān)系,它們之間的順序可以前后調(diào)整。
D.第①段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第⑥段又作了強(qiáng)調(diào),全文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
三、(共12分,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第7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格律嚴(yán)整的五言律詩,遣詞造句樸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
B.首聯(lián)交待了時間、地點以及人物心情。
C.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所見景物,頷聯(lián)寫動態(tài)近景,頸聯(lián)寫靜態(tài)遠(yuǎn)景。
D.尾聯(lián)抒發(fā)感情,道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和悵惘。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甲】唐雎不辱使命
《戰(zhàn)國策》
①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④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①董宣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①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②,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扣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
②主即還宮訴帝③,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④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qiáng)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敕強(qiáng)項令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qiáng),莫不震栗。
(節(jié)選自《后漢書》,有刪改)
【注】①蒼頭:奴仆。 ②驂乘:古代乘車時居右邊陪乘的人,其任務(wù)在于隨侍尊者。③帝:指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字文叔。湖陽公主是他的姐姐。 ④小黃門:泛指宦官。⑤強(qiáng)項令:硬脖子縣令。強(qiáng),硬。項,脖子。
8.下列對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派遣
B.故不錯意也 錯:誤會
C.大言數(shù)主之失 失:過失
D.使宣叩頭謝主 謝:道歉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長跪而謝之曰
B.以君為長者 以刀畫地
C.休祲降于天 宣于夏門亭候之
D.欲箠殺之 帝令小黃門持之
10.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甲文中唐雎臨危受命,出使秦國,最終不辱使命,維護(hù)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yán)。
B.乙文中董宣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quán)貴,寧死不屈,最終贏得了光武帝的賞賜。
C.甲文以對話為主。第③段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恐嚇唐雎,唐雎則以“布衣之怒”震懾秦王,對話尖銳激烈,表現(xiàn)了唐雎不畏強(qiáng)暴、敢于斗爭的精神。
D.乙文以敘事為主。第②段中,皇帝抓住董宣,強(qiáng)迫他給湖陽公主磕頭,但董宣拒不低頭認(rèn)錯,將故事情節(jié)推向高潮。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90分)
四、(共10分)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以上兩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
(1)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