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福利,免费国产永久在线播放,五月天天堂久久,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 <strike id="4caqy"><input id="4caqy"></input></strike>
    <ul id="4caqy"><dd id="4caqy"></dd></ul>
    <center id="4caqy"></center>
  • <menu id="4caqy"><noscript id="4caqy"></noscript></menu>
  •  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jīng)典名著 > 正文

    越王勾踐世家原文、注釋與翻譯

    作者:司馬遷 文章來源:會員上傳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安硯方 譯

    【說明與解析】

    關(guān)于越國的歷史,《吳越春秋》記載說,當(dāng)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見四方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這里。至少康時,擔(dān)心大禹后代香火斷絕,便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余”。賀循《會稽記》說:“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越國建立后,一直保持著比較落后的生活習(xí)俗,很少與中原地區(qū)發(fā)生聯(lián)系。直至傳到允常時,才與吳國發(fā)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此時,已是春秋末年了。允常死后,吳王闔廬興兵伐越,越王句踐用敢死之士在陣前自殺的戰(zhàn)術(shù),敗吳于檇(zuì,醉)李,闔廬被射傷。闔廬死后,吳王夫差敗越王勾踐于夫椒,并把他圍困在會稽山上,句踐始有會稽之恥。

    越王句踐在會稽之困中被吳王赦免回國后,便臥薪嘗膽、親自耕作,委屈求全、禮賢下士,賑瀏窮人,悼慰死者,與百姓同甘共苦。作為沒有任何制衡、約束的具有最高權(quán)力的一國國君,雖說是在受辱后做出的這些舉動也是十分難得的。加之,勾踐在艱苦奮斗、發(fā)奮圖強時能虛心征求、聽取謀臣們的意見,終于戰(zhàn)勝了吳國、擴大了地盤、稱霸于諸侯。而臥薪嘗膽的精神就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流傳下來。戲劇家曹禺先生在我國遭受天災(zāi)人禍的一九六二年,把臥薪嘗膽的句踐搬上戲劇舞臺,確實起到鼓舞人心、團結(jié)全民共度難關(guān)的作用。

    范蠡是越王勾踐的重要謀臣,輔佐句踐成就霸業(yè),故太史公以范蠡傳附之。在越國最困難的時刻,他事奉越王勤奮不懈、為越王運籌謀劃二十余年,終于輔佐越王報仇雪恨、榮登霸主權(quán)位。越王表示要與范蠡平分越國。但范蠡目光敏銳、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與之共患難,不宜與之同享樂,終于離開越國、隱姓埋名、吃苦耐勞、辛勤生產(chǎn)、三次搬遷、三次成為豪門富戶。相比之下,大夫文種的遭遇就悲慘多了,竟被越王安上“作亂”罪名,賜劍而亡。范蠡可謂賢能之人。做官,能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終使國富民強;理家,能辛苦勞作、慘淡經(jīng)營終使家產(chǎn)累積數(shù)十萬,被人們稱頌。象范蠡這樣能上能下,先官后民、在中國歷史上也可謂屈指可數(shù)。

    范蠡的二子在楚殺人,其父極力營救一段敘寫,頗曲折有致。最終未獲成功,反而由長子載著弟弟尸首回到家中。家人見此都抱頭痛哭,唯范蠡坦然一笑,覺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文中記敘范蠡的分析判斷亦合乎事理。遺憾的是,范蠡智慧超人,不應(yīng)聽之任之,坐而待斃。而“以廉直聞于國,自楚王以下皆師尊之”的莊生也不必與兒輩過于計較,而應(yīng)大度、寬容些,因為這終歸是人命關(guān)天、死而不能復(fù)生的大事。不過,殺人者抵罪也理所當(dāng)然?傊,范蠡救子之事確實富有哲理性、戲劇性。因而,也有人認為此節(jié)“必好事者為之,非實也”。

    越王勾踐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少康帝的兒子被封在會稽,恭敬地供奉繼承著夏禹的祭祀。他們身上刺有花紋,剪短頭發(fā),除去草叢,修筑了城邑。二十多代后,傳到了允常。允常在位的時候,與吳王闔廬產(chǎn)生怨恨,互相攻伐。允常逝世后,兒子勾踐即位,這就是越王。

    越王勾踐元年(前496),吳王闔廬聽說允常逝世,就舉兵討伐越國。越王勾踐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吳軍挑戰(zhàn),勇士們排成三行,沖入?yún)擒婈嚨,大呼著自刎身亡。吳兵看得目瞪口呆,越軍趁機襲擊了吳軍,在檇李大敗吳軍,射傷吳王闔廬。闔廬在彌留之際告誡兒子夫差說:“千萬不能忘記越國。”

    三年(前496),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將報復(fù)越國一箭之仇,便打算先發(fā)制人,在吳未發(fā)兵前去攻打吳。范蠡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兵器是兇器,攻戰(zhàn)是背德,爭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陰謀去做背德的事,喜愛使用兇器,親身參與下等事,定會遭到天帝的反對,這樣做絕對不利!痹酵跽f:“我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庇谑桥e兵進軍吳國。吳王聽到消息后,動用全國精銳部隊迎擊越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只聚攏起五千名殘兵敗將退守會稽。吳王乘勝追擊包圍了會稽。

    越王對范蠡說:“因為沒聽您的勸告才落到這個地步,那該怎么辦呢?”范蠡回答說:“能夠完全保住功業(yè)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夠平定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謙卑的;能夠節(jié)制事理的人,就會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F(xiàn)在,您對吳王要謙卑有禮派人給吳王送去優(yōu)厚的禮物,如果他不答應(yīng),您就親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給吳國!惫篡`說:“好吧!”于是派大夫種去向吳求和,種跪在地上邊向前行邊叩頭說:“君王的亡國臣民句踐讓我大膽的告訴您的辦事人員:勾踐請您允許他做您的奴仆,允許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眳峭鯇⒁饝(yīng)種。子胥對吳王說:“天帝把越國賞賜給吳國,不要答應(yīng)他。”種回越后,將情況告訴了句踐。句踐想殺死妻子兒女,焚燒寶器,親赴疆場拼一死戰(zhàn)。種阻止句踐說:“吳國的太宰嚭(pī,坯)十分貪婪,我們可以用重財誘惑他,請您允許我暗中去吳通融他!庇谑枪篡`便讓種給太宰嚭獻上美女珠寶玉器。嚭欣然接受,于是就把大夫種引見給吳王。種叩頭說:“希望大王能赦免句踐的罪過,我們越國將把世傳的寶器全部送給您。萬一不能僥幸得到赦免,勾踐將把妻子兒女全部殺死,燒毀寶器,率領(lǐng)他的五千名士兵與您決一死戰(zhàn),您也將付出相當(dāng)?shù)拇鷥r。”太宰嚭借機勸說吳王:“越王已經(jīng)服服貼貼地當(dāng)了臣子,如果赦免了他,將對我國有利!眳峭跤忠饝(yīng)種。子胥又進諫說:“今天不滅亡越國,必定后悔莫及。句踐是賢明的君主,大夫種、范蠡都是賢能的大臣,如果句踐能夠返回越國,必將作亂!眳峭醪宦犠玉愕闹G言,終于赦免了越王,撤軍回國。

    勾踐被困在會稽時,曾喟(kuì,潰)然嘆息說:“我將在此了結(jié)一生嗎?”種說:“商湯被囚禁在夏臺,周文王被圍困在羑(yǒu,有)里,晉國重耳逃到翟,齊國小白逃到莒,他們都終于稱王稱霸天下。由此觀之,我們今日的處境何嘗不可能成為福分呢?”

    吳王赦免了越王,勾踐回國后,深思熟慮,苦心經(jīng)營,把苦膽掛到座位上,坐臥即能仰頭嘗嘗苦膽,飲食也嘗嘗苦膽。還說:“你忘記會稽的恥辱了嗎?”他親身耕作,夫人親手織布,吃飯從未有葷菜。從不穿有兩層華麗的衣服,對賢人彬彬有禮,能委屈求全,招待賓客熱情城懇,能救濟窮人,悼慰死者,與百姓共同勞作。越王想讓范蠡管理國家政務(wù),范蠡回答說:“用兵打仗之事,種不如我;鎮(zhèn)定安撫國家,讓百姓親近歸附,我不如種!庇谑前褔艺⻊(wù)委托給大夫種,讓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吳國作人質(zhì)。兩年后吳國才讓范蠡回國。

    勾踐從會稽回國后七年,始終撫慰自己的士兵百姓,想以此報仇吳國。大夫逢(páng,旁)同進諫說:“國家剛剛流亡,今天才又殷實富裕,如果我們整頓軍備,吳國一定懼怕,它懼怕,災(zāi)難必然降臨。再說,兇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一定先隱藏起來,F(xiàn)在,吳軍壓在齊、晉國境上,對楚、越有深仇大恨,在天下雖名聲顯赫,實際危害周王室。吳缺乏道德而功勞不少,一定驕橫狂妄。真為越國著想的話,那越國不如結(jié)交齊國,親近楚國,歸附晉國,厚待吳國。吳國志向高遠,對待戰(zhàn)爭一定很輕視,這樣我國可以聯(lián)絡(luò)三國的勢力,讓三國攻打吳國,越國便趁它的疲憊可以攻克它了!惫篡`說:“好!

    過了兩年,吳王將要討伐齊國。子胥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句踐吃從不炒兩樣好菜,與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一定成為我國的憂患。吳國有了越國,那是心腹之患,而齊對吳來說,只象一塊疥癬。希望君王放棄攻齊,先伐越國。”吳王不聽,就出兵攻打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俘虜了齊國的高、國氏回吳。吳王責(zé)備子胥,子胥說:“您不要太高興!”吳王很生氣,子胥想自殺,吳王聽到制止了他。越國大夫種說:“我觀察吳王當(dāng)政太驕橫了,請您允許我試探一下,向他借糧,來揣度一下吳王對越國的態(tài)度!狈N向吳王請求借糧。吳王想借予,子胥建議不借,吳王還是借給越了,越王暗中十分喜悅。子胥說:“君王不聽我的勸諫,再過三年吳國將成為一片廢墟!”太宰嚭聽到這話后,就多次與子胥爭論對付越國的計策,借機誹謗子胥說:“伍員表面忠厚,實際很殘忍,他連自己的父兄都不顧惜,怎么能顧惜君王呢?君王上次想攻打齊國,伍員強勁地進諫,后來您作戰(zhàn)有功,他反而因此怨恨您。您不防備他,他一定作亂!眹哼和逢共同謀劃,在君王面前再三再四誹謗子胥。君王開始也不聽信讒言,于是就派子胥出使齊國,聽說子胥把兒子委托給鮑氏,君王才大怒,說:“伍員果真欺騙我!”子胥出使齊回國后,吳王就派人賜給子胥一把“屬鏤”劍讓他自殺。子胥大笑道:“我輔佐你的父親稱霸,又擁立你為王,你當(dāng)初想與我平分吳國,我沒接受,事隔不久,今天你反而因讒言殺害我。唉,唉,你一個人絕對不能獨自立國!”子胥告訴使者說:“一定取出我的眼睛掛在吳國都城東門上,以便我能親眼看到越軍進入都城”于是吳王重用嚭執(zhí)掌國政。

    過了三年,勾踐召見范蠡說:“吳王已殺死了胥,阿諛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吳了嗎?”范蠡回答說:“不行!

    到第二年春天,吳王到北部的黃池去會合諸侯,吳國的精銳部隊全部跟隨吳王赴會了,唯獨老弱殘兵和太子留守吳都。勾踐又問范蠡是否可以進攻吳國。范蠡說:“可以了”。于是派出熟悉水戰(zhàn)的士兵兩千人,訓(xùn)練有素的士兵四萬人,受過良好教育的地位較高的近衛(wèi)軍六千人,各類管理技術(shù)軍官一千人,攻打吳國。吳軍大敗,越軍還殺死吳國的太子。吳國使者趕快向吳王告急,吳王正在黃池會合諸侯,怕天下人聽到這種慘敗消息,就堅守秘密。吳王已經(jīng)在黃池與諸侯訂立盟約,就派人帶上厚禮請求與越國求和。越王估計自己也不能滅亡吳國,就與吳國講和了。

    這以后四年,越國又攻打吳國。吳國軍民疲憊不堪,精銳士兵都在與齊、晉之戰(zhàn)中死亡。所以越國大敗了吳軍,因而包圍吳都三年,吳軍失敗,越國就又把吳王圍困在姑蘇山上。吳王派公孫雄脫去上衣露出胳膊跪著向前行,請求與越王講和說:“孤立無助的臣子夫差冒昧地表露自己的心愿,從前我曾在會稽得罪您,我不敢違背您的命令,如能夠與您講和,就撤軍回國了。今天您投玉足前來懲罰孤臣,我對您將唯命是聽,但我私下的心意是希望象會稽山對您那樣赦免我夫差的罪過吧!”勾踐不忍心,想答應(yīng)吳王。范蠡說:“會稽的事,是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要。今天是上天把吳國賜給越國了,越國難道可以違背天命嗎?再說君王早上朝晚罷朝,不是因為吳國嗎?謀劃伐吳已二十二年了,一旦放棄,行嗎?且上天賜予您卻不要,那反而要受到處罰!酶^砍伐木材做斧柄,斧柄的樣子就在身邊!洉目嚯y了嗎?”勾踐說:“我想聽從您的建議,但我不忍心他的使者!狈扼痪网Q鼓進軍,說:“君王已經(jīng)把政務(wù)委托給我了,吳國使者趕快離去,否則將要對不起你了。”吳國使者傷心地哭著走了。勾踐憐憫他,就派人對吳王說:“我安置您到甬東!統(tǒng)治一百家。”吳王推辭說:“我已經(jīng)老了,不能侍奉您了!”說完便自殺身亡,自盡時遮住自己的面孔說:“我沒臉面見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吳王,殺死了太宰嚭。

    勾踐平定了吳國后,就出兵向北渡過黃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周元王派人賞賜祭祀肉給句踐,稱他為“伯”。句踐離開徐州,渡過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給楚國,把吳國侵占宋國的土地歸還給宋國。把泗水以東方圓百里的土地給了魯國。當(dāng)時,越軍在長江、淮河以東暢行無阻,諸侯們都來慶賀,越王號稱霸王。

    范蠡于是離開了越王,從齊國給大夫種發(fā)來一封信。信中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長頸鳥嘴,只可以與之共患難,不可以與之共享樂,你為何不離去?”種看過信后,聲稱有病不再上朝。有人中傷種將要作亂,越王就賞賜給種一把劍說:“你教給我攻伐吳國的七條計策,我只采用三條就打敗了吳國,那四條還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嘗試一下那四條吧!”種于是自殺身亡。

    勾踐逝世,兒子王要鼫(shí,石)與即位。王鼫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強即位。

    無強時,越國發(fā)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持。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韓國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lǐng)就會被殺,那么葉、陽翟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于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xiàn),您為什么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持呢?”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并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況攻城圍邑呢?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梁城下,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jié)在常、郯邊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qū)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御越國了。那么,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zhàn)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獲。z現(xiàn)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們稱王呢!”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幸了!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象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于韓魏的,并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并非是與韓、魏聯(lián)軍聯(lián)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現(xiàn)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韓魏呢?”越王說:“怎么辦?”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guān),戰(zhàn)線總長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軍隊聚結(jié)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斗;晉、楚不斗,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chǎn)糧食的地區(qū),竟?jié)闪晔浅䥽a(chǎn)木材的地區(qū)。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guān),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盡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zhuǎn)而攻打楚國!

    于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fā)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quán)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七代后,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fù)搖做了越王,繼續(xù)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后代。

    范蠡事奉越王勾踐,辛苦慘淡、勤奮不懈,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于滅亡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越軍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尊崇周室,勾踐稱霸,范蠡做了上將軍;貒,范蠡以為盛名之下,難以長久,況且句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難與之同安樂,寫信辭別勾踐說:“我聽說,君王憂愁臣子就勞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該死。過去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為了報仇雪恨。當(dāng)今既已雪恥,臣請求您給予我君主在會稽受辱的死罪!惫篡`說:“我將和你平分越國。否則,就要加罪于你!狈扼徽f:“君主可執(zhí)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從自己的意趣!庇谑撬螯c包裝了細軟珠寶,與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始終未再返回越國,勾踐為表彰范蠡把會稽山作為他的封邑。

    范蠡乘船飄海到了齊國,更名改姓,自稱“鴟(chī,吃)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chǎn),父子合力治理產(chǎn)業(yè)。住了不久,積累財產(chǎn)達幾十萬。齊人聽說他賢能,讓他做了國相。范蠡嘆息道:“住在家里就積累千金財產(chǎn),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于是歸還了相印,全部發(fā)散了自己的家產(chǎn),送給知音好友同鄉(xiāng)鄰里,攜帶著貴重財寶,秘密離去,到陶地住下來。他認為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的道路通暢,經(jīng)營生意可以發(fā)財致富。于是自稱陶朱公。又約定好父子都要耕種畜牧,買進賣出時都等待時機,以獲得十分之一的利潤。過了不久,家資又積累到萬萬。天下人都稱道陶朱公。

    朱公住在陶地,生了小兒子。小兒子成人時,朱公的二兒子殺了人,被楚國拘捕。朱公說:“殺人者抵命,這是常理?墒俏衣犝f家有千金的兒子不會被殺在鬧市中!庇谑歉嬲]小兒子探望二兒子。便打點好一千鎰黃金,裝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輛牛車載運。將要派小兒子出發(fā)辦事時,朱公的長子堅決請求去,朱公不同意。長子說:“家里的長子叫家督,現(xiàn)在弟弟犯了罪,父親不派長子去,卻派小弟弟,這說明我是不肖之子!遍L子說完想自殺。他的母親又替他說:“現(xiàn)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二兒子命,卻先喪失了大兒子,怎么辦?”朱公不得已就派了長子,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送給舊日的好友莊生,并對長子說:“到楚國后,要把千金送到莊生家,一切聽從他去辦理,千萬不要與他發(fā)生爭執(zhí)!遍L子走時,也私自攜帶子幾百鎰黃金。

    長子到達楚國,看見莊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開野草才能到達莊生家門,莊生居住條件十分貧窮?墒情L子還是打開信,向莊生進獻了千金,完全照父親所囑做的。莊生說:“你可以趕快離去了,千萬不要留在此地!等弟弟釋放后,不要問原因!遍L子已經(jīng)離去,不再探望莊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國,把自己攜帶的黃金送給了楚國主事的達官貴人。

    莊生雖然住在窮鄉(xiāng)陋巷,可是由于廉潔正直在楚國很聞名,從楚王以下無不尊奉他為老師。朱公獻上黃金,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歸還給朱公以示講信用。所以黃金送來后,他對妻子說:“這是朱公的錢財,以后再如數(shù)歸還朱公,但哪一天歸還卻不得而知,這就如同自己哪一天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別人一樣,千萬不要動用!钡旃L子不知莊生的意思,以為財產(chǎn)送給莊生不會起什么作用。

    莊生乘便入宮會見楚王,說:“某星宿移到某處,這將對楚國有危害。”楚王平時十分信任莊生,就問:“現(xiàn)在怎么辦?”莊生說:“只有實行仁義道德才可以免除災(zāi)害。”楚王說:“您不用多說了,我將照辦!背蹙团墒拐卟榉赓A藏三錢的倉庫。楚國達官貴人吃驚地告訴朱公長子說:“楚王將要實行大赦。”長子問:“怎么見得呢?”貴人說:“每當(dāng)楚王大赦時,常常先查封貯藏三錢的倉庫。昨晚楚王已派使者查封了!敝旃L子認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釋放了,一千鎰黃金等于虛擲莊生處,沒有發(fā)揮作用,于是又去見莊生。莊生驚奇地問:“你沒離開嗎?”長子說:“始終沒離開。當(dāng)初我為弟弟一事來,今天楚國正商議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釋放,所以我特意來向您告辭!鼻f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黃金,說:“你自己到房間里去取黃金吧。”大兒子便入室取走黃金離開莊生,私自慶幸黃金失而復(fù)得。

    莊生被小兒輩出賣深感羞恥,就又入宮會見楚王說:“我上次所說的某星宿的事,您說想用做好事來回報它,F(xiàn)在,我在外面聽路人都說陶地富翁朱公的兒子殺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錢賄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體恤楚國人而實行大赦,卻是因為朱公兒子才大赦的!背醮笈溃骸拔译m然無德,怎么會因為朱公的兒子布施恩惠呢!”就下令先殺掉朱公兒子,第二天才下達赦免的詔令。朱公長子竟然攜帶弟弟尸體回家了。

    回到家后,母親和鄉(xiāng)鄰們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長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弟弟,只是有所不能忍心放棄的。他年幼就與我生活在一起,經(jīng)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為生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不敢輕易花錢。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來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上等車,驅(qū)駕千里馬,到郊外去打獵,哪里知道錢財從何處來,所以把錢財看得極輕,棄之也毫不吝惜。原來我打算讓小兒子去,本來因為他舍得棄財,但長子不能棄財,所以終于害了自己的弟弟,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我本來日日夜夜盼的就是二兒子的尸首送回來!

    范蠡曾經(jīng)三次搬家,馳名天下,他不是隨意離開某處,他住在哪兒就在哪兒成名。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傳叫他陶朱公。

    太史公說:夏禹的功勞很大,疏導(dǎo)了九條大河,安定了九州大地,一直到今天,整個九州都平安無事。到了他的后裔句踐,辛苦勞作,深謀遠思,終于滅亡了強大的吳國,向北進軍中原,尊奉周室,號稱霸王。能說句不賢能嗎!這大概也有夏禹的遺風(fēng)吧。范蠡三次搬家都留下榮耀的名聲,并永垂后世。臣子君主能做到這樣,想不顯赫可能嗎?

    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發(fā)①,披草萊而邑焉②。后二十余世③,至于允常。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zhàn)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

    元年,吳王闔廬聞允常死,乃興師伐越。越王句踐使死士挑戰(zhàn)④,三行⑤,至吳陳⑥,呼而自剄。吳師觀之,越因襲擊吳師,吳敗于嚭李,射傷吳王闔廬,闔廬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①文身:在身上刺畫花紋。斷發(fā):剪短頭發(fā)。 ②披:開辟。萊:野草。③二十余世:《吳越春秋》作十世。 ④據(jù)《左傳·定公十四年》載:“吳伐越,越子句踐御之,陳于嚭李。句踐患吳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動,使罪人三行,屬劍于頸,而辭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熳詣q也!笨梢,死士之往禽與罪人之戰(zhàn)兩事也,此混并之。死士:勇戰(zhàn)之士。 ⑤三行:排成三行。 ⑥陳:通“陣”。

    三年,句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①,且以報越,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范蠡諫曰:“不可,臣聞兵者兇器也,戰(zhàn)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決之矣!彼炫d師。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棲于會稽②。吳王追而圍之。

    ①勒:約束,統(tǒng)帥。②保棲:守衛(wèi)居住。

    越王謂范蠡曰:“以不聽子故至于此,為之奈何?”蠡對曰:“持滿者與天①,定傾者與人②,節(jié)事者以地③。卑辭厚禮以遺之④,不許,而身與之市!本溘`曰:“諾!蹦肆畲蠓蚍N行成于吳⑤,膝行頓首曰:“君王亡臣句踐使陪臣種敢告下執(zhí)事⑥:句踐請為臣,妻為妾。”吳王將許之。子胥言于吳王曰:“天以越賜吳,勿許也。”種還,以報句踐。句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zhàn)以死⑦。種止句踐曰:“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請間行言之⑧。”于是句踐乃以美女寶器令種間獻吳太宰嚭⑨。嚭受,乃見大夫種于吳王⑩。種頓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句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zhàn)必有當(dāng)也(11)!眹阂蛘f吳王曰(12):“越以服為臣(13),若將赦之,此國之利也!眳峭鯇⒃S之。子胥進諫曰:“今不滅越,后必悔之。句踐賢君,種、蠡良臣,若反國(14),將為亂!眳峭醺ヂ,卒赦越,罷兵而歸。

    ①持滿:謂處在盛滿的地全。與天:天與。得到天的保佑。②定傾:平定危難。與人:得到人的幫助。 ③以地:得到地利!秶Z·越語》“以”作“與”,義同。 ④遺:贈送。⑤行成:求和。 ⑥下執(zhí)事:指待從左右供使令的人。 ⑦觸戰(zhàn):拼一死戰(zhàn)。 ⑧間行:潛行,從小路走。 ⑨間獻:暗中進獻。 ⑩見:推薦,介紹。 (11)有當(dāng):有相當(dāng)?shù)拇鷥r。(12)說:勸說。 (13)以:通“已”。 (14)反:通“返”

    句踐之困會稽也,喟然嘆曰:“吾終于此乎?”種曰:“湯系夏臺①,文王囚羑里,晉重耳奔翟②,齊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觀之,何遽不為福乎?”

    吳既赦越,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里,置膽于坐③,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④,厚遇賓客,振貧吊死⑤,與百姓同其勞。欲使蠡治國政,蠡對曰:“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⑥,親附百姓,蠡不如種!庇谑桥e國政屬大夫種⑦,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為質(zhì)于吳。二歲而吳歸蠡⑧。

    ①系:拘囚。 ②翟:通“狄”。 ③坐:通“座”。座位。 ④折節(jié):屈已下人。 ⑤振:救濟。 ⑥填(zhèn,鎮(zhèn))撫:鎮(zhèn)定安撫。 ⑦屬:通“囑”。委托。 ⑧《國語》、《韓子》、《越絕書》、《吳越春秋》皆言句踐與范蠡親身入臣于吳,三年遣歸。與此不同。

    句踐自會稽歸七年,拊循其士民①,欲用以報吳。大夫逢同諫曰:“國新流亡,今乃復(fù)殷給②,繕飾備利③,吳必懼,懼則難必至。且鷙鳥之擊也,必匿其形④。今天吳兵加齊、晉,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實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為越計,莫若結(jié)齊,親楚,附晉,以厚吳。吳之志廣,必輕戰(zhàn)。是我連其權(quán),三國伐之,越承其憋⑤,可克也!本溘`曰:“善!

    ①拊循:安撫,撫慰。 ②殷給:富足。 ③備利:指備戰(zhàn)。 ④必匿其形:指鷙鳥將擊,卑飛斂翼。 ⑤承:通“乘”。

    居二年,吳王將伐齊。子胥諫曰:“未可,臣聞句踐食不重味,與百姓同苦樂。此人不死,必為國患。吳有越,腹心之疾,齊與吳,疥也①。愿王釋齊先越!眳峭醺ヂ,遂伐齊,敗之艾陵,虜齊高、國以歸。讓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殺,王聞而止之。越大夫種曰:“臣觀吳王政驕矣,請試嘗之貸粟,以卜其事!闭堎J,吳王欲與,子胥諫勿與,王遂與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聽諫,后三年吳其墟乎!”太宰嚭聞之,乃數(shù)與子胥爭越議②,因讒子胥曰:“伍員貌忠而實忍人③,其父兄不顧④,安能顧王?王前欲伐齊,員強諫,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備伍員,員必為亂!迸c逢同共謀,讒之王。王始不從,乃使子胥于齊,聞其托子于鮑氏,五乃大怒,曰:“伍員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⑤。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⑥,若初欲分吳國半與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讒誅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獨立!”報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⑦!”于是吳任嚭政。

    ①疥(xiǎn,顯):猶“疥癬”,此病于體外,不比“腹心之疾”,喻小毛病,小禍患。 ②數(shù)(shuò,朔):屢次。 ③忍人:殘忍之人。 ④其父兄不顧:其父伍奢,其兄伍尚為楚平王殺害。詳見《楚世家》。 ⑤屬鏤:劍名。⑥若:你。 ⑦《國語·吳語》載:子胥“遂自殺。將死,曰:‘以懸吾目于東門,以見越之入,吳國之亡也!鯌C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耸谷∩犟阒,盛以鴟(皮制的口袋),而投之于江!

    居三年①,句踐召范蠡曰:“吳已殺子胥,導(dǎo)諛者眾②,要乎?”對曰:“未可”。

    至明年春,吳王北會諸侯于也,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句踐復(fù)問范蠡,蠡曰“可矣”。乃發(fā)習(xí)流二千人③,教士四萬人④,君子六千人⑤,諸御千人⑥,伐吳。吳師敗,遂殺吳太子。吳告急于王,王方會諸侯于黃池,懼天下聞之,乃秘之。吳王已盟黃池,乃使人厚禮以表成越。越自度亦未能滅吳,乃與吳平⑦。

    ①居三年:《疏證》曰:“當(dāng)作‘居二年’”。 ②導(dǎo)諛:諂諛之人。 ③習(xí)流:熟習(xí)水流,即熟練的水兵。 ④教士:受過訓(xùn)練的土兵。 ⑤君子:君王親近有恩的禁衛(wèi)軍。 ⑥諸御:在軍中有職掌的軍官。 ⑦平:講和。

    其后四年,越復(fù)伐吳。吳士民罷弊①,輕銳盡死于齊、晉。而越大破吳,因而留圍之三年,吳師敗,越遂復(fù)棲吳王于姑蘇之山。吳王公孫雄肉袒膝行而前,請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②,異日嘗得罪于會稽,夫差不敢逆命,得與君王成以歸。今君王舉玉趾而誅孤臣,孤臣唯命是聽,意者亦欲如會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踐不忍,欲許之。范蠡曰:“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罷③,非為吳邪?謀之二十二年,一旦而棄之,可乎?且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タ抡咂鋭t不遠④,君忘會稽之厄乎⑤?”句踐曰:“吾欲聽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進兵,曰:“王已屬政于執(zhí)事⑥,使者去,不者且得罪⑦!眳鞘拐咂。句踐憐之,乃使入謂吳王曰:“吾置王甬東,君百家⑧。”吳王謝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殺。乃蔽其面,曰:“吾無面以見子胥也!”越王乃葬吳王而誅太宰嚭。

    ①罷:通“疲”。 ②布:陳述。 ③蚤朝晏罷:意謂越王操勞國事,奮發(fā)圖強。蚤:通“早”。晏,晚。 ④伐柯者其則不遠:《詩經(jīng)·豳(bīn,賓)風(fēng)·伐柯》中有“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句。意思是說,用斧頭去砍伐木頭作斧柄,它的法則不要遠求。用在此處的言外之意,即啟發(fā)越王,不應(yīng)失去良機滅吳,其理易知?拢t,法則、道理。 ⑤厄:災(zāi)難。 ⑥執(zhí)事:《集解》曰:“執(zhí)事,蠡自謂也! ⑦不:通“否”。 ⑧君:統(tǒng)治。

    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于徐州,致貢于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①,命為伯。句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于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dāng)是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范蠡遂去,自齊遣大夫種書曰:“蜚蟲盡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shù),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狈N遂自殺。

    ①胙:祭祀用的肉。②蜚:通“飛”。

    句踐卒,子王鼫與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子王之侯位。王之侯卒,子王無強立。

    王無強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強,當(dāng)楚威王之時,越北伐齊,齊威王使人說越王曰①:“越不伐楚,大不王②,”小不伯③。圖越之所為不伐楚者④,為不得晉也⑤。韓、魏固不攻楚。韓之攻楚,覆其軍,殺其將,則葉、陽翟危;魏亦覆其軍,殺其將,則陳、上蔡不安。故二晉之事越也,不至于覆軍殺將,馬汗之力不效⑥。所重于得晉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晉者,不至頓刃接兵⑦,而況于攻城圍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則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間不東,商、於、析、酈、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備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⑧。則齊、秦、韓、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晉不戰(zhàn)而分地,不耕而獲之。不此之為,而頓刃于河山之間以為齊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計,奈何其以此王也!”齊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⑨。王所待于晉者,非有馬汗之力也,又非可與合軍連和也,將待之以分楚眾也。今楚眾已分,何待于晉?”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張九軍⑩,北圍曲沃、於中,以至無假之關(guān)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軍北聚魯、齊、南陽,分有大此者乎(11)?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時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復(fù)讎、龐、長沙,楚之粟也;竟?jié)闪,楚之材也。越窺兵通無假之關(guān),此四邑者不上貢事于郢矣(12)。臣聞之,圖王不王,其敝可以伯(13)。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14)。故愿大王之轉(zhuǎn)攻楚也!

    ①齊威王: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云:楚威不與齊威同時,當(dāng)作“齊宣王! ②王:稱王。 ③伯:通“霸”。稱霸。④圖:謀算。 ⑤晉,此時晉已分為韓、魏、趙三國,此處的晉指代韓、魏兩國。⑥效:《集解》云:“效猶見也! ⑦頓刃:指作戰(zhàn)。 ⑧待:抵御、防備。 ⑨目論:《索隱》曰:“言越王知晉之失,不自覺越之過,猶人眼能見毫毛而自不見其睫,故謂之目論也!焙笠喾Q淺見為“目論”。 ⑩張:鋪開。 (11)分:分散。 (12)不上貢事于郢:不向楚國進貢,即不服從楚國,不屬于楚國的意思。 (13)敝:壞,此指不成功。 (14)王道:君主以仁義治天下的政策。

    于是越遂釋齊而伐楚。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強,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賓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①。

    后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②。漢高帝復(fù)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后。東越、閩君,皆其后也。

    ①服:服從。朝:朝見。 ②佐:幫助。

    范蠡事越王句踐,既苦身戮力①,與句踐深謀二十余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于淮以臨齊、晉②,號令中國③,以尊周室,句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④。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天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句踐曰⑤:“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本渲涸唬骸肮聦⑴c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狈扼辉唬骸熬辛,臣行意!蹦搜b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于是句踐表會稽山以為范蠡奉邑⑥。

    ①戮力:并力,盡力。 ②臨:靠近,此指進逼。 ③號令:發(fā)號施令。 ④上將軍:古天子將兵稱上將軍。戰(zhàn)國時也有因軍功卓著之將領(lǐng)號上將軍者。 ⑤辭:辭別、告別。此指辭職。 ⑥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云:蠡已去起,何奉邑之有?《國語》云環(huán)會稽三百里以為范蠡地,不言奉邑也。表,表彰。奉邑,供給俸祿的封邑。

    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①,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chǎn)。居無幾何,致產(chǎn)數(shù)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蹦藲w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②,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③,止于陶,以為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謂陶朱公。復(fù)約要父子耕畜④,廢居⑤,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⑥。天下稱陶朱公⑦。

    ①鴟夷子皮:子胥自殺,吳王用鴟夷裝了他的尸體,投之于江。范蠡自以為罪同子胥,故用“鴟夷子皮”自謂。 ②鄉(xiāng)黨:同制以五百家為常,一萬二千萬百家為鄉(xiāng),后用以泛指鄉(xiāng)里。 ③間(jiàn,漸)行:潛行,從小路走。 ④約要:約束,約定。 ⑤廢居:指商人見貨物價賤則買進,價貴則賣出,以求厚利。廢,出賣。居,停蓄。 ⑥貲:通“資”。巨萬:《集解》曰:“萬萬也! ⑦稱:稱道,稱贊。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壯,而朱公中男殺人①,囚于楚。朱公曰:“殺人而死,職也②。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于市③!备嫫渖僮油曋。乃裝黃金千溢④,置褐器中⑤,載以一牛車。且遣其少子,朱公長男固請欲行,朱公不聽。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⑥,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⑦!庇詺。其母為言曰:“今遺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長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固所善莊生。曰:“至則進千金于莊生所,聽其所為⑧,慎無與爭事⑨!遍L男既行,亦自私赍數(shù)百金⑩。

    ①中男:次子。 ②職:常,常理。 ③市:鬧市之中。 ④溢:通“鎰”。古時金二十兩之稱。 ⑤褐器:褐色器具。 ⑥家督:舊時長子管理家事,故稱長子為“家督”。 ⑦不肖:此處意指不孝之子。 ⑧聽:任憑,聽任。 ⑨慎:千萬。 ⑩赍(jī,基):攜帶。

    至楚,莊生家負郭①,披藜藋到門,居甚貧。然長男發(fā)書進千金,如其父方。莊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問所以然!遍L男既去,不過莊生而私留②,以其私赍獻遺楚國貴人用事者③。

    莊生雖居窮閻④,然以廉直聞于國,自楚王以下皆師尊之。及朱公進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復(fù)歸之以為信耳⑤。故金至,謂其婦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誡⑥,后復(fù)歸,勿動,”而朱公長男不知其意,以為殊無短長也⑦。

    莊生間時入見楚王⑧。言“某星宿某⑨,此則害于楚”。楚王素信莊生,曰:“今為奈何?”莊生曰:“獨以德為可以除之!背踉唬骸吧菀,寡人將行之!蓖跄耸故拐叻馊X之府⑩。楚貴人驚告朱公長男曰:“王且赦!痹唬骸昂我砸?”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錢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長男以為赦,弟固當(dāng)出也,重千金虛棄莊生,無所為也,乃復(fù)見莊生。莊生驚曰:“若不去邪?”長男曰:“固未也。初為事弟(11),弟今議自赦,故辭生去。”莊生知其意欲復(fù)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遍L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獨自歡幸。

    ①負郭:靠近城郭。 ②過:訪,探望。 ③獻遺:贈送。用事者:執(zhí)政者,當(dāng)權(quán)者。 ④閻:巷門,亦即指里巷。 ⑤信:講信用。 ⑥病不宿誡:自己哪一天生病不能預(yù)先告知別人。 ⑦殊:很。短長:過或不及。意謂效果無法預(yù)料。 ⑧間時:適當(dāng)時機。 ⑨某星宿某:天上某星的位置移到了某處。 ⑩封三錢之府:封閉儲存錢幣(金、銀、銅)的倉庫。 (11)事弟:弟弟的事情。

    莊生羞為兒子所賣①,乃入見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言欲以修德報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殺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錢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國而赦②,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雖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論殺朱公子③,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長男竟持弟喪歸。

    至,基母及邑人盡哀之,唯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④,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qū)良逐狡兔⑤,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當(dāng)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喪之來也!

    故范蠡三徙⑥,成名于天下,非茍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傳曰陶朱公⑦。

    ①兒子:小兒輩,此指范蠡長男。 ②恤:體恤,憐憫。 ③論:定罪。 ④見:知道,覺得。 ⑤堅:好車。良:善馬。 ⑥三徙:自越徙于齊,又自齊徙于陶。 ⑦世傳:世人相傳。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漸九川①,定九州,至于今諸夏艾安②。及苗裔句踐,苦身焦思,終滅強吳,北觀兵中國,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句踐可不謂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

    ①漸:疏導(dǎo)2。②艾(yi,億)安:同“乂安”,謂太平無事,艾,通“乂”,治理。

    上一篇:史記·鄭世家原文、注釋與翻譯

    下一篇:史記·楚世家原文、注釋與翻譯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zyling714    責(zé)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