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邁《容齋隨筆·狐突言辭有味》“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原文逐句翻譯
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以十二月出師,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晉獻公十七年(公元前660)讓太子申生去討伐東山皋落氏,并命他十二月出兵,穿上左右不同顏色的衣服,佩帶上鑲金的玉佩。
《左氏》載狐突所嘆八十余言,而詞義五轉(zhuǎn)。《左傳》記載了狐突說的八十多個字,內(nèi)容竟包含五個層次的轉(zhuǎn)折。
其一曰:“時,事之征也。第一層說:“時間是事情的征兆。
衣,身之章也。衣服是身體的花紋。
佩,衷之旗也。”佩飾是內(nèi)心的旗幟。”
其二曰:“敬其事,則命以始。服其身,則衣之純。第二層說:“假如真的鄭重其事,就要命他在一年的開頭行動,真要想讓他馴服,就應當讓他穿純色的衣服。
用其衷,則佩之度。”要想讓他內(nèi)心忠誠,就應當讓他佩帶合乎禮度的飾物。”
其三曰:“今命以時卒,其事也。第三層說:“現(xiàn)在讓他在年末出征,是想讓他的事業(yè)不順利。
衣之龍服,遠其躬也。讓他穿雜色的衣服,是想表明與他非常疏遠。
佩以金玦,棄其衷也。”讓他佩帶鍍金的玉佩,就是要拋棄他內(nèi)心的忠誠。”
其四曰:“服以遠之,時以之。”第四層說:“讓他穿雜色的服色說明要疏遠他;讓他出師的時間表明要讓他不順利。”
其五曰:“尨涼,冬殺,金寒,塊離。”第五層說:“雜色意味著凄涼;冬天意味著肅殺;金屬意味著寒氣;塊佩意味著火一般的燥熱。”
其宛轉(zhuǎn)有味,皆可咀嚼。語言婉轉(zhuǎn)有味,極其耐人咀嚼。
《國語》亦多此體,有至六七轉(zhuǎn),然大抵緩而不切。《國語》中也有大量這種文字,有的轉(zhuǎn)折竟達到六七層之多,但是大多數(shù)語氣舒緩、結(jié)構(gòu)松散,而且不太切緊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