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稷下先生與“道”“勢”關系的新發(fā)展》高三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稷下先生的“不治而議論”也足以說明“道”“勢”關系的新發(fā)展。“不治”表示他們“無官守”,即不在官僚系統(tǒng)之內(nèi),易言之,即不是君主的臣下而是“師”或“友”。“議論”則是今天所謂的批評!蹲髠鳌“鄭人游于鄉(xiāng)校,以論執(zhí)政”之“論”(《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論語》“庶人不議”及《孟子》“處士橫議”之“議”(《孟子·滕文公(下)》),都是很明顯的例證。“士”有議論的傳統(tǒng)自周代已然。所以《左傳》有“士傳言”( 《左傳·襄公十四年》)之語。但是把知識分子和批評完全等同起來,并由官方正式加以承認,則始自稷下。更重要的,這些知識分子都是以自己所持之“道”,來批評時政的,因此《淮南子》才說儒、墨“裂道而議”。另一方面,劉向《新序》說“稷下先生喜議政事”(《雜志第二》)!尔}鐵論》則說他們“不任職而論國事”(《論儒》)。這便證明稷下先生的批評確是專以“政事”“國事”為對象的。
我們知道公元前四世紀以來各國君主都爭用縱橫法術之士以求富國強兵。這當然也是知識分子獲得普遍重視的一大原因。但是這個原因卻完全不能用來解釋稷下先生“不治而議論”的盛況。這些稷下先生既“不任職”,自不可能在富國強兵方面發(fā)生任何直接的作用。事實上,他們都是因為號稱代表了某種“道”才受到君主的師禮待遇的。孟子言必仁義固不待言,其余我們所知的稷下先生如彭蒙、宋钘、尹文、慎到、田駢等也都是各學派的宗師。他們正是《莊子·天下》篇和《淮南子·俶真訓》所說的“裂道而議”的人物。晚期的稷下先生如荀卿、鄒衍也依然是以“道”起家的。以鄒衍而論,他觀陰陽消息,論五德終始,提倡一種新的“天道”。因此當時有“談天衍”之號。這種“道”顯然與富強無關。
從比較宗教學的觀點看,戰(zhàn)國君主的“尊師重道”主要只說明一個問題,即政統(tǒng)需要道統(tǒng)的支持,以證明它不是單純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礎之上。更重要地,在公元前四世紀至前三世紀這個歷史階段中,幾個主要國家如齊、秦、魏(梁)、趙、燕等都有統(tǒng)一天下的雄圖。他們當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發(fā)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梁襄王和孟子關于“天下惡乎定”(《孟子·梁惠王(上)》)的一番討論便透露出此中的消息。但由于當時的政統(tǒng)和道統(tǒng)都沒有“定于一”,所以不但各國君主爭禮不同學派的領袖,而諸子百家也莫不競售其“道”以期獲得“正統(tǒng)”的地位。
司馬談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這是一句很有根據(jù)的論斷,必須從當時“道”與“勢”之間的微妙關系中去了解。儒、墨、道、法四家直接系乎治道,固不待論。名家與陰陽家則代表早期邏輯與宇宙論方面的思想,何以也與治道有關?荀子明明批評名家“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荀子·非十二子》)。司馬遷也說陰陽家“閎大不經(jīng)”(《史記·孟子荀子列傳》)。今此二家著述多散佚,我們已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可以肯定的則是他們確都曾努力把自己的“道”和“治天下”聯(lián)系起來。所以鄒衍的學說“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jié)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同上)。公孫龍自稱“少學先生之道,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莊子·秋水》篇引)。劉向《別錄》也記名家“論堅白異同,以為可以治天下”(《漢書·藝文志》注引)。無論名家與陰陽家是否真有助于“治天下”,他們?nèi)绱诵f卻透露出當時知識界的一種動態(tài),即“道”的一方面也同樣有遷就“勢”、配合“勢”的情況。孟子堅持不應“枉道而從彼‘勢’”(《孟子·滕文公(下)》),便是針對這種歷史背景而發(fā)的。
(節(jié)選自《士與中國文化》)
6.下列表述不屬于稷下先生“不治而議論”的特點的一項是
A.稷下先生的獨立批評得到官方認可。
B.稷下先生是指在齊國的稷下學宮講學論道的知識分子群體。
C.稷下先生以自己所持的學說來批評時政。
D.稷下先生專以“政事”“國事”為批評對象。
7.下列表述最能解釋稷下先生“不治而議論”盛況發(fā)生原因的一項是
A.君主重用縱橫法術之士以求富國強兵。
B.稷下先生因為號稱代表了某種“道”,于是收到君主的師禮待遇。
C.有統(tǒng)一天下雄圖的大國需要在武力之外另發(fā)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來支持政統(tǒng)。
D.陰陽、儒、墨、名、法、道德等各家各派的學說都關乎治道。
8.下列表述不合乎文意的一項是
A.稷下先生不可能在富國強兵方面發(fā)生任何直接的作用,因為他們不擔任官職。
B.稷下先生所論之道與富國強兵無直接關聯(lián)。
C.諸子百家競售其“道”以期獲得“正統(tǒng)”的地位是“裂道而議”的重要原因。
D.孟子堅持不應“枉道而從彼‘勢’”,表明孟子有遷就“勢”、配合“勢”的傾向。
參考答案:
6.B
7.C
8.D
【解析】
6.試題分析:此項是在解釋稷下先生的特點,沒有表明稷下先生“不治而議論”的特點,且與第一段的內(nèi)容不相關聯(lián)。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7.試題分析:從文中相關表述可以看出:戰(zhàn)國君主的“尊師重道”主要只說明一個問題,即政統(tǒng)需要道統(tǒng)的支持,以證明它不是單純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礎之上。幾個主要國家如齊、秦、魏(梁)、趙、燕等都有統(tǒng)一天下的雄圖。它們當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另發(fā)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