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經(jīng)典的古代文學作品,出自《戰(zhàn)國策》,文章以記言為主,言辭頗有深意,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雖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難度。但是由于情節(jié)跌宕起伏,矛盾沖突尖銳,人物個性鮮明,再加上學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積累,所以教學設計時,在疏通文意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采取了讓學生自學為主的方法,F(xiàn)在看來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得當?shù),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課程改革以來,讓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教師的一個目標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學習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取決于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課,我自認為對學生的主動性的發(fā)揮還是比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歷史談起,情景導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的 “讀——譯”均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加以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的欲望。關于文章分析由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先提出問題,加以整理,然后班級進行交流。學生提出的問題有:1、雖然我們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是我們不理解這中間究竟有什么樣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分別是如何反駁的?表現(xiàn)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3、秦王在文中分別有什么行動和語言?表現(xiàn)了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4、唐雎既然想刺殺秦王,為什么不直接說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卻繞圈子說了三個刺客的事?學生在感悟、賞析詞句的過程中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較深的理解。
再有,本節(jié)課在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通過故事復述、分角色朗讀課文、為人物設計神態(tài)、動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學生在感悟唐雎這種剛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以及與秦王同歸于盡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學生又展開了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恰到好處地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本節(jié)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生學會學習。唯一遺憾的是,時間分配欠合理化,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小練筆:運用對話描寫刻畫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同時,更要加強課堂程序、時間分配等方面的學習,使課堂教學更富有生機。
范例二自己執(zhí)教后整體感覺基本達到了教學設計目標,實現(xiàn)了教學意圖!但是缺憾還是比較明顯的,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不佳,多次強調(diào)的字詞學生還讀不準音;譯講課文出現(xiàn)的錯誤較多;學生普通話把握的不夠好,發(fā)音不規(guī)范;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積極;安排自讀課文時,學生不夠投入!分析出現(xiàn)上述問題主要原因一是自己對學生的情況了解的不夠透徹,對學生課前的預習能力和效果估計偏高,導致課堂上表現(xiàn)略顯冷場,學生思路沒有預先相像的順暢!二是教學設計中沒有體現(xiàn)中考的導向,對字詞重視的不到位!沒有切實體現(xiàn)“怎樣考,怎樣教”的教學思路;三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新課程理解的還不夠深,沒有從“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高度入手!鑒于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自己還需要繼續(xù)學習,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教改模式,把新課程的理念學實用活!
范例三教學過程擬定了合理科學的學習目標,教學中能放手發(fā)動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學習狀態(tài)比較好,重視了對課文的朗讀訓練,體現(xiàn)了新課程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不足之處,對于學生回答問題時普通話問題沒有及時糾正;對課文的字詞強調(diào)、落實的不夠突出;譯講環(huán)節(jié)應發(fā)動學生開展互學互幫,不能僅局限到同桌之間交流;
范例四1、成功的上好一堂課,跟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妙用導語是至關重要因素。導語融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于一體。它像一座橋梁,架在學生通向理解課文內(nèi)容獲取知識的必經(jīng)路上,在必經(jīng)的路上這座橋梁架寬了,架牢了,學生就能輕松愉悅的到達下一站! 。、教師應確立“我的課怎樣才能使學生學得精彩”的理念,把心中這一“念”自覺地偏到學生這邊。教師從備課、上課到課外輔導,時時處處都應該胸中有學生,心系其發(fā)展。就是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存在發(fā)展! 。、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和鼓勵學生自覺的去思考、去探索。這樣才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的平臺,學生才能真正的自覺學習,而不是老師強灌。 當然,即使做好了這些,課堂上還可能會滋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心中這一“念”時時能從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發(fā)展的角度去考慮,我想一切問題的結果都會向最好處發(fā)展。
范例五這是我個人認為上得較成功的一篇課文,過后一個月,我依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反思一下成功的原因,我認為莫過于以下幾點: 1、教師首先要去掉虛浮之氣。備課時不要只考慮“我在課堂上怎樣才能生彩”,而應確立“我的課怎樣才能使學生學得精彩”的理念,把心中這一“念”自覺地偏到學生這邊! 。病⒔處煆膫湔n、上課到課外輔導,時時處處都應該胸中有學生,心系其發(fā)展。就是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存在發(fā)展 。、教師要學會勤于反思。設計完一個問題或活動后,要站在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去考慮可能會碰到的問題或能收到什么樣的效果! ‘斎,即使做好了這些,課堂上還可能會滋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心中這一“念”時時能從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發(fā)展的角度去考慮,我想一切問題的結果都會向最好處發(fā)展。
范例六《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一堂熱鬧的語文課結束了,同學們以空前的熱情全員參與了這節(jié)語文課,下課后我沾沾自喜地品味著今天“成功”的原因:一、 改變了以往小組競賽的方式,而變成了一對一的個人較量,是一些原本依靠心理較重的同學也不敢怠慢。二、競賽中落敗的同學要被罰做演員,出演這個課本劇。三、同學們厭煩了以往教讀古文時采用的教師指明—學生識記—課后復習的老套子。
我的滿足感并沒有維持多長時間,下午的鞏固考試的成績把我的愉悅心情打得支離破碎,面對著同學們糟糕的分數(shù),我想不通,這樣一節(jié)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課,怎么竟是如此結果。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馬上找了班里的幾個同學座談,把心中的困惑與他們交流,雖然他們也沒有什么好的解釋,但是他們的話還是給了我啟示。其中一位同學說:“競賽時只顧著擔心被同學點名,別的同學競賽時說了什么完全不知道”。另一位同學說:“課挺有意思,同學們積極性高著呢,可是好象老師沒什么事了”。我終于如夢初醒,明白了個中原因。
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一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新學習框架。借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轉變觀念的同時,也要為其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儲備好必要條件和支持性條件。只有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才能達到有效教學。而我在授課中,只顧著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確是成為課堂的主體了,但教師的主導地位卻喪失了,失去了主導的課堂,雖然熱鬧活潑,但卻如燦爛的煙花,表面的浮華背后沒有絲毫沉淀。失去了主導的學生們像一群無頭的蒼蠅一樣,在知識的天空里無秩序、無目的的亂飛,最后什么也沒有得到。
這節(jié)曾讓我短暫擁有愉快和滿足的語文課就這樣以另外一種形式留在了我的記憶中,它不僅讓我明白了教學相長,相輔相成的道理,同時,也為我進一步探索課程改革的奧秘提供了一個鮮活的示例。
范例七我通過觀察課堂展示后學生表現(xiàn),認為本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這得益于我能夠在實現(xiàn)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的基礎上,不忘為學生創(chuàng)建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通過自學、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學“悟”為主的方法完成學習任務,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充分展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學生樂學、會學、能學。
范例八細細思索,本節(jié)課教學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有三:
一.強化誦讀教學,以讀代教促學。
文言文畢竟是古代的語言,和現(xiàn)代漢語想去甚遠,閱讀它難免令人感到晦澀難懂,枯燥無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空間狹小,對初中生來說,“難懂”加“無用”,所以難以提起學習的興趣。為打破僵局,沖出這一藩籬,針對本課教學,我采用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以及學生的評讀等多種誦讀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及寫作方法的理解,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三分文章七分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通過誦讀,有助于對字詞的讀音、語句的節(jié)奏、句讀、語調(diào)的把握;通過誦讀,可以真實體驗人物內(nèi)心世界,達到解讀文本的目的;通過誦讀,既可豐富課堂教學氣氛,又能改變部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消極態(tài)度。學生讀,學生評,教師點,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交流,逐步掃清疑難字詞對理解文本造成的障礙,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習慣與能力。如,“天下縞素”中的“縞”字讀音;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的輕蔑語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的連貫讀出的唐雎的氣勢和視死如歸的決心;“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中的兩個“使”字的區(qū)別等諸多疑難與知識的解析,均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得以解決,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重視學法指導,提升學習能力。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教師“授之以魚”的同時,更要“授之以漁”,重心是要促進學生的學,從而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偉大理想。教育是為學生終生發(fā)展服務的,所以它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如,課堂上精講少析,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學;鼓勵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自我理解與解讀,贊賞學生的個性化理解;以“留、替、補、刪、調(diào)”五字翻譯為原則,讓學生懂得結合注釋及工具書嘗試翻譯課文;明確文言文學習“會背、會默、會譯是基礎”,“會賞是提高”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等?茖W有效的方法是學習文言文的一把“金鑰匙”,是取得“事半功倍 ”的學習效果的關鍵之所在。子曰:“溫故而知新”,邊學習邊思考,聯(lián)系舊知識,推知新知識,從而讓學生在良好的方法指導下,逐漸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思維與意識,不斷提升學生自己的綜合性學習能力。
三.內(nèi)外兼顧,拓寬視野,啟迪思想。
文言文教學,不僅要立足文本,更要拓展文本,即從文本中走出去,不完全受文本的限制。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我適當穿插相關的古代文化知識,鏈接與作品人物具有共性特征的歷史人物,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搭建學生表達心聲的平臺,擴大學生的視野,厚實學生的文化底蘊。內(nèi)外知識兼顧,相互貫通,既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與知識再運用的能力,使學習語文向學習生活的廣闊天地邁進,同時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積淀中國古典文化,培養(yǎng)學生天下興亡之感,發(fā)揚“不因禍福避趨之”的傳統(tǒng)道德,砥礪意志。
范例九【教學反思】一、充分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對內(nèi)容的把握及對人物形象的分析都能如此深刻,是我在準備這一課是沒有想到的,當時我還設想了許多種引導學生思考的過度問題,在這里都沒有用上,學生的表現(xiàn)很精彩,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這讓我感到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大膽的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做,不要讓學生被老師的擔心束縛了手腳。二、古文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反復誦讀只有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誦讀練習,學生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語言、節(jié)奏、句式、格調(diào),進而體會到作品的意蘊和理趣。
范例十《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情節(jié)性、故事性很強的自讀課文。教學中,在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著重從文章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展現(xiàn)人物性格這一寫作特點入手分析,并組織學生通過排演課本劇的方式,達到對人物性格的認識和把握。
從學生活動來看,他們學習古文的積極性很高。且對唐雎這樣的歷史人物,尤其又是在矛盾沖突如此激烈的故事中出現(xiàn)的人物,他們非常感興趣。因此,投入排演課本劇的積極性也是很高的。他們基本把握住了人物鮮明的性格。通過揣摩秦王與唐雎的性格反差,達到對課文主題的把握。
一部分學生還通過課下資料的搜集,找到了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歷史資料、文學常識。如有的學生搜集到了課文中三刺客的詳細資料,甚至還有的找到了一些其他在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刺客資料。有的學生則搜集了有關課文出處的資料。這對教學是一種非常有益的補充,同時也是對學生資料檢索能力的鍛煉,更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