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與樊於期的一席對話,荊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之以謀,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齒拊心,復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態(tài),“偏袒扼腕”,“自刎”的動作,使他的語言形象化了。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彼坪酢叭f事俱備”了,但荊軻遲遲不動,不動也是一種行為。太子遲之,荊軻叱之,但均未名其妙處。直到“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方才省悟到荊軻為何“留待”。這就是通過行為來表現(xiàn)荊軻的性格。
荊軻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慷慨悲壯。
“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色變振恐”的神色,寫出武陽的年幼膽怯;“群臣怪之”的神態(tài),說明荊軻一行行跡可疑。荊軻一“顧”,一“笑”,一“謝”,竟然化險為夷。
秦王“還柱而走”的狼狽,以劍擊軻的殘酷,以行動說明秦王是一個色厲內(nèi)荏的暴君。
荊軻被斷左股,雖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創(chuàng)”,“知事不就”,還“倚柱而笑,箕踞以罵”,通過荊軻的行動、語言,塑造出一個了不起的英雄。
秦強燕弱,矛盾尖銳,斗爭復雜。作者把人物放在這一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自身的活動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
六、荊軻的形象
荊軻形象問題。通過易水送別時的慷慨悲歌的場面,行刺時的短兵相接的驚心動魄的情景,不僅富有戲劇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鮮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懷著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荊軻豪爽不羈,見義勇為,不惜犧牲這一人物形象的。通過“行刺”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兩立的尖銳矛盾。對于秦統(tǒng)一中國的是非功過問題,西漢時賈誼《過秦論》以及三國時諸葛亮《答法正書》有著詳細的論述。我們對此不必再糾纏它。但還有人指責荊軻是亡命之徒,這是對荊軻的錯誤理解。至于“四人幫”之流說荊軻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小丑,那是站在法家立場上,別有用心的陰險邪說。今天我們已洞悉其奸。
歷來歌頌荊軻這一人物不乏其人。除司馬遷外,例如東晉偉大的詩人陶淵明就寫有《詠荊軻》一詩,對荊軻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膽的肯定。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不要回避歷史的真實。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荊軻的形象。對荊軻其人,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認為荊軻是怎樣一個人?速讀課文,根據(jù)課文談談你的看法。
提示:可從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u 思想:為國分憂,雪恥報仇,報效太子。他對樊於期說,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國
”,“報將軍之仇”,除“燕國見陵之恥”。行刺失敗,他仍宣稱欲生劫秦王,“必
得約太子也!
u 性格:深沉,剛毅,慷慨。準備信物,深謀遠慮。遲發(fā)見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
水,慷慨悲歌。
u 才能:工于心計,善于言辭。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劃,義激樊於期。臨危從容不
迫,遮掩搪塞,機智過人。
u 精神:不畏強暴、不避艱險,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復
還”,仍然一往無前,“終已不顧”,行刺不就,身受重傷,仍拼死一搏,英
雄氣概,值得稱道。
對荊軻刺秦王的不同評價
北宋蘇洵非議荊軻之行曰:“始速禍焉”。南宋鮑彪為《戰(zhàn)國策》作注說:“軻不足道也!敝祆湔J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肯定荊軻的人更多,第一個是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結(jié)尾說:“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弊笏嫉摹对伹G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jié),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近代龔自珍贊揚他“江湖俠骨”。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的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劉伯承將軍挽葉挺詩“勒馬黃河悲壯士,揮戈易水哭將軍”,未嘗不含褒荊軻之意。當年唐雎當廷怒斥秦王時曾經(jīng)說:“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保ā稇(zhàn)國策·魏策》)荊軻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專諸、聶政、要離的行刺純屬“士為知己者死”,而荊軻則基本上不是為一己之私而是為“國家大事”。
《荊軻刺秦王》簡說
邱少華
《荊軻刺秦王》這個歷史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司馬遷作《史記》,把它收入《刺客列傳》,并別采異聞,對荊軻的身世經(jīng)歷作了些補充,說他是衛(wèi)國人,衛(wèi)人謂之慶卿,好讀書擊劍,以術(shù)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不用;還寫了他兩件小事,一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又一次“魯句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眱纱味际乔G軻忍讓退避了?磥恚@是一個有頭腦、有見識、也很理智的人,并非意氣用事、一味爭強好勝之徒。司馬遷的這些補充,雖稍嫌簡略,對我們了解荊軻其人,卻很有用處。
在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之間,出了一些很著名的刺客,都是不怕死、不要命的角色。我認為,不妨簡單地把他們分成兩種類型。其行刺的動機基本上出于單純的報恩思想(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的,算做一類,如刺趙襄子的豫讓,刺韓傀(《史記》作“俠累”)的聶政。其行刺的動機基本上不是一己之私,而是所謂“公義”(比如說國家之事)的,算做一類,如曹沫劫齊桓公于盟壇之上,“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刺客列傳》),張良“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焙退牧κ恳源箬F椎“狙擊秦始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史記·留侯世家》)無論事之成(曹沫)。◤埩迹渚窕蛴锌扇≈。荊軻如何呢?我想可以歸入曹沫張良一類。
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二二七年。這時候,秦國大軍大舉東進,所向披靡,山東六國風雨飄搖,朝不謀夕①。燕太子丹面對這個嚴重局勢,深感力絀計窮。軍事政治外交諸般手段大概都難救燃眉之急了,又不愿意坐待滅亡(難道他應該坐待滅亡么!)終于想到了行刺。他想得很天真:無論是生劫或刺死秦王,都可以使大局頓時改觀。其實,這只不過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存僥幸于萬一罷了。荊軻說:“此國之大事,臣駑下,恐不足任使!背艘话愕闹t讓和點出任務的艱巨性以外,把行刺看成“國之大事”這一點最重要,它說清了荊軻對這個計劃的思想認識,強調(diào)了行為的根本目的和這個目的的正義性和嚴肅性。②
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爭取一個能夠接近秦王便于行刺的機會,荊軻做了細心的準備,一是要了“督亢之地圖”,二是要了樊于期的首級(加上田光的自殺,尚未出發(fā)就賠進了兩條人命,代價是高昂的,古人的某些道德志操觀念,對于我們是有些隔膜了,不必細論)為了行刺的成功,他還要等待一個得力助手?上,急不可耐的太子丹催他上路,“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一句話把荊軻激怒了。大凡這種人,最講究一諾千金,把信用看得比性命還要緊,“豈無意哉”簡直等于說:您翻悔了么?就荊軻來說,對人格尊嚴的侮辱,莫甚于此!又可惜,平素懂得隱忍、不爭意氣的荊軻,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竟不能自制,一怒之下,帶著個不中用的秦武陽走了(后來秦武陽果然誤了事)。容不得別人對他的品格的半點懷疑,一時間忘了“國之大事”不能意氣用事的,是荊軻;明知道這么走法是“往而不反”,卻斬釘截鐵地說“請辭決矣”的,也是荊軻。人的性情脾氣,就是這么復雜。
易水餞別,大約是秋天吧!疤蛹百e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是喪服,它暗示著國破家亡的大難就在眼前,它暗示著荊軻的一去難返,這情景是多么凄楚!“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惫湃苏f,變徵為商,其音悲。沉痛悲涼的歌聲深深打動了送行的人們,“士皆垂淚涕泣”。他們早就把保存國家,保全自己的一線希望系在荊軻的那把匕首上了。荊軻完全了解他們的心情,于是進而“為慷慨羽聲”,明確地表示了必死的決心: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羽聲,其音怒。這激昂而憤怒的歌聲,在蕭瑟的秋風中回蕩,在嗚咽的秋水上回蕩,然后如一腔熱血,灑向這白衣冠群中,使在場的人們由“垂淚涕泣”變得瞋目怒視,發(fā)上指冠。荊軻這個普通的血肉之軀的精神力量,竟能如此震撼人心。送行者和被送者的情緒,相互感染,如風水相激,很快推向高潮,“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倍嗝磩傄悖嗝磯蚜,即使千載之下的讀者,也會為之動容。
在秦廷上,荊軻的表現(xiàn)既令人遺憾之至,又令人欽佩之至。
荊軻的劍術(shù)和武藝實在太不高明了。在獻圖時,他和秦王的距離不過咫尺之間,真是說時遲,那時快,“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雹垡粋處心積慮,圖謀已久;一個事出突然,猝不及防。然而,這一刺竟不中,后來一擲又“不中,中柱!痹谌撼肌氨M失其度”、衛(wèi)士不敢上殿的最初時刻,行刺者與被刺者處于一比一的局面,即使徒手相搏,也該是你死我活不可開交,而荊軻竟不能得手。經(jīng)過一番追逐之后,眾寡殊勢,荊軻身被八創(chuàng),腿被砍斷,秦王則毫末無損。我一直懷疑荊軻不僅劍術(shù)不精,武藝不高,甚至連人們常說的“蠻力氣”也不大,要不,怎么會輸?shù)萌绱酥畱K?他臨死時辯解說:“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但是,看他一開始的動作,左手把袖,右手進刀,分明是要一刺置對方于死地,一點兒也沒有“生劫之”的意思。荊軻不怕死,但怕別人笑話他無能。上邊的這番表白,就荊軻來說,是萬萬不可少的。在我們看來,就頗有些“欲蓋彌彰”的嫌疑了。
話又說回來,荊軻畢竟不失英雄本色。秦王設九賓大禮以迎燕使者,儀仗如林、鐘鼓雷鳴的壯觀場面和森嚴氣象,連十二三歲時就殺人不眨眼的秦武陽也“色變振恐”、精神瓦解。這樣的描寫,與其說是要把秦武陽當作一個銀樣蠟頭槍式的假好漢來譏諷,倒不如說是要借武陽的失常,來渲染秦廷上足以褫人心魄的赫赫威嚴,說明荊軻能夠旁若無人,談笑自如,需要超人的膽量。他一個人,一把匕首,攪得偌大的秦廷上下驚惶,亂成一團。不可一世的秦王驚恐得連身邊的佩劍也拔不出來了(當他終于成為勝利者,面對已死的刺客,還“目眩良久”呢!)群臣驚恐得盡失其度,莫知所措了,侍醫(yī)驚恐得連不能傷人的藥囊也當作武器扔出去了;在數(shù)十百人之中,不驚不恐不怕死的,唯荊軻一人而已。行刺不成,死到臨頭,他“倚柱而笑”、“箕距以罵”的精神氣度,也決不是可以裝出來的。總之,荊軻履險不失態(tài)、臨難不變色的勇氣與豪氣,值得欽佩。作者用緊湊短促的語言節(jié)奏,描繪了一個緊張驚險的場面,秦廷的威風震懾了秦武陽,荊軻的威風又震懾了秦廷;荊軻的動作帶動秦王、群臣、侍醫(yī)的一連串動作,急促、曲折而連貫,有如機軸之驟轉(zhuǎn),有如湍流的奔突,真是驚心動魄,使后人讀了,也難免有些目眩。
這個故事的筆墨極為集中。寫太子丹,寫秦武陽,寫易水邊的白衣冠,寫朝廷上的秦君臣,都是在映襯對比中寫荊軻。在寫荊軻的言語行動的同時,又注意揭示他的內(nèi)心世界。形象是有血有肉、豐滿感人的,在中國文學人物畫廊里,占有很醒目的一席地位。古往今來,從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詠荊軻》),到近代著名女革命家、鑒湖女俠秋瑾(《寶刀歌》),吟詠荊軻的詩章累代不絕。大體說來,后人提及荊軻事,除了嘆其大功不成而外,更重要的是美其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民族多事之秋,敢于挺身而出、勉力為之的精神和氣概。明末的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作《易水歌》,“白日蒼茫落易水,悲風動地蕭條起,荊卿入秦功不成,遺憾驪山暮煙紫!瓎韬簦G卿磊落殊不倫。”顯然,荊軻磊落不倫的形象,給了夏完淳很大的激勵和鼓舞。毫無疑問,關(guān)于歷史的進程和規(guī)律,關(guān)于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于既倒的道理,荊軻這樣的古人,懂得不如我們多。但是在世界并不太平的今天,一旦國家有事,仍然需要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精神和氣概。這,也許就是荊軻故事給予我們的啟示吧。
────────────
注 ① 公元前二三○年,秦滅韓;前二二八年,秦破趙,虜趙王遷;荊軻刺秦王的同年(前二二七年)秦軍已進逼易水,燕國已岌岌可危。
注 ② 戰(zhàn)國七雄中的任何一國,都可以理所當然地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也可以理所當然地反對他國的暴力兼并;就山東六國而言,反對素以“虎狼之國”著稱的秦國,更具有某種程度的正義性。限于篇幅,不詳論。
注 ③ 《史記》司馬貞索隱:“揕,謂以劍刺其胸也。又(徐廣)云,一作抗。抗音苦浪反,言抗拒也。其義非!
如何認識評價荊軻其人?
楊益民
正確分析評價荊軻必須澄清以下幾個問題:
一、有人說,秦統(tǒng)一天下既然符合歷史發(fā)展的方向,那么荊軻刺秦王的行動實際上就起了阻礙歷史前進的作用,應如何認識這一點?荊軻的行動能否看作是阻礙歷史發(fā)展的,應從歷史的角度作具體客觀的分析。戰(zhàn)國后期,深受戰(zhàn)亂之苦的人民迫切渴望統(tǒng)一,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需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安定的國家。因而,秦統(tǒng)一天下是符合歷史發(fā)展方向的;而對統(tǒng)一天下起著重要作用的秦始皇,我們也應充分肯定其歷史功績。但是,能否就此得出結(jié)論:在秦統(tǒng)一六國的過程中,凡是曾進行過抵抗的國家和個人都應予以否定呢?當然不能。因為,秦國統(tǒng)治者畢竟是封建地主階級,他們統(tǒng)一天下的主要形式是兼并戰(zhàn)爭,而這種戰(zhàn)爭充滿了掠奪性和破壞性,因而,給被兼并國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如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zhàn)中,秦將白起就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人,而亡者大多是農(nóng)民。在戰(zhàn)爭中,“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之為臣妾。”(《戰(zhàn)國策·秦策》)戰(zhàn)敗國則對戰(zhàn)勝國還要徼納貢賦,人民承擔著更重的負擔。因此,對于秦國的兼并,六國人民往往是涕泣相哀,戮力同憂,進行堅決的抵制。總之,歷史的進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現(xiàn)象,因而,我們肯定秦統(tǒng)一六國的功績同時也高度評價屈屈原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當然也充分肯定荊軻反抗暴秦的正義行動,肯定他大義凜然的英武氣魄。
也就是說,從歷史發(fā)展、從社會進步的角度看,應肯定秦的功績;而從對侵略者的反抗,代表被壓迫人民的利益這個角度看,又應充分肯定荊軻的行動。
二、有人說,荊軻刺秦王只是為了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所以,荊軻這個人是不值得肯定的。這個看法是否正確也應作具體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