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小說《沉淪》簡介
郁達夫的中篇小說《沉淪》,描寫的是一個患憂郁癥的留日學(xué)生走向沉淪的故事。全文共八章。
故事背景:
在清朝末年,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那時東渡求學(xué)的愛國青年很多,然而本篇的主人公雖然東渡,卻不是去尋訪救國的道路的,封閉孤獨的生活加上長期壓抑的青春的沖擊,使他不免憂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發(fā)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瑣沉淪,以至于才21歲的他就要走向自裁。
在自裁前,他還有一段血淚交加的的哽咽:“這干燥的生活.......祖國啊,祖國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
故事梗概:
小說寫的是一個在日本留學(xué)的中國學(xué)生愛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卻因為積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不敢表白,最后只有自殺。
故事的主人公是那樣地熱烈而多情,那樣地脆弱而敏感,同那些把辮子盤成高高的富士山的留日青年相比,《沉淪》中的“他”是那樣堅決地拒絕麻木不仁,那樣堅決地求索靈魂的終極。
小說影響:
1921年郁達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集《沉淪》,短篇小說《沉淪》是這部小說集中最可注意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集立刻遭到上海文藝界最猛烈的攻擊。
在一個道德至上的社會里,郁達夫完全無視社會道德觀念的存在,決然寫出了被病態(tài)情欲所折磨的青年的心靈。更何況小說還大膽地描寫了偷窺,描寫了手淫,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又怎能不被觸怒?
在新文學(xué)的大星當中,郁達夫是較多地被談?wù)撊欢鴧s是較少地被理解的一位作家。他曾經(jīng)是五四時期最卓有名望的小說家,也曾經(jīng)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名士,當七、八十年前,郁達夫的名字是很能讓新潮的女學(xué)生心跳的。
但時至今日,文學(xué)青年們大抵愿意親近沈從文、親近張愛玲,郁達夫的小說、散文,都受到冷落,相比之下,他的舊體詩詞還被不時論及。在某些學(xué)術(shù)刊物上,偶爾還能看到對郁達夫的評述,然而,即使是這些研究者也從來沒有嘗試去理解郁達夫的靈魂。無論是在生前還是身后,郁達夫都注定了要與寂寞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