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綜合性學習(共11分)
為響應學校“‘光盤’行動進校園”的倡議,初三⑵班準備出一期以“讓‘光盤’成為我們的時尚”為主題的宣傳板報,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9. 閱讀下面材料,為它添加一個標題,并用一句話概括出你從中得出的認識。(4分)
不久前,有網(wǎng)友發(fā)起“光盤行動”, 得到許多民眾熱烈響應,各媒體也迅速跟進,這一活動急速升溫。1月28日,商務部和國家旅游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在餐飲行業(yè)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指導意見》。一時間,在全國范圍內(nèi),餐飲行業(yè)節(jié)約用餐蔚然成風,F(xiàn)在,多數(shù)餐館就餐者能適量點餐,飯后將剩菜打包。點的飯菜盡量吃完、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帶走,已成為一股清新的消費風潮。
答:______
10. 請結合下面兩則材料,說出推行“光盤行動”的兩點積極意義。(4分)
【材料一】
一位友人隨團到歐洲旅游時,就因餐桌上剩下了三分之一飯菜,被當?shù)氐纳绫C構以鋪張浪費之名而罰款若干,理由是:“錢是你們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缺少資源,因此你們不應該也沒有理由如此浪費!”
【材料二】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糧食生產(chǎn)極為不易。但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每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別達800萬噸和300萬噸,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就國情看,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在中西部地區(qū),群眾吃不飽飯的情況還是有的。
答:______
11. 板報組組長準備在“倡議”板塊題寫一條宣傳標語,他寫了上句,請你根據(jù)以上材料,續(xù)寫下句。(要求:與上句語意相關、句式相同、字數(shù)相等)(3分)
盤盤凈餐,傳留良好習慣;__ ,_____ 。
四、文言文閱讀(共9分)
閱讀《醉翁亭記》(節(jié)選),完成12~14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__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⑴ 云歸而巖穴暝 歸:__
⑵ 傴僂提攜 提攜:__
⑶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去:__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 野芳發(fā)而幽香 翻譯:__
⑵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譯:__
14.從①②段內(nèi)容可以看出,作者歐陽修的境界不僅在于___ ,而且在于___ 。
(2分)
五、現(xiàn)代文閱讀(共30分)
㈠ 閱讀下文,完成15~17題。(15分)
萬事翻覆如浮云
葉兆言
①父親在北方有許多朋友,每次去北京,最想看望的是林斤瀾伯伯。我們父子一起去京的機會不多,在南京聊天,父親總說下次去北京,帶你一起去看你林伯伯。忘不了有一次,父親真帶我去了,我們站在一片高樓前發(fā)怔,北京的變化實在太大,轉眼之間,新樓房像竹筍似的到處冒出來。一向糊涂的父親,一下子猶豫起來,就跟猜謎似的,他完全憑著感覺,武斷地說應該是那一棟,結果真的就是那一棟。
②我忘不了父親找到林伯伯家大門時的那種激動心情。他孩子氣地叫著“老林”,一聲接著一聲,害得整個樓道里的人,都把頭伸了出來。我也忘不了林伯伯的喜出望外,得意忘形,樂呵呵地迎了過來。兩個有童心的老人,突然之間都成了小孩。友誼是個很珍貴的東西,杜甫在《奉簡高三十五使君》里曾寫道:“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备赣H那一輩的人,并不是都把朋友看得很重,這年頭,名利之心實在太重,只有淡泊的老人,才會真正享受到友誼的樂趣。
③父親過世后,林伯伯在很短的時間里,寫了兩篇紀念文章。僅僅是這一件事,就足以說明他和父親的私交有多深。在貴州,一次和當?shù)匚膶W愛好者的對話會上,我緊挨著林伯伯坐在主席臺上,林伯伯突然小聲地對我說,他想起了我父親,想起了他們當年坐在一起的情景。此情此景,物是人非,我的心猛地抽緊了一下,一時真不知說什么好。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我想父親地下若有知,他也會和林伯伯一樣,是絕對忘不了老朋友的。
④林伯伯比我父親大兩歲,他長得相貌堂堂,當作家真有些可惜。女作家趙玫女士的評價,說他的五官有一半像趙丹,有一半像孫道臨。準確地說,應該是趙丹、孫道臨這些大明星,長得像林伯伯。林伯伯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可年輕人也沒有他現(xiàn)在的眼睛亮。年輕一代的作家叫林伯伯自然稱林老師,他們知道林伯伯和我們家的關系,跟我談起來,總喜歡說你林伯伯怎么樣。年輕人談起老年人,未必個個都說好,但是我從沒有聽誰說過林伯伯的不是。年輕人眼里的林伯伯,永遠是一個年輕的老作家。
⑤還是在貴州,接待人員盡地主之誼,請我們吃當?shù)氐男〕浴R蝗艘淮笸肱ks碎,林伯伯熱乎乎地吃完了,興猶未盡,又換了一家再吃羊雜碎,還跟柜臺上的老板娘要了一碗劣酒,酒足飯飽,紅著臉,從店鋪里搖晃出來,笑我們這么年輕,就不能吃,就不愛吃。馬齒雖長,童心猶在,老作家中的汪曾祺和陸文夫,都是有名的食客,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然而他們的缺點,都是沒有林伯伯那樣的好胃口。沒有好胃口,便當不了真正的饕餮(tāotiè)之徒。只有像林伯伯這樣的童心,這樣的好胃口,才能吃出天下萬物的滋味。
⑥父親在世時,常說林伯伯的小說有些怪。怪,是對流行的反動。他不是寫時文的高手,和眾多制造時髦文章的寫手混雜在一起,在林伯伯看來也許很無趣。道不同不相為謀。林伯伯寫毛筆字,寫的是篆書。他似乎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大紅大紫過。我剛開始寫小說的時候,就聽林伯伯說過,他和汪曾祺先生的小說,都不適宜發(fā)頭條,F(xiàn)在已有所改變,他和汪曾祺的小說屢屢上了頭條,說明時文已經(jīng)不太吃香,也說明只要耐著性子寫,小水長流,則能穿石。出水再看兩腿泥,文章小道,能由著自己的性情寫下去,總能在歷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