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作文一: 綠葉對根的情誼
當爺爺開始品沖泡了四遍的陳年龍井,來吊喪的賓客也已漸漸散盡。媽媽緊緊地牽著我的手,與這一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作別。我微微地苦笑,原來并沒有永遠的故鄉(xiāng),我們永遠都是過客。
處理完奶奶的喪事,爺爺也不再堅守這一方留下了無數(shù)記憶的土地,順從地跟隨著我們來到城里。然而,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我無數(shù)次看見了爺爺?shù)幕仨,那深沉的眷戀與無以言表的無奈,最終都化為一滴渾濁的淚水,慢慢地倒流進心底。
別了,我聽見這兩個字。
在城里的爺爺,依舊每日早起。這在習慣了夜生活而對早晨陽光不屑一顧的城市,多少顯得有一些另類。然而,爺爺并不在乎那些異樣的目光,依舊每日穿著洗得發(fā)白的藍布舊工作服,穿梭于社區(qū)的各個角落。他在樓前被廢棄的土地開墾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種奇奇怪怪的種子,每日伺弄,神情嚴肅得仿佛在完成一項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爺爺?shù)墓陋殹R驗槲乙灿兄@樣孤獨。我懷念故鄉(xiāng)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轉的鶯啼,那木制樓梯凄婉的呻吟,那透過碧綠的竹林灑落的細細碎碎的陽光,那讓人無法忘懷的帶著淡淡清香的泥土氣息。
在這一片鋼筋混凝土中,我已無法找到那樣淳樸與純粹的笑臉,我看見爺爺每次想要揮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過中無奈地放下,我總有一種想哭的沖動。當年的爺爺是一片意氣風發(fā)的綠葉,他可以暫時離開他的根,去遠方飄蕩,尋找屬于他的風景,然而如今,這一片綠葉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與故鄉(xiāng)永遠地廝守在一起。
那是爺爺?shù)陌耸髩,親戚朋友們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轉,卻尋不見爺爺?shù)纳碛。悄悄起身出了宴會大廳,我看見爺爺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過去,握住了爺爺?shù)氖。爺爺動動嘴唇,說:“我想回家!狈路鹗且粋尋求家庇護的孩童。
“好,我們一起回家!
我從爺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是一片綠葉,不管飄到多遠,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這是每一片綠葉無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么,就讓我們帶著綠葉對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牽著手,回家!
【點評】讀罷全文,覺得每一個字都飽含著真情,這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作者在緩緩的敘說中,展現(xiàn)出爺爺對故土的眷戀。選取曾使自己感動過的材料而寫出的文章,才能讓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動。
滿分作文二 脈脈鄉(xiāng)情
浩浩的江水載著揚帆的船兒遠征,然而船兒明白來時燈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戀的港灣;碧藍的天空承載著鴿子飛翔的雙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著的依戀,天空中掠過的思念,當一個熟悉的名詞在腦際浮現(xiàn),心中總是有些悸動。
曾經(jīng)是如此驚詫于葉落的壯美,感懷于那極致的美麗。枝杈與土地僅有幾米的距離,然而葉兒毅然掙脫,任風翻飛,它飛旋:任車將它壓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著根的方向飛旋著動容的美麗。我問落葉,落葉不語,那該是由內(nèi)散發(fā)的情愫,慢慢體會。
直到那一年,陽光融融,拂過內(nèi)心小小的激動,春風暖暖,卻吹過心底淡淡的苦澀,門前的柏樹窸窣作響,搖曳著內(nèi)心的不舍,那一天我們舉家遷往城里。遠去了清晨那晶瑩的露珠,遠去了熏豆茶在鄉(xiāng)土味中蒸騰出的清韻雅志,遠去了春雨下?lián)沃鴤懵接谔锕〉膼芤。鉆進門前等候的車內(nèi),望著陽光映襯出的古屋的倩影,記憶便塵封在這安詳佇立的院落,在那漸漸遠去的方向,我落淚了,止不住地落,從心底流淌出的。
遠離了家鄉(xiāng),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這時我仿佛能夠真切得體會到落葉掙脫枝頭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語堂的一篇隨筆曾給予了我深深地慰藉。小時候的他住在鼓浪嶼,離海很近,他常常和父親在海邊傾聽海的沉吟,他常問父親海的那邊的圖景,他向往著,終于他飛過了那道海,可海的這邊依然深深地縈繞在他的心底。他說:“當我乘飛機越過這道海時,覺得其實它很小,而當我在海的那頭遙望家鄉(xiāng)時,它是如此渺遠!倍潭痰囊痪湓捠侨绱艘馕渡铋L,因為鄉(xiāng)愁是人間最美的語言。
每個生靈都有著它的根,都有著牽引著它的一根絲,流淌著人間最美麗的情感。就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的交界處有一條的的喀喀湖,上面住著一群烏魯人,當日月斗轉過多少個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島上,當印加文明漸去,當溫室效應襲來,他依然堅持固守,他們說:“那是根生長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動的。”
那是多么簡單卻是那樣動人的話語,帶著那樣尋找的愿望,帶著按捺不住的依戀,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綠的熏豆茶,踱步于鄉(xiāng)間小道,感受著那氤氳的濕氣里彌漫著的泥土的芬芳,猶如泰伊的彌撒曲一般令人銷魂,那一刻我覺得自己被融化了。隨手拔起路邊的野花,我驚詫于那根系的蔥蘢,是它生成了絢麗的色彩,那時我找到了一直追蹤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揚帆起航,一卷書,一杯茶,蒸騰著脈脈鄉(xiāng)情,在心底一直有燈塔照著我來時的方向。
滿分作文三 歸情
我到底該用怎樣的情感,摻雜多少理智,才能將這份深植入每朵靈魂深處的情感說清道明。
十六歲那年出遠門,懷揣新鮮感飛至大陸另一端去尋訪未知的世界。彼時還未理順心情,只當是一次游歷,所以心情愉悅地在異地街頭說著外語過著外國人的生活。還記得那是一個下雨的日子,我站在街頭無人陪同,周圍的人語言不通,滿世界都是陌生的字眼。腦海中突然泛起了韓少功在法國的掙扎——
“全世界都是法語、法語、法語!……而我的心,卻在歸途……”
我突然明白了,那種掙扎在內(nèi)心的鄉(xiāng)土情結有多么強大,那種歸情,實質上就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最完美的體現(xiàn)。
十六歲的我在歸情中懂得了我對故土的熱愛,也讓我突然領悟了上一輩的離鄉(xiāng)之人的愁思之源。當我看見年近古稀的余光中老人堅定地在廈大校慶上朗誦他那廣為人知的詩作《鄉(xiāng)愁》時,不知不覺我的眼眶盈滿了淚水;當我看見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僑胞們在傳遞火炬時的護跑,我仿佛看見了五星紅旗之下一顆顆忠貞的赤子之心向著太陽灼灼燃燒……
歸情,這份深沉的愛,在思鄉(xiāng)之子的心中沉淀醞釀許久的歲月里,撐起一個民族不敗的雄姿。
所以,我想我是懂得索尼爾仁琴在歸國那一剎的沉默的,我懂他在那份悲欣交集的歸情得以實現(xiàn)之時的激動與哀嘆;所以,我想我是敬佩錢學森的,敬佩他“豈以禍福避趨之”的勇敢的大義,更敬佩他身上那附屬著的中國人的傲骨。是那一份落葉歸根式的歸屬感集聚了人心的力量,才能讓索氏在俄國灰暗天空中樹起精神孑立的一幟,才能讓我國的軍事科學方面有了重大成就,從而推進了一個國家的崛起,一個民族的復興與強大。
懂得這份純潔的歸情,讓生命最初最美的回憶常在我心;
深藏這份厚重的歸情,讓民族最強最醇的牽引常系我心;
釋放這份歸情,這份屬于每一個有愛的靈魂的頌歌。記住,這是你對你故鄉(xiāng)的熱愛,也是故鄉(xiāng)的人對你遠遠輕輕、真摯無聲的掛念和祝!
【點評】文章飽含深厚忠貞的赤子之心。舉例所及韓少功、余光中、護跑僑胞、索尼爾仁琴、錢學森……看似信手拈來,點到為止,實則始終貫串“歸情”,覆蓋古今中外,意味深長。成熟雅致的語言,純潔厚重的歸情,寫就富有真情意韻的散文,表現(xiàn)出相當高的寫作水準,而且是在緊張的高考時刻完成的,難能可貴!
滿分作文四 綠葉對根的情意
根,托起了綠葉,在春天。根,供起了綠葉,在夏天。根,讓綠葉最后的玩一次,那是在秋天,直到冬天,綠葉再回到根的懷抱里,讓它也休息一會兒。
根有自己的想法:托起綠葉,讓它感受到陽光的溫暖,綠葉也有自己的想法,把自身的暖意,帶回給根,讓它享受到泥土外的溫暖。
根常對綠葉說,你遲早會翱翔于天際,而不在于你與我的這段日子里。綠葉會回答它,我知道,這是最后的煎熬。根笑著,從此托起綠葉。
很快,根就撐不住了,但它仍用最后的力氣,對綠葉說,來吧,撲進我的懷抱,讓我再次保護你吧。綠葉不會,離巢的鳥,怎么會記得巢的溫暖呢?
直到根不再有力氣托起綠葉,它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有機會翱翔于天際了,它會咒罵,對根的軟弱恨之入骨,直到它悠然而下,發(fā)現(xiàn)根最后的容貌是如此凄厲,它才會后悔,會用最后的力氣沖向它,安撫它,與它以同長眠。
根會勸綠葉再一次爬上去,它會托起它,但綠葉拒絕了,越高的天際,越會迷失自我,與其忘了自己是綠葉,駕著威聶的風,過著觸不可及,卻隨時會跌落的生活,還不如和你踏實的住在一起。根會哭,會笑,為綠葉的不爭氣而哭,為綠葉的醒悟而笑,它不知道,遙遠的天際,是多么的危不可及。
綠葉和根在一起的時光是最快樂的,陪伴著托起自己的根,撫慰著為自己受傷的根,說,我同樣飛過。
根會舍棄自己的身軀,為綠葉攔下雨雪,哺育著它,綠葉也會舍棄一切,用自己的身體滋潤著它,它們都會說,來年再見。直至綠葉也在根的懷抱中長眠,根會呼喚它,醒醒吧,綠葉兒,天亮啦,我給你找了許多雨水呢。一滴滴雨水,摻著根的淚水,最后一次流在綠葉身上。
根終于把體內(nèi)的淚水,都給了綠葉,但綠葉仍舊在睡,而根,也再無法呼喚綠葉了……
來年,根又托起了綠葉,問它:你渴嗎?
滿分作文五 綠葉對根的情意
當綠葉離開根后,感情就變做對根的思念。遠離故國,這對懷有赤子之心的游子來說簡直就是折磨!所以,我們就很好理解為什么美國極力挽留科學家錢學森,但他還是不顧一切毅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若是有人罵他傻,那這人一定是沒有離過鄉(xiāng)或是沒心沒肺的人,我就要說一句“誰解其中味”了。
古人有著更強烈的鄉(xiāng)土情結,“月是故鄉(xiāng)明”則是多數(shù)文人的心聲,其中把這種情懷抒發(fā)到極致的,非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莫屬。他從元軍中逃脫返宋時曾感慨:“使旦夕得正丘首,復何憾哉!復何憾哉!”古人惜墨如金,兩句的感嘆足以看出文山先生對宋土的無比摯愛。盡管古人對于“國”的概念有些狹隘,但我們絕對要對這片“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綠葉致以崇高的敬意。
現(xiàn)在我才明白,葉子在樹上出生成長,即使枯萎了也是緊落在根旁,隨風而去的不過是寥寥數(shù)片!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葉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找到了最好的歸宿。
但也總有幾片葉子不那么安分,自己在風中縹緲也就算了,卻癡心妄想著把大樹連根拔起。我不知道他們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是不甘于寂寞,亦或是受了別的大樹的蠱惑?也布置他們對我們的根有怎樣的情,是不共戴天的恨,或是平白無故的蔑視,還是心理變態(tài)的產(chǎn)物?只知道他們的行為可以用“以卵擊石”、“蜉蝣撼樹”或“螳臂當車”來形容。一片綠葉,或多或少總得到過根賜予的營養(yǎng),但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忘恩負義地揚言要拔樹或“自成一樹”,這實在是很可笑。這樣蛻變的綠葉在寶島盛產(chǎn),卻不是蔣介石的錯。盡管委員長帶了“國民政府”逃去了臺灣,但他從沒有想過讓臺灣獨立,他只是把臺灣當成了一根樹干,想著憑借它有一天把*****這棵樹干給鋸了。這當然不可能成功!我們要知道的,是他從沒想讓臺灣獨立地成為一棵大樹。如今臺灣的“癡夢”,就是蛻變后的“國民葉”“民進葉”的產(chǎn)物,只能嘆一聲可笑!
不管是“國民葉”還是“西藏葉”,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綠葉就是綠葉,永遠成不了大樹,這是我們所堅信的不爭的事實。
我們這些綠葉,既已明白中華古樹之恩,就應挑起繁榮樹葉之擔,終盡落紅護花之責,讓我們的中華寶樹永屹于世界之巔,與日月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