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鞏也哉?其追脪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繇,則知先生推一賜于鞏而及其三世。又何況是我曾鞏呢?我追懷先祖的德行而想到碑銘所以能傳之后世的原因,就知道先生惠賜一篇碑銘將會恩澤及于我家祖孫三代。
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這感激與報答之情,我應(yīng)該怎樣來表示呢?
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而先生進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誰不愿進于門?我又進一步想到象我這樣學識淺薄、才能庸陋的人,先生還提拔鼓勵我,我先祖這樣命途多乖窮愁潦倒而死的人,先生還寫了碑銘來顯揚他,那么世上那些俊偉豪杰、世不經(jīng)見之士,他們誰不愿意拜倒在您的門下?
潛遁幽抑之士,其誰不有望于世?那些潛居山林、窮居退隱之士,他們誰不希望名聲流播于世?
善誰不為,而惡誰不愧以懼?好事誰不想做,而做惡事誰不感到羞愧恐懼?
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孫?當父親、祖父的,誰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孫?
為人之子孫者,孰不欲寵榮其父祖?做子孫的,誰不想使自己的父祖榮耀顯揚?
此數(shù)美者,一歸于先生。這種種美德,應(yīng)當全歸于先生。
既拜賜之辱,且敢進其所以然。我榮幸地得到了您的恩賜,并且冒昧地向您陳述自己所以感激的道理。
所諭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詳焉?來信所論及的我的家族世系,我怎敢不聽從您的教誨而加以研究審核呢?
幸甚,不宣。鞏再拜。榮幸之至,書不盡懷,曾鞏再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