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山《張岱年:將愛國之心轉化為求真之志》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張岱年1909年出生,是我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1995年,86歲高齡的張岱年憶起一生中幾個難忘的“第一次”時說:“最有意義的第一次是1945年8月15日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樂的第一次。”
張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說:“我少年時期,對于民族危機感受極深,痛感國恥的嚴重,于是萌發(fā)了愛國之心,喚起了愛國主義的情感。深知救國必須有知,于是確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熱誠。自審沒有從事政治活動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學術救國的道路。”
上世紀30年代,張岱年發(fā)表多篇哲學論文。1933年,他在《大公報》上發(fā)表《論外界的實在》,用經(jīng)驗證明和邏輯分析的方法來論證“新唯物論”(辯證唯物論)的一個基本原理:外界的客觀實在性。此文發(fā)表時,編者特附有按語:“切望平津讀者不可因敵迫城下,心神不寧,遂爾忽之。同時更宜信:有作出這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滅亡的。”當時,日本的鐵蹄已迫近平津城下。
1935年,《國聞周報》分兩期連載張岱年的《論現(xiàn)在中國所需要的哲學》。他在文中說:“中國民族現(xiàn)值生死存亡之機,應付此種危難,必要有一種勇猛宏毅能應付危機的哲學。”“惟有賴文化之再生,然后中華民族才能復興。”“中國若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哲學,則民族再興只是空談。”張岱年厚重的歷史使命感躍然紙上。
張岱年后來回憶:“我當時想,今日固然是國家艱難之秋,實亦民族中興之機,個人不應頹唐喪氣,因此勤力攻讀,專心撰述,以期有補于來日。”他為什么懷有如此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堅定的勝利信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對“自強不息”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著深切的理解。上世紀80年代,本人曾聽張岱年講過,當時也有少數(shù)文化人投入敵偽政權,成了漢奸。他們之所以喪失民族氣節(jié),誤以為中華民族會亡,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太膚淺”。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張岱年認為這是日本正在加速自取滅亡,中國抗戰(zhàn)勝利在望。于是,他動筆撰寫其在哲學理論上的專著。此專著原計劃寫“方法論”“知論”“天論”和“人論”四部分,意在“窮究天人之故,暢發(fā)體用之蘊,以繼往哲,以開新風”,但到抗戰(zhàn)勝利,終因“亂世治學”“生事頗窘”,僅寫成《哲學思惟論》《事理論》《知實論》和《品德論》四部論稿,后又以《天人簡論》來簡述其歷年致思的哲學要旨。上世紀80年代,張岱年公開出版這五部論稿時,有學者仿照馮友蘭在抗戰(zhàn)時期寫的《貞元六書》,提議將此書稱為《天人五論》。
1942年,張岱年會晤私立中國大學校長何其鞏。何其鞏得知張岱年著有《中國哲學大綱》,恐他在戰(zhàn)亂中遺失,建議其到中國大學講課,借此將《大綱》印為講義。張岱年欣然同意,《大綱》作為講義第一次排印。此書歷經(jīng)坎坷,先后以“宇同”和“張岱年”的署名公開出版。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國哲學、史學科的代表性著作。
最近,張岱年家人在其遺物中發(fā)現(xiàn)他在抗戰(zhàn)時期寫的幾篇詩稿。其中大多是舊體詩,但也有一首新詩。詩中說:“東南起太平洋之濱,西北越昆侖山之巔,吾族經(jīng)營此大地,已逾五千年……然而我們的疆土與文明不容許任何侵犯,我們誓以神圣的血液為之作干城。偉大的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一位哲學家在抗戰(zhàn)的艱難歲月中寫出這樣的詩句,可想而知,他抱定必勝的信念。因而,當他聽到抗戰(zhàn)勝利的消息必定歡欣鼓舞,以至成為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