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創(chuàng)新導入六例(優(yōu))
1、反彈琵琶,文走偏鋒
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和思維,都是從正面入手,其實,反彈琵琶,文走偏鋒,有時不失為一種上上之策,既解決了問題,又智高一人。例如清華大學附中著名特級教師趙謙翔老師在全國中語會“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與實驗”研討會上,上了一節(jié)詩歌創(chuàng)作指導課。鈴聲響起,趙老師走上講臺,面對陌生的學生,他緩緩地道來:“今天,我要教同學們怎樣寫詩歌,但我不想從什么是詩歌講起,讓我們先研究一下什么不是詩歌,!闭f罷,趙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下面四句話:
天地一籠統(tǒng),井上一窟窿。
花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然后,趙老師讓學生發(fā)表意見,這是不是詩?從“不是詩歌”,到“欣賞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趙老師文走偏鋒,反彈琵琶,欲擒故縱,出奇制勝,直搗主題,與平面教學相比更智慧更高明。
2、巧借謎語,導入課文
文章喜波不喜平,其實課堂導入也一樣,巧借謎語,導入課文,就是一種激趣的切入法,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如高一冊四單元都是文藝理論作品,課堂的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教《咬文嚼字》時,就是借用了“小老鼠讀書”的字謎,請同學們打一成語,有的學生,反映很快,立即聯(lián)想到本文的標題,接下來,其他同學也不甘示弱,對文本的賞析也就很快進入角色。
3、設置情景,由情入理
很多文章初讀淺顯,實際上卻蘊涵著深邃道理。譬如《〈寬容〉序言》(龐龍),我看過許多教師的教學設計,都無怪乎從作者或背景或他評入手,感覺沒有一刀下去,豁然開朗之感,我結合自己對文本的解讀,創(chuàng)設了一個模擬法庭,由律法切如,效果很好,F(xiàn)把導語摘錄如下:
開庭前旁白(課文導入)
自古有人類以來,人們就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律法,今天我們倡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事實上,只有自由民主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讓人在法律面前真正平等,法律是鐵面無私的,但是,當法律被一種集權或一種愚昧所操縱時,法律就成了某種思想或某種意志的代名詞,也就成了鉗制或者扼殺人類進步的一種工具,特別注意的是,它合情合理,甚至是冠冕堂皇,大搖大擺的展開殺戒,而且之后,沒有一點愧意和責任。
法律不僅僅是公正,有時也會制造悲劇。荷裔美國人,著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