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司馬穰苴列傳》節(jié)選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題。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景公患之。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愿君試之。”景公召穰苴,與語兵事,大說之,以為將軍,將軍 捍 燕、晉之師。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quán)輕。愿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jiān)軍,乃可。”于是景公許之,使莊賈往。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于軍門。”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jiān),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穰苴曰:“何后期為”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木包 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nèi)騷動,士卒暴露于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于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對曰:“當斬。”莊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
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y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zhàn)。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于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nèi)故境而引兵歸。未至國,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勞師成禮,然后反歸寢。既見穰苴,尊為大司馬。
節(jié)選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與語兵事,大說之 兵事:武器方面的事情。
B.君擢之閭伍之中 閭伍:指平民。
C.士卒暴露于境 暴露:顯露尸骨,指死亡。
D.然后反歸寢 歸寢:回去睡覺。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 /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B.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jiān) /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C.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 / 既來之,則安之
D.何后期為 /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3.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景公患之 稱代晉、燕伐齊,齊師敗績這件事。
B.加之大夫之上 稱代將軍的職銜。
C.不佞大夫親戚送之 稱代莊賈。
D.身自拊循之 稱代士卒。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表現(xiàn)司馬穰苴具有文武才能的一組是
①將兵捍燕、晉之師
②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
③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
④最比其羸弱者
⑤誓盟而后入邑
⑥景公與諸大夫郊迎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穰苴雖然僅是田氏的庶子,但他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所以晏嬰向齊王推薦了他。他認為自己人微權(quán)輕,所以提出讓德高望重的莊賈做監(jiān)軍。
B.司馬穰苴說“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木包 鼓之急則忘其身”,這表明他具備了一個杰出將領(lǐng)舍家為國、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質(zhì)。
C.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即使對國君的寵臣莊賈也決不寬恕,這是司馬穰苴的軍隊具有嚴明的紀律和無往不勝的戰(zhàn)斗力,最終使晉、燕兩國軍隊先后撤離的原因之一。
D.因為司馬穰苴對士卒關(guān)懷備至,與士卒同甘共苦,所以“痛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zhàn)”,這也是他的軍隊能夠戰(zhàn)無不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穰苴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
譯文:
(2)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譯文:
7.翻譯下面一段文字。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留侯論》)
【參考答案】
1.B
A項“兵事”的意思是“有關(guān)軍事方面的事”;C項“暴…[請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集第一頁N0.3)…軍規(guī)。
7.古代所謂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過常人的節(jié)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氣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寶劍跳起來,挺身去決斗,這可談不上勇敢。世界上有堪稱“大勇”的人,當突然面臨意外時不驚慌失措,當無故受到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的抱負很大,而他們的志向又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