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的歸宿之謎
黃巢是唐末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攻占唐都長安,建立起政權(quán),至最后失敗,長達10年之久。他失敗的主因是內(nèi)部矛盾叛亂,但他后來的結(jié)局如何,至今還有不同的說法。
一種是正史上的記載,其說有被殺和自殺兩種。
《舊唐書·黃巢傳》:“黃巢入泰山,徐帥時溥遣將張友與尚讓之眾掩捕之。至狼虎谷,巢將林言斬巢及二弟鄴、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僖宗紀》和《時溥傳》的記載同,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也取此說)。
《新唐書·黃巢傳》:“巢計蹙,謂林言曰:‘汝取吾首獻天子,可得富貴,毋為他人利!裕采,不忍,巢乃自刎。”
另一種是當時民間傳說以及好幾種筆記的敘述都認為黃巢失敗后并沒有死,而是脫身投入空門為僧得善終的。
陶谷的《五代亂離記》說:“黃巢遁免,后祝發(fā)為浮屠,有詩云:‘三十年前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問,獨倚危欄看落暉!
邵博的《河南邵氏聞見后錄》說:“唐史中和四年六月,時溥以黃巢首上行在者,偽也。東西兩都父老相傳,黃巢實不死,其為尚讓所急,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為僧得脫,往投河南尹張全義,故巢黨也。各不敢識,但作南禪寺以舍之。”
邵博還談到,他曾多次至南禪寺游覽,見壁上畫有黃巢服僧衣之像,“其狀不逾中人,唯正蛇眼為異耳”;寺中“更有故寫真絹本尤奇,巢題詩其上云:‘猶憶當年草上飛,鐵衣脫盡掛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憑欄干看落暉!
張端義的《貴耳集》說:“黃巢后為緇徒,曾住大剎,禪道為叢林推重。臨入寂時,指腳下,有黃巢兩字!边@幾條記載基本相同。
黃巢失敗后為僧的記載只見于宋人,以后似未有提及,并且在今人的一些著作論述中,也未涉及此事,大多是稱其為自殺。比如《隋唐史綱》、《黃巢起義考》等是這樣說,而《辭!芬膊焕狻5,既有離黃巢較近的宋人記述,其事畢竟可疑。這是不是出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諱避而有意把“黃巢為僧”的事抹殺呢?要弄清其真相,看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考證黃巢的歸宿之謎。